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推进免费开放服务的举措和成效
李阳
【摘 要】围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免费服务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图书馆财政保障、文化活动、数字资源、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5
【总页数】5页(P38-42)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
【作 者】李阳
【作者单位】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5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58.2
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机构,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凸显了规模效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理念、应用现代技术、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出服务新举措,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1  服务的举措与成效
1.1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大力改善办馆条件,特别是馆舍面积的大幅增加,是推行免费开放服务的重要举措、基础条件。服务要达到一定层次,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图书馆向上的引擎。广州地区现有16个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办馆条件不断改善并形成较大规模。其中省级图书馆2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市级图书馆2个: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区级馆10个,县级市馆2个。
广州有多少个区
至2010年底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含省图,下同)馆舍建筑面积23.9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6084个。较大的有省立中山图书馆(7.83万平方米)、广州图书馆(即将建成新馆9.8万平方米,加上现有馆舍1.77万合计达11.57万平方米),增城县级市馆(3.28万平方米)。运营经费约18757万元,其中购书费6259万元(省图3864万元、市图1100万元);藏书2356万册(其中省图746万册,省科技馆127万册,市区馆1014万册,街镇馆225万册,社区村馆(室)244万册),年购新书108多万册(省图55万册、市图18万册),人均藏书2.5册(按《广州年鉴2010》2009年未常住人口1033万人计算)。
2010年共接待读者1716万人次,外借图书567册次,借书证98万个。
广州地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在编聘用881人(省图294人、市图185人),其中大专以上771人,占88%;高级职称87人,其中研究馆员18人,副研究馆员69人;馆员312人,助理馆员250人,管理员34人。
1.2  创新服务理念与模式
《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
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亚运”、“创建文明城市”和“十二五”规划制定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方式,大力推进图书馆免费服务,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创新服务理念。创新观念、创新方式,是图书馆服务提升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也决定了一个馆服务水平的高低。各馆确定各自创新不同的发展方向,政府职能部门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如越秀区图书馆强化“平民大书吧”理念,促进图书馆五大服务功能——“文化传播、文化展示、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交流”的提升,通过深入推进全区“书香家庭、书香企业、书香军营、书香校园、书香机关、书香社区”的建设,为“平民大书吧”品牌注入新的内涵。
创新服务模式。海珠区馆一改以往固有的分室管理模式,实行总服务台管理模式,将少儿室、期刊室、外借处、办证处等对外服务窗口集中到总服务台集中办公,广大读者咨询或借阅可一站式解决,大大提高了图书借阅与读者服务工作的效率,开馆时间大为增加,为读者借阅书刊提供了便利。
促进交流与合作。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与佛山市图书馆学会在市图联合主办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服务创新等问题。收到征文90篇,其中60篇入选,同时收入到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馆合作创新与发展》论文集。以“新馆建设、发展规划、新功能、新服务模式”为主题进行了业务交流,并以“广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广佛同城背景下的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为主题进行了论文交流。会上还以“广佛同城的规划、实施及其行业影响”举办专题学术报告。年会具有跨区域合作、内容丰富、突出学术性和业务信息交流的特点,起到先导和牵引作用。
1.3  搞好基础业务建设推出服务新措施
积极改善读者服务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亚运为契机,调整功能布局,优化管理软环境。对各种标识进行统一规范,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梳理整治,对服务设施进行更新、系统升级。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建设中。如海珠区馆对流通部的功能格局进行了调整改造,改造后图书馆阅览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0%,利用更为科学合理。荔湾区馆在荔湾区文化大楼升级改造完成后重新对外开放,借阅场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为读者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
引入自助图书馆系统。市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成功进驻亚运村。采取设备生产厂家提供免费试用自助图书馆机器,图书馆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合作模式,两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进驻亚运村,根据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图书借还,新增期刊外借、信息查询、服务展示等功能。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43天内2台自助图书馆共办证2614个,外借书刊6788册次。越秀区馆开通RFID自助借还系统,依托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读者服务质的飞跃,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更加亲民、惠民、便民、利民。
实施通借通还服务。通借通还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数据标准的统一及代码的唯一性是实现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必要条件,采取“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服务规范”。2010年白云区馆成为全市第一家与市馆实行通借通还的区级图书馆,荔湾、海珠、南沙等区馆通借通还相继开通。
深化共享工程服务。加紧网点布局,广州市共享工程街镇基层服务点165个,覆盖率达100%,每个点配置10台电脑;社区、村基层服务点约2200个,覆盖率达86%,每个点配1—4台电脑。实施全市集约建网模式,推进面向基层街镇、社区村服务点的服务和管理,共
享工程服务进机关、校园、军营、社区。组织共享工程评先,促进服务工作开展。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常规化,帮助基层人员掌握资源更新和运用。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各基层服务点、学校开展系列活动。“羊城学堂”在各支中心同步直播,复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下发的“共享书香 快乐阅读”、“文化共享助春耕”等光盘资源下发基层服务点。市图网站首页点击率123万次;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达469万篇册次。开展数字资源远程原文服务,推出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读者可以便捷地以手持方式阅读电子书刊、漫画等丰富资源。越秀区馆开通“掌上图书馆”手机网站为读者提供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分馆建设提速。全市共建成图书分馆320个(省中山图书馆分馆73个,分馆藏书103万册;广州图书馆分馆49个,分馆藏书134万册),图书流通点178个,汽车图书馆4个。分馆的建立和农家书屋的设立,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涵,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调整分馆建设思路,加强与弱势体机构合作,开设具有特的分馆、流通点、汽车图书馆服务点。汽车图书馆具有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特点,定期往返于城市和乡村地区,成为馆内借阅的重要补充。汽车图书馆带去的不仅是图书借阅,同时依托汽车这个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从化市馆利用省新闻出版局赠送的“南粤书
香车”重新启动了流动图书车,新车配置2台手提电脑,利用VPN技术实现流动图书车与总馆的通借通还,每周出车3次。少儿馆利用汽车图书馆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到小学组织别开生面的“童话节”,在各汽车服务点中开展“我与汽车图书馆”征文活动。
坚持送书下基层,维护广大众基本文化权益。海珠区馆精选三千多册图书,连同新购置的电脑、电脑桌、书架、阅览桌等价值七万多元物资到化州市同庆镇丰告村,为两所山区小学创建了集图书阅览与电脑教学为一体的图书室。
1.4  突出品牌效应开展特服务
创品牌难,保品牌更难。一个品牌的突围而出,需要机遇、信息、恒心和资金。越秀区图书馆致力打造“平民大书吧”品牌,常年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利用多种新颖手段和内容为活动注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活动参与人做到老、中、青、幼、盲“全覆盖”。播出电影37部,举办展览22个。打造书香越秀品牌,实施“阳光阅读工程”,推进“书香家庭、书香企业、书香军营、书香校园、书香机关、书香社区”建设。举办“电子资源进机关”,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机关干部提供电子期刊阅览服务,每月举办“机关服务日”活动。
做好新书推荐、咨询服务。海珠区馆充分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的优势,先后组织了体育、经典文学和科普图书等专题书架,并通过图书馆网站和总服务台显示屏向读者推荐一大批优秀图书。为提高图书利用率,番禺区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外借处、少儿室、报刊室放置400本图书、200本期刊进行“漂流”。白云区馆开设“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少儿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人才资源,开展以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知识性的需求为目的的信息服务,把咨询服务与借阅服务融为一体,接受“指算教学法与全脑开发研究”等咨询课题,其中“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荣获广州市第一届德育创新成果三等奖。各馆参与“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实时服务,为读者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
地方文献是特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服务特化与多元化的重要体现。荔湾区馆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征集方式,全年共收集1918册图书,藏书达3677册。积极发挥地方文献资源作用,参与《荔湾九章》的编辑,承担了该书大量文献的查阅、校对工作。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编制岭南文化知识100题手册,开展“岭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越秀区馆加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普查和征集,编印“越秀文献”。
少儿特服务成为图书馆品牌。天河区馆为未成年人寒暑假等节假日增加开放时间,举办各种少儿读书活动。越秀区馆打造“亲亲小读者”系列活动品牌,建立亲子QQ,举办亲子活动40场,形成图书馆的一张新“名片”。番禺区馆寒假举办青少年“悦读”工作坊,邀请中大大学生指导小朋友阅读、培养小朋友阅读兴趣。黄埔区馆举办寒暑免费美术兴趣班及少儿寒假看电影活动,收集读者优秀征文结集出版成《读书征文集》。搞好图书馆科普教育基地的信息化服务建设,把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优质的科普教育基地,满足广大青少年科普文化需求。
关心、关注、关爱弱势体。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和各类弱势体的服务工作,保障弱势体文化权益。制订残疾人服务指引,规范为残疾人服务的语言与动作,全市公共图书馆全部配置盲人专用电脑、盲人图书。对弱势体的个性化需求给予充分重视,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服务。番禺区馆对外来工推出免收借书过期款等措施。为了方便残障人士入馆,敷设盲道、设置斜坡、无障碍洗手间。设立老人和残障人士阅览室。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配置盲文点显器、盲文刻印机、电脑等设备,专门购置盲人喜爱的盲文书籍和MP3。白云区馆联合区残联和区盲人协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为区内盲人播放无障碍电影。
1.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与讲座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形成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市图组织“在阅读中成长”青少年绘本制作大赛,全年举办3532个专题的读者活动,参加读者72万人次。越秀区馆举办“阅读进万家”家庭读书活动。番禺区馆在市桥街开展“图书馆进社区”活动,开设“如何查询自己喜爱的图书”讲座和亚运知识知多少有奖问答、新书推介和现场办证等。天河区馆承办“天河读书节”已成为天河区公共文化宣传的品牌,成为每年重要的众文化活动,读书节期间图书馆在全区197个社区、学校广泛开展“我心中的天河”读书征文活动。萝岗区馆组织以“我阅读我快乐”手抄报比赛,并将获奖优秀作品制成展板在全区学校中巡展。海珠区馆举办魔方大赛,近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参赛,通过举办高级别的大型比赛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少儿馆配合亚运,组织“羊城少儿乐洋洋翰墨书香迎亚运”羊城之夏暑期青少年读书活动,运用绘画、书法、写作等展示对亚运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