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翻译
醉翁亭记》评课稿
评课人:朱燕琳
今天,我听了梁云花、王俊猛两位老师执教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课,深深地体会到了两位教师丰厚的语文功底、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教师们语言优美、丰富,感染力强,备课扎实,内容熟悉,素养完备。教学既有创新,求真务实,又充分突出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阅读。”这两节课教师教学设计大气,把握主要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承十分流畅。教学点具体清晰,重视读的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并运用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其中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就两位老师所上的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梁老师的亮点:(一)背学情,讲重点。已经到了学期末,课文大部分已经上过。梁老师正是基于学生的这一学习情况进行备课,学生懂的不讲,重点的知识重点讲。在翻译这一环节,专门选了一些关键词语和四个重点句子教学。(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开门见山就指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读文,译文。使师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感。(三)重视朗读。学习
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读为理解背诵打下基础。梁老师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读,有齐读、自由选择读、听读等。“听读”这种方式,图文并茂,音韵和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优美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情感上受到感染,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让“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这一环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四)重学生能力的提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学生互点互评”,“小组共同译文”,“说游览感受”等环节,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提升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王老师的亮点:(一)导入新颖。王老师能就时就地取材,引出文中的关键词“醉”。根据目标的设定,王老师用自己今天来永宁中学上课的心情导入,再配上自己在永宁中学所照的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从教师的心理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二)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王老师在教学这篇文言文。开课时就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看(注释)”“查(资料)”“理(写作思路”“品(词)析(句)”“读(课文)”。然后,也就按这环节教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方法。(三)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三分诗七分读”,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点拔字、词、句,让学生注重朗读技巧,如:读字、词,让学生注意发音准确,朗读要注意语速,注意停顿,注意重音,注意节拍,同时还注意朗读的方式方法,有默读,提问学生有感悟
朗读,并让学生出骈句,让学生去品读,同时还配音示范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掌握朗读的技巧,授之以渔,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四)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
教师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了本节课,通过导课——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欣赏课文——拓展练习,整个的教学流程较比清晰,这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善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遗憾,下面就说一下不足之处:
梁老师:既然老师是讲《醉翁亭记》第一课时的内容,那教案上所呈现的主要就应该是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而不是所有课时的内容。另一点是背景资料的链接要有所取舍。从梁老师提供的背景资料,我们读到的只是欧阳修的“抑郁不平”,而没有读出他的“乐”。但本文的主要情感是“乐”,而“不满”是次要。所以,背景资料的链接要有选择,要紧扣想要达成的目标来选择。
王老师:课堂气氛不大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