报完志愿多久后出录取结果没有录取怎么办?征集志愿了解一下!19地公布时间安排
面对征集志愿,有的考生借此机会顺利被录取,但也有考生虽然参加了征集志愿但仍被高校拒绝在门外。考生只有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并抓住征集志愿这次亡羊补牢的机会,明白了填报的方法,注意了填报的事项,才能提高自己在征集志愿阶段被录取的几率。赶紧来认真了解下吧!
1. 什么是征集志愿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在每批次的第一志愿录取完成之后,某些大学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由省级招生部门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填报“征集志愿”,可以再次填报本批院校的志愿。
征集志愿再一次为考生提供了录取机会,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特别是实行平行志愿后,其投档方式采取一次性投档,而对其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的高校,普遍采取“征集志愿”。
以本一打比方说,你过了本一线,但是本一的提前批次和本一的第一批次都已经录完了,而
你由于某种原因还没有被录取(原因可能是你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分数线,被投到了某大学,但是学校经过计算机匹配专业,你都选的好专业竞争激烈、报的人扎堆,你的分达不到所选择的6个专业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分数线,而你又拒绝服从调剂),这个时候就可能会被退档,但因为平行志愿只有一次填报机会,只要投了一个学校又被退档,就算别的你分数达到的学校志愿没满,也不会再投档。这时候就要马上填报一本的征集志愿。
极少数学生会掉档,而同时一部分一本大学的一部分一本专业又没招满人,这些没招满人的专业就会通过省招生办统一发布一本征集志愿。所以征集志愿再一次为考生录取提供了机会,同时使高校的招生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2. 征集志愿院校有哪些? 
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为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的高校。按招生计划缺额的原因不同,征集志愿的院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生源不足
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类:超退
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10%,进档的考生则有110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5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第三类:追加计划
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
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为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的高校,因为每年高考录取的情况不同,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专业的名单也不尽相同。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和专业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填报征集志愿。
首先,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其次,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虽然有些学校的确是因为实力一般、考生的认可度较低而导致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从而需要通过征集志愿的方式完成招生计划的。
但从以上列举可知,还有一部分高校出现缺额的原因是“超退”。往往出现“超退”情况的高校中不乏一些实力不错、知名度较高的大学。
如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就出现在四川省2014年理科本科第一批次征集志愿高校名单中,陕西省2014年理科本科第一批次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也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实力比较强的大学。
再次,参加征集志愿高校的专业一般为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或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
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但高校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却大多为该校
的非优势、特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加四川省2014年理科第一批征集志愿的缺额专业为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广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英语,江西省2014年文科一批次参加征集志愿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缺额的专业为法学、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些专业都不是学校的传统优势、特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