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这首诗的深刻含义
来自一个90后老阿姨对一首用哲理去直击灵魂与人性的诗的解读
​​这首诗出自于纪伯伦的诗集《沙与沫》(sand and foam) 这是一本充满哲思,值得反复品读的奇妙著作。从诗人的角度,它是诗化的哲学;从哲学者的角度,它是哲理化的诗。人之与自然如就如沙之微小,人之于社会则如泡沫一般的虚幻。​
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被称为“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是一首让人直面自己的内心的诗,它将人生剖开展示开来,来帮助我们了解更透彻地看清自己。
当我们把自己的心像洋葱一样推开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灵魂是如此的软弱卑微,摇摆不定,自我矛盾,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安慰,并为此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第一次,当我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人生漫漫,多少次可以上进,可以升职,却装作无所谓,装作不屑一顾,把机会让给别人。因为进取就是不断努力,为之奋斗。对于那些不肯努力却又不甘心的人,他们只好低声自语,安慰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什么都不做。
这样的心理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有所阐述,阿德勒的哲学课将人性这一表现剖析得很透彻,而纪伯伦用诗的语言诠释了它,人性的谦卑,其实有时候就是一种假象,也是一个笑话。
方案:面对机遇,当仁不让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第二次,是当我看到自己在瘸子面前跛行而过时;
字面意思很贴切,在残疾人面前,不显示自己的优势,示意自己也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感同身受地体谅着他们,走着他们的路,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心灵上的自我安慰。
人性之美,在于善良之心,恻隐之心。但我个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能和大部分的解读不太一样,之所以这”恻隐之心“应该得到鄙夷而不是赞许,是因为这样怜悯之心本身就是伪善的,真正的善良,不是“跛形而过”,而是“无视”与暗中相助,emphasize not sympathize,是同理而不是同情。但凡是自尊心强的人,都不需要过路人的同情与怜悯,这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在刻意地提醒着他们的伤痛与劣势。而且伪善的你,故作“跛行”的同时,是不是也想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面前,作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呢?
其实伪圣母心态,大多源自与人性的一种自我否认。总觉得在另外一个残破的灵魂上的施舍,能换来自己身上的一丝人性的光辉,以此宽慰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缺憾。那些拼命想要治愈别人的人,其实,是在治愈自己。方案:与其怜悯他人,不如顾影自怜
这个还有一种翻译版本是:
第二次,当我的灵魂在寂寞时,试图用爱欲来填充;很多时候,为了寻情感的出口,我们往往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或许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被爱的价值,却丝毫不愿意给自己留任何独处的时间,去真正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在思索中寻答案。
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饮鸩止渴,只是从一个深渊跳向了另外一个深渊罢了。人类的空虚,原本可以通过内在修养来填充,然而愚蠢的人们,总是逃避向内地探索,而是无谓地向外扩张,宣泄,最终只会迷失自己。
当人被自身欲望所支配的时候,也是灵魂最可悲的时候。方案:摈欲绝缘才可修身养性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第三次,当我在难易之间抉择时,我习惯性选择容易的;
回首人生大半,有多少年你一直活在舒适的圈子里,习惯性的沉沦在舒适中,无所事事,日复一日,毫无压力的简单重复。这种生活是有代价的。今天不去尝试和挑战,明天只会
在困难中叹息。胆怯是什么意思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未选择的路》,也是一首深邃的哲理诗。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时候,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正如诗人在现实生话中选择了不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写诗生活,虽然坚定中透出丝丝遗憾,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坚定不移地走了这条艰难的路,却也让他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现在我们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时候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对的,但是因为太苦太累,又不愿意受委屈,我们往往会选择一条容易、简单、马平川友好的路,过着平庸的生活。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运动,放松。你选择舒舒服服的放松,是因为怕累。看到人身材好,只会羡慕和感叹自己生得不够好。其实每个有过人之处的人,背后都付出了你看不到的努力和付出。
所以,不要又觉得努力枯燥,又羡慕那些持之以恒的人,要知道,是你把你变成了今天的你。方案:迎难而上方可成就不凡
the forth time when she mitted a wrong, and 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mit wrong. 第四次,是当我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时;
每个人都会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凡做出来的事,即使知道是错的,也会本能地理由推卸责任,想尽一切办法证明错不在自己,错在别人,错在世道不公,继而看到别人也会犯同样的错,就立刻宽慰起自己来,觉得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被原谅。
然而错就是错,根本不在于错的本身,而是在于错发生的原因是自我放纵,自我安慰。人宽恕自己比宽恕别人要容易的多了,仿佛是一种本能,犯了天大的错误,也要吃饭,也要睡觉,也要逃避错误应有的代价。不停地借口宽恕自己,让自己舒坦,便不再会去关注错误的根本和原因,更不会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到升华,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便会周而复始。
其实有时候,承认错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反而更容易得到宽恕和谅解,因为只有知错能改,才能善莫大焉。《礼记·乐记》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思是遇事如果不能反躬自省,反而将自己的好恶全部表现出来,是不符合天理的。遇事不抱怨,先从自己身上原因,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