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理论与流派
一.西方理论视野中的电影
1. 西方电影理论界习惯于把电影分为“揭示真实”的“写实主义”,“模仿真实”的技术主义和“质疑真实 的“现代主义”三大传统。
2.写实主义电影力图最大限度地复制现实世界,尽量避免对现实的歪曲,力求展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样,极力造成其电影世界是未被操纵,完全客观反映真实世界的假象,追求影象的粗糙质朴,把简单性原发性和直接性作为最高目标。
3.表现主义电影有意对他们的素材作风格化的变形,风格相当夸张,导演急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赤裸裸的主观体验,摄影机被当作自我表达的工具,评价对象的方法,表现主义电影拥有对现实的重组性和极端的操纵性,恰恰是这种变形的影象体现出这类电影的艺术震撼力。
写给爸爸的话暖心到哭故事的娱乐价值,主角由明星扮演,影片中主要人物至高无上,观众被鼓励去认同主人公的价值和目标。
5.对电影功能的不同侧重与追求产生了电影史上趋向性的三大潮流: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宣传电影。
1、商业电影——又称主流电影或共性电影,它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娱乐观众、获取利润的保守型观念为根本特性,为观众精心构制一个浪漫温馨或紧张恐怖的银幕世界。
2、艺术电影——又称个性电影和非主流电影,以表现主体自我、反映艺术家对美学、情感与理性、哲学与宗教的体验和追求为最高目标。
3、宣传电影——又称意识形态电影、社会电影或政治电影,代表某种特定的社会思潮或某一社会阶层集团利益,以输出观念、寻求认同、改变现实的革命性命题为己任,向社会大众发出鲜明甚至是偏激的呼吁和呐喊。张雪迎胡辣汤是怎么回事
二、“梦幻工厂”类型化的制作模式
1.好莱坞类型化的制作模式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将电影(商业电影)划分为不同类型,即类型电影。类型电影是一组拥有相似的主题、情节、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这些相同或相1。似的元素在不同的影片中重复出现,一方面让电影制作者驾轻就熟,另一方面也使观众大有重晤故旧的亲切之感。
2.类型片包括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警匪片、恐怖片、浪漫剧情片、战争片和史诗片等,每一类影片都有自己特定的故事、人物、场景、主题。
3.在好莱坞,人生被掠夺作为故事的基本素材,电影制作者不再试图去捕捉真实的感觉、组织和节奏,而代之以制造一种仿造的真实,一种独立的存在,依照观众的投入定律制造一种类似真实的幻觉。
4.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的好莱坞类型化模式,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观众面,普通大众的口味决定好莱坞电影的价值取向,好莱坞严格遵循商业操作规程,顺应消费者的需求,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叙事系统,这套系统成为好莱坞乃至全球商业电影包治百病又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5.经典的叙事结构中,故事围绕着设谜和解谜的基本结构来组织。故事开始时,往往有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世界的平静与和谐,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事件,并重新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重要的是叙事的过程都有一定的秩序安排,故事中的事件依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按照大致的线性架构逐次展开,直至理所当然的结局。
6.经典的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戏剧化的故事结构
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至结尾的高潮,并总也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2)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根据戏剧冲突的原则,人物形象被确定为正反两个阵营,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则。
(3)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连续性剪辑中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将镜头切换的瞬间抹去,使观影者无法察觉镜头的转换,完全被故事和人物所吸引,没有机会去怀疑影象的真伪和觉察影片人为化的表达。
7、经典叙事系统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
序具有特殊的意义:先是建制性镜头展现整体的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型景别的镜头交代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近景和特写)将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时空关系。
8.观众抱着享受娱乐的目的走进电影院,拒绝尽心费力地去 思考剖析电影的故事和细节,好莱坞也深知观众的需要{轻松愉快和惊险刺激},极尽曲意逢迎之能事,满足观众享受 之后再 给观众一点道德满足感 :正义战胜邪恶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廉价的道德主义,在观众心理愉悦之余再追加一份道德美感,于是观众一遍又一遍地回到电影院去为人物故事欢笑流泪,完全成为好莱坞所控制的“上帝 ” 。
三.20年代 先锋派电影
1.现代主义是上上世纪末上世纪初在欧美国家陆续出现的以
现代派相标榜的各种文艺流派的统称,其基本特点是在拒绝理
性的前提下,造型艺术走向抽象化,叙事艺术走向意识化,强调艺术家要记录下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在技巧上运用歪曲、扭曲、变形、时空错乱等手法来造成震荡的强烈效果。
2、世界电影起源于欧洲,热闹了不过10年,随着鲍特、格里菲斯等人的崛起,世界电影的中心移到了美国,无论是艺术语言的成熟还是工艺的精良都让世人叹为观止。
3、20年代,美国电影从格里菲斯等人创造的顶峰滑落下来,大量商业垃圾充斥于世,观众在电影院里再也不到那曾经体验过的激动人心的感受了。
4倪妮和冯绍峰、悠久而厚重的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艺术传统,一战以后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形成了20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得天独厚的人文背景。一场轰轰烈烈,紧张而又积极的对电影艺术的探索运动开始了。
小升初招生
5、大部分先锋电影都表现出一种消极和颓废的气质,无论是表现主义或抽象主义,都明显地使人感受到一种苦闷压抑、狂躁逃避的情绪,在这种表象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知识分子心灵深处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现有社会秩序无声的抗议,以及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现实令人失望,艺术成了逃避现实的象牙之塔,艺术家在这里表达自己的理想,宣泄自己的激情,对电影艺术语言进行不遗余力的探索。
6。叙事电影模仿创造真实,记录电影记录和剖析现实,而实验(先锋)电影却在创造甚至臆造一种主观想象的存在。他们无意记录现实生活的场景,而试图创造纯粹想象的宇宙时空,通过对胶片上的影象的变形操纵,打破现实世界和谐完整的形象,以唤起观众对现实人为性和物质世界虚妄的关注。
7.先锋派流派众多,其整体艺术风貌,共同艺术追求至少有两点:
(1)最大限度地挖掘电影中非叙事因素的可能性,把电影叙事化的探索推向极限。对先锋派来说,电影不是用来讲故事的,而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或者仅仅是为了用来表现活动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体说来是心理描写、主观感受,画面的造型感、运动的节奏感。
(2)探索的勇气和实验的热情。
先锋派电影带有强烈的前卫和实验性质,他们的影片不以赢利为目的,因而也没有了票房的牵制,事实上他们的影片几乎没有在电影院里放映过,普通电影观众对先锋派电影知之甚少,这形成了对先锋派的固定评价:脱离众,孤芳自赏。先锋派提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强调心理时空和心理结构,推崇自由想象的世界,梦幻世界,造型世界,对画面运动节奏精益求精,影片中随处可见象征、隐喻及现代风格。
8.先锋派电影的时间跨度大致是1917—1928年,以德国和法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主要流派有:
(1)印象主义。主张电影应通过视觉节奏上的安排来表达情感情绪,达到诗意状态,要求过去、现在、未来交叉,现实与幻想相融,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表现主义。强调以夸张的、变形的甚至怪诞的形式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3)抽象主义。热衷于绝对抽象化造型的节奏和美感,并试图用抽象的线条和图形、物体造型来图解旋律和节奏。
(4)超现实主义。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 重要意义,不协调队列形象的情绪力量,执着追求快感,表现梦境、幻觉、狂想、意识流。
四 。新好莱坞——好莱坞的文艺复兴
1.新好莱坞诞生的时代背景
国内反(越)战运动日益高涨“反主流文化派”运动风起云涌制片厂财政困难被迫起用新人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 电视的兴起
2。新好莱坞诞生于1967年,其标志是该年度最受欢迎的两部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和《毕业生》。
3新年快乐的短句.“新好莱坞”登上电影舞台的年轻人,富于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艺术上大量借鉴欧洲艺术电影的经验,他们的年轻化保障了与新型视听型观众的亲近感,因为他们与这一代观众一样,也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他们懂得更多的电影制作和电影市场。
4.“新好莱坞”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上的创新
(1)对电影内容真实性的追求。实景拍摄、捕捉不完美的现实来增加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影片中出现了一系列反文化的主人公形象,他们的对立面如法律、社会道德反而成为被谴责的对象。
(2)在电影语言运用上,“新好莱坞”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连续性和平铺直叙的因果线式连接,自由处理时空变化, 摄影机运动更加灵活,慢镜、定格、跳接,黑白、采画面相互交织成为常见手法。
5.“新好莱坞”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1)弗朗西斯。科波拉(1939-——)
《教 父》(1972) 《教父续集》(1974)
《对 话》(1974) 《现代启示录》(1979)
(2)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1999)
《斯巴达克思》(1960)
“未来三部曲”: 《奇爱博士》(1964)
吴亦凡这季变温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