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发展百年长河中,第五代导演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第五代导演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批年轻导演”[1],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霍建起。第五代导演们经历过特殊的十年动荡,而后又赶上改革开放的热潮,加之八十年代包容多样的社会风气促进,使他们的影片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愿意代表底层人民发声,他们的作品既尊重传统,又有所创新。多方面因素促成了第五代导演的艺术成就,其高超的艺术成就推进了中国影视界向前一步发展。
1、推动中国电影创新
中国电影史较之其它国家,最独特的是时期样板戏的空白十年。第五代导演在期间只是稚嫩的孩童,十年的断层使得他们很难与第四代导演完全接轨。对的沉重感受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由、新鲜空气使之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丰满。北京电影学院的成立转变了中国传统电影的师徒制,理性而又专业的电影理论与拍摄手法造成了技术层面的转变。第五代导演的创作创新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在视听语言上的新想法,另一个是文学剧本的选择。视听语言方面,第五代导演不仅继承了第四代导演对戏剧式结构的打破,更进一步
推翻了第四代导演“向历史赎回人质”的理论观点。第五代导演的创新便是以造型艺术为开端,第五代导演致力于对每一个因素都赋予意义,尤其注重对道具的使用。除此之外,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具有逆反性,例如黑白强烈对比的使用、大顶光、逆光、大角度俯拍仰拍、构图人物边缘化等创新。如此改变了过去规规矩矩的视听语言,更增强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文学剧本方面,“至今为止,80%以上的第五代电影都改编自文学原著,他们有些很注重从小说里发掘适宜于电影表现的题材。”[3]可见以优秀文学作品为创作基础是第五代导演所使用的普遍方式。优秀的文化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剧本质量,但第五代导演从不完全照搬这些原著,他们会加入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再抛开小说,运用电影语言的表现方式再进行创作。另一方面,观众在观看影片后会产生对原著的好奇,从而掀起回看原著的热潮,第五代导演在应用优秀文学作品成就自己影片的同时也提高了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量。
田壮壮当然,第五代导演在电影方面也不是完全脱离传统的,他们中大多数人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之类的地方也接受了第四代导演的教导,“同样是在张艺谋的《黄土地摄影阐述》中,中国传统美学的‘言意关系’、道家的‘即雕即琢,复归于朴’、‘动静关系’都被深刻地理解并加以电影化的阐述。”[2]
二、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
三、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第五代导演的民族性与国际化是时代注定的产物,第五代导演同时经历了十年和改革开放,前者给予他们民族情感,后者赋予他们广阔的国际舞台。第五代导演在北京电影学院所接受的影视教育是与国际接轨的电影语言与理论甚至是美学思想。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电影就出现第五代导演的时代,为1988年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他本人后来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也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第五代导演中的其它导演也在国际上备受好评,例如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登顶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田壮壮执导的《蓝风筝》获得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在此之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及其微弱。第一代导演自不必说,他们所拍摄的题材民族风格太过浓郁。第二代导演拍出了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却也止步于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第九名。第三代导演仅有寥寥几部影片获得了国际上小型电影节的名次,如获得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的影片《白毛女》。第四代导演恰逢十年,国内环境不允许他们进行国际交流甚至是艺术创作,更不可能在国际上享有好的声誉。
第五代导演的影片中充斥着民族彩,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都饱含着浓厚的中国风,不仅停留在影片风格,更是中国特有的思想情感及意义表达,影视界把第五代导演的叙事方式起名为“式叙事”。由此也可看出,第五代导演的作品
引用文献:
[1] 王斯韵《第五代导演电影意境研究》
[2] 《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
参考文献:
付淳《第五代导演与世界接轨的成就与迷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