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竹石》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它的人文主题是:抒发、坚定志向与心愿。这首诗写竹即写人,学文即学志,学托物可言志,学气节和风骨。
教学目标
1.品悟竹之姿、竹之志,感悟气节对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2.结合诗人生平、拓展阅读诗人作品,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诗人作品,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方法
1.形式多样地读,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感悟诗中意蕴。
2.品析关键词“咬、立、千磨万击”,理解竹之姿、竹之志。
3.对比竹、人的命运与历练,拓展阅读诗人写竹作品,感受诗人借竹写志,寓意深长。
教学基本过程
竹子实际是什么一、“竹”之源,初闻君子之说
课前暖场(3-5分钟)暖场内容:(梅、兰、竹、菊的古诗诵读)
1. 刚才同学们温习了我们学过的“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句,读着读着,你读出了梅的什么品质?
预设1:坚强、谦虚。(它是是最坚韧的花。)
预设2:高洁。(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美。)
2. 读着读着你读出了兰的 什么品格 ?
预设1:廉洁、质朴。( 它不为黑暗污垢所染 。)
(它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预设2:清逸。 (它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3. 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菊的 什么精神 ?
预设:坚强。(不畏严寒、迎霜斗雪。)
4.你们猜猜竹代表什么?(PPT出示:?)
预设:生说各种答案。
生1:坚韧挺拔。(它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生2:奋发向上。(竹虽有节,却不止步。)
(暑尽寒来,它仍绿荫葱葱。)
生3:简约淳朴。(素面朝天,保持本。)
生4:高风亮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
生5: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不逢迎、不偏私。)
生6:专心致志。(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打,它始终“咬定青山”。)
正直:虽不粗壮、但却正直。
无私奉献:它全身上下都是宝,竹杆可以做成竹椅、凉席等。
夏天,茂盛的竹叶还可以为让你们遮挡阳光。
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廉洁:它不为黑暗污垢所污染。很多写廉洁的诗句都是以竹为象征。
5.师小结: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大家的答案都指向中华气节,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的灵魂和脊梁。下面,我们走进竹与石的较量,感受气节的生命力量。
二、“竹”之韵,歌吟君子之美
1.听范读。(播放情境课文《竹石》)
2.指名读。
(1)大家听得很投入,这首诗读了吧?作为高年级同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音要准,腔圆,就是要听你声音的圆润与宏亮,谁来试试?
生1读。预设1:你的朗读很有感染力,尤其是这个“劲”字,刚劲、坚定。劲是个多音字:
① jìng,在字典里是坚强有力的意思,常见的词语有:刚劲、强劲。
② jìn,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jìn,使劲、干劲。
③
④ 诗人用“劲”赞美了竹子虽然遭受无数磨难和打击依然傲然挺立的精神。诗中的这个字读作jìng,表示:坚强、坚定、坚韧不拔。
(2)点名读、师范读。
(3)谁再来试试读读这首诗。
生2读。预设1:
① 你有一个地方:“任尔”二字读得特别好,告诉我,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管你、随你。)
② 师:任:任凭,尔:代词,你。这任尔二字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的精神,任凭你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无情地抽打着我的身体,我都不怕,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点名读)
③ 这是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豪爽刚强,来,大家一起读读:“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 必须有旷达的心胸,才能流露出这般的洒脱啊,再读。
4. 师范读、生齐读。
三、“竹”之姿,品鉴君子之形
1.在这场生存的比拼中,“竹、石”谁的实力居上?
预设1:竹居上。
2.它以哪两招取胜?
预设:咬定和立根。
① 开头的咬定二字传神透髓,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② 它是怎么咬的?(紧紧的、狠狠的用嘴巴咬着。)
③ 咬牙切齿,这股力量已经印在了骨髓里去了。
④ 你来咬一咬。
⑤ 你的这个咬形象地描绘了劲竹立根青山的韧劲,再加点力,有力量地读一读:“咬定青山不放松。”
⑥ 你的读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第一组同学读出这份刚毅。“咬定青山不放松。”
⑦ 这咬定,持续多久?(一直不放松)
预设:一辈子、一生都在和石头做斗争;坚持到底、始终如一。
师:谁能读出这种坚持到底?
(点评:从你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它依然顽强生存着。)
你们这组读出顽强。“咬定青山不放松。”
师:谁能读出始终如一?
(点评:你读出了竹子顽强不屈的精神!)
来,跟着他读出不屈:“咬定青山不放松。”
3.另一招是什么?
预设: 立根。(扎根)
4.根立在哪?立在破岩中。(你读懂了破岩,破岩就是破裂的岩石。)——证明它的生长环境怎么样?(艰险、恶劣)
5.但它依然立得稳稳的,你感受到了竹子怎样的气节?
预设:不怕输、坚定……(穿过坚硬的岩石,保持生命的屹力,好气节。)
(1)读出你的感受。“立根原在破岩中。”
(点评:这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立”,男同学们,来,读出这份立:立根原在破岩中。)
(2)表明了劲竹生命力(极强)。读出你的体会。
点评:竹虽瘦,立却坚,女同学们,来,读出这份坚。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根基深力量才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强。
四、“竹”之志,感怀君子之德
1.为了守住这青山,它经历了什么?
预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换种方式问问你:它不屈服于哪些?)
2.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是什么?
千、万在这里是虚指,是无数次的打击、无数次的低谷、无数次的迫害。
风,字面意思是大自然的风,它隐喻诗人郑夑遭受了人生中的各种邪恶势力。
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句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① 读到“千磨万击”,我感受到竹子经历了 。
② 读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仿佛看到了竹子: 。
(1)师:先谈第一个感受,谁来说?
竹子经历了 、经历了 、 还经历了 。
师1:竹子经历了 、
③ 山石的击打
④ 酷暑严寒
⑤ 风雪的压迫
⑥ 动物的撕咬
⑦ 空气、土壤的污染
⑧ 人们的砍伐
⑨ 台风、沙尘暴的侵蚀
师2:它经历了酷暑、严冬、狂风,它的身躯被反复地、无情地磨损着,此时,它依然坚韧挺拔。
师3:它历经千万磨难,才长就这一身挺拔的身姿。此时,它的姿态:坚劲。
将这份姿态放进诗中读一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面对这样的经历,你仿佛看到了竹子: 顽强的生命力。
① 生1:我仿佛看到了它坚贞不屈。
师1:不屈不挠地屹立在那,带着这种感觉读读:“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 师1:你读出了竹子不惧风雪的形象,谁还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2:我仿佛看到了竹子在风中摇摇摆摆,但是它并没有屈服。
③ 师2:是呀,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任凭你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我都不怕,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 师3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仿佛看到了千磨万击中、东西南北中怎样的竹子?
生3:我仿佛看到了用头在和岩石做斗争的竹子,身上已经挂满了伤痕。
⑤ 师4:伤痕累累、劣迹斑斑啊。竹子无畏无惧、奋勇开拓,依然在那昂首怒放、自强不息。
即使阳光暴晒,它依然在心底呐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即使霜冻雪落,它依然在心底呐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即使狂风怒吼,它依然在心底呐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竹的生命有千磨万击,人的生命呢?让我们走进诗人郑燮。(生读)课件展示:生平(指名读)
(1)第一段:
老师用思维图来展现他的生命历程。他4岁(生母去世)、14岁(继母去世)、30岁(父亲穷困而死、儿子被活活饿死)、39岁夫人病逝。
师:双亲去世、夫人和儿子也离他而去,所有陪伴他的至亲都走了,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命运呢?(凄凄惨惨戚戚,看来你读过李清照的词,你是个很有底蕴的孩子。)(境遇至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