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松风阁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①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②汩(gǔ):乱。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微风   
人不远
③宾客
④游人而禽鸟乐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曰松风之阁   醉翁亭记翻译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B.方舟上人为阁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上(《岳阳楼记》)
C.洋洋若将留而忘归焉   览物之情得无异(《岳阳楼记》)
D.无外物汩其心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B.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C.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D.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4.翻译下列句子
(1)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
【答案】
1.吹   离,距离   跟从   离开
2.B
3.C
4.(1)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
(2)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5.甲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作者的热爱山林,闲适归隐。乙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山林野趣,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句意为:微风轻吹。拂,吹。
②句意为:离人境不远。去,离,距离。
③句意为:宾客跟随着。从,跟从。
④句意为: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去,离开。
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表承接/表转折;
B.代词,它的/代词,它的;
C.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D.连词,来/介词,用。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那大风吹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敲响大鼓,低沉而有节奏”。“其大风至”为主语,与后面断开,“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两个并列比喻之间断开,据此可断句为“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故选C。
4.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
(1)之,的。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2)从,跟从。而,表转折。“乐其乐”前一个乐,以……为乐。
5.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通读两篇文章,然后分别分析出两位作者在各自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甲文:《松风阁记》由上下两篇组成,内容的重点各自不同。上篇以议论为主,先从风和松谈起,接着谈到松声的特点,再归结到金鸡峰上三棵松,用四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不同的风吹松的声音。下篇是上篇的补充,着重描写作者耳闻目睹的风吹松的情况,并继续用五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风吹松的声音。全文笔墨简炼,形象真切,意境清幽,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抒发了作者的热爱山林,闲适归隐的情感。
乙文: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点睛】
译文:
甲:金鸡峰上有三棵大松树,不知道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同幽静的泉水淙淙的流过沙石;风稍大,那声音就像是演奏高雅的古乐;那大风吹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敲响大鼓,低沉而有节奏。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起名叫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非常得意地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松风阁虽处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夏天不太酷热,冬天不太严寒,观赏松树可以使我眼睛舒畅,听着松涛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我的心情,使人欣喜快乐,使人整天流连,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用颍河水洗耳朵才算清高,像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吃周粟才算清廉呢?
乙: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