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于正被女演员嘲笑
刘红伶:“非遗”视野下川北灯戏的美学研究
“非遗”视野下川北灯戏的美学研究
刘红伶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YJS201741。
【摘 要】川北灯戏是流传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古老汉族歌舞小戏,它以南充地区为中心,辐射至遂宁、达县、剑阁专区等市县,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授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从造型、台词、唱腔到伴奏无不体现着表演者对生活与美的独特感受,这些欢乐多彩的作品在丰富民间老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为民间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川北灯戏;美学研究;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16-03
一、淳朴的世俗美
在川北灯戏中,大多剧目都以体现农民的生活琐事为主,剧中的用语更是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大量的方言、土语、俗语让川北灯戏赋有亲切感。川北灯戏作为当地老百姓的主要娱乐形式,以它浓厚的乡土气息扎根于川北地区,成为了当时社会中下层阶级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现实表达。
(一)题材内容的日常化。川北灯戏属于民间戏曲范畴,传统的剧本大多由当地农民自己创作,而穿衣吃饭、生儿育女等家常小事是他们接触最广也是最关心的话题,由此而创作出的剧本具有一股质朴的乡土气息,多为反映劳动者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趣、人生疾苦、悲欢离合,多以家庭生活为单位去展开。而这种家常味十足的表演最能与观众心意相通,亲切又真实,让人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世俗化的审美感受。川北灯戏的剧本题材除了有劳动人民的生活琐事外,还有少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即使是帝王将相、神魔鬼怪,也早已经过农民艺人的家常化处理,去掉了灵光仙气,都有七情六欲,都要穿衣吃饭,呈现出与老百姓无二的世俗特征。
川北灯戏中的这些家长里短的剧情,乍看无足轻重,实则小中见大,哲理深刻。例如,在传统灯戏《巧还租》中,描写了农民毛玉亭和李明夫妇巧设妙计,借招待地主王老八敬酒灌醉后,趁机撕毁了账薄上所记欠租款,使得地主不但无凭收租,反而失了自己的衣服。该剧一方面揭露了剥削阶级的丑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这些看似描写家常生活的灯戏,有
着对农民性格弱点的自我嘲笑,也不忘歌颂农民的伟大智慧,它们大胆地批判贪官污吏,揭露阶级剥削,以此宣扬优良的民族伦理道德。一桩桩家常小事中包含了极为深刻的哲理,使百姓能够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二)语言的平民化。川北灯戏又叫“农民戏”“坝坝戏”,浓郁的川北山乡的泥土气是它最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剧本语言的通俗、“接地气”来体现。
在川北灯戏的表演形式中主要有唱、讲、跳、笑,其中的“讲”指的是说白、道白、念白,与其他剧种不同,川北灯戏的“讲”采用的是大量经过提炼了的形象生动的方言、土语,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颠倒话、歇后语。这些带有川北乡土味道的土语诙谐机趣、爽心悦耳,简单质朴而又婉转含蓄,带有浓郁的地方彩。这些通俗化的语言使台下的观众能够迅速融入到演员所营造的剧情与氛围中去,彼此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川北灯戏平民化的语言除了可以让观众与剧情更加心意相通,还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剧中人物的对话多来自平日的用语习惯,大大加强了人物对话的形象性,不同的方言土语配以不同的腔调表情,人物的性格差异也由此凸显,生动而通俗的台词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人文主义精神。巴蜀地区历来重视巫术、宗教文化,川北灯戏的产生也与巫术宗教息息相关,经历了傩戏—庆坛—灯戏的演变过程。“傩”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意为酬神驱鬼、祈福。除此以外,川
北灯戏的产生与古时的庆坛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初的川北灯戏是作为庆坛活动混搭演出,这是一种以酬神驱鬼为主要目的的民间祭祀活动,百姓在此过程中向神灵寄托自己美好的意愿。川北灯戏则要穿插于仪式过程中,也可以说它就是庆坛活动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封建特与唯心主义彩。随着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民间宗教信仰的众基础逐渐削弱,民间祭祀中的祈祷与祭祀作用也随之消减,川北灯戏逐渐从傩戏与庆坛等祭祀活动中独立出来,世俗化的娱人功能与人文主义的艺术形态愈发凸显。川北灯戏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地方化和世俗化,昭示着其社会功能与审美的转变,也由此奠定了川北灯戏的世俗化审美特征的文化基础。
川北灯戏从最初的祭祀功能发展为如今的娱乐功能,内容也由最初的祈祷平安与丰收转变为体现农民自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