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旅游景点及美食特产
镇江,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镇江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镇江山水名胜之气势。
镇江,“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旅游景点以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市区沿江自西向东镶嵌着金山、北固山、焦山,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寺裹山”的金山以绮丽著称,“山裹寺”的焦山以雄秀闻名,“寺冠山”的北固山以险峻称雄。市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连绵,古木幽深,昭明太子读书台、文苑、增华阁、赵伯先墓等点缀其中。东部有旅游景点宝塔山公园;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彭公山方解石晶洞。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茅山道院均为全国重点寺庙道观;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遗址、昭关石塔、相传为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誉为“江南第一钟”的唐中和铜钟、古代建筑奇葩隆昌寺无梁寺殿和铜殿、宋抗金名将宗泽墓、焦山炮台遗址等。还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南山、茅山、宝华山分别以“江南九寨”、“第一福地”、“四大奇秀”各领风骚,展开了一幅水墨画图。江山之浩气,运河之秀气,自南朝以来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昔日白娘子水漫金山、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山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这块热土胜地增添了迷人的风采神韵。今日时代昌盛,江山更加多娇,
“珍珠项链”、“城市客厅”、“引资大道”、“生态大道”、“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和访学者。
主要景点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南北走向,
面积50多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
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跻身于国家4A级
旅游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之列。海
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
阳春旅游景点大全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
的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
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
更显湖光山,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
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
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5年(公元
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
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
世界之最--老子神像
老子,是道教学派的鼻祖。为纪念老子功德,1996年,茅山道院广泛聚集各方力量,在元符万宁宫内建造了一座高99尺、重106吨、用226块青铜拼接而成的露天老子铜像。这尊铜像为中国道教史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一座露天老子神像,现已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在建造过程中,为抢时间、争速度,工人在现场挂了6条白布制成的标语以营造紧张的劳动气氛,鼓舞干劲。哪知条幅刚挂好,现场就狂风四起,大雨如注,所有条幅均被撕裂,周围银杏树上、地上到处都是七零八落的布条。后经一位老道长点化,才豁然开朗。原来,道教以“黄”为尊,以“九”为最大、最吉祥数子。于是,工人们把原先6条白横幅换成9条黄的,后到工程结束,连续22天没下过一场大雨,横幅安然无恙地高悬直至施工结束。施工中,还曾出现两侧山体因雨水造成较大面积滑坡,但唯有神像坐落之处丝毫未动,偶然巧合?众说纷纭。
新四军纪念馆
位于茅山西麓的新四军纪念馆,1985年9
月2日落成开馆。原名“新四军抗日斗争历史纪
念馆”,1992年4月12日改现名。1998年10月,
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展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
既表现了茅山三座山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
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馆名由题写。
新馆分为六厅三室,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展出革命文物和珍贵资料2000多件,新增部分
中央领导及新四军老同志题词300余件和腊像、
声光电展品等。主要展出内容包括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南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坚持以及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等五个部分。新馆不仅馆藏内容丰富,且建筑造形新颖,已成为茅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优秀博物馆,是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馆后有吴仲超、王必成、和段焕竟夫妇、江渭清的墓地。
占地百亩的“东进林”
茅山是革命根据地,1938年6月,陈毅、栗裕、
张鼎丞率领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
地区,广泛发动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
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
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尖
刀,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
做出了可贵的贡献。1958年春天,中共江苏省委、
省军区为了纪念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东进抗日,
决定在茅山植树造林。在大茅峰西坡开垦100亩的山地,造出陈毅元帅题写的“东进林”三个大字,用马尾松栽植3字,以麻栎镶嵌四周,一个字占地30多亩。秋红冬黄,象征革命常青。
参与植树活动的有江苏省军区警备营一个连的战士、茅山林场(今东进林场)职工、农民与南京林学院实习生共100余人,每天白天挖土、排列、种树,工作量非常大,晚上就睡在山下老百姓家里,前后用了20多天的时间。“东进林”三字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见到,是当时山上唯一的革命纪念物。由西向东望去,在广阔翠绿的绿植被衬映下,秋红冬黄,象征着革命事业常青!著名画家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中“东进林”三字毅然显赫。
金山
金山,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得金而
名。原是江心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
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清道光年间始与南岸
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宋朝
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
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金山飞岩
穹轴,云天四垂,宛若俊鹘摩空,凫雁浮江,
巨鳌出海,吞吐万象,雄峙百川,有非世间
境界,明《一统志》赞之为“胜概天下第一”。
整个金山风景区有著名的金山寺、法海洞、白龙洞、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玉带桥等40余处景点和古迹,而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等,以《白蛇传》的传说闻名暇尔。金山上除寺院外,还有慈寿塔、白龙洞、古法海洞,附近还有中泠泉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古法海洞
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
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在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阻挠破坏青年男女美满婚姻的恶僧,可历史上他却是位有德行的高僧。法海姓裴,人称裴陀头,河东闻喜人。他父亲裴休是唐朝宣宗皇帝的宰相,感到“伴君如伴虎”,一旦得罪了皇帝是没有好下场的。他十分信仰佛教,认为富贵荣华不如出家好,因而决心送子出家为僧。裴陀头出家到江西庐山,取名法海,他在庐山学道参禅,一心修炼。后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寺宇荒废,荆棘丛生,还有蟒蛇为害。他就到山上西北角的这个岩洞,住在洞里参禅打坐,白蟒就避走了。法海来金山后,最大愿望是要修复金山寺,他曾燃指一节,以表决心。一天也僧众披荆斩棘,到江边挖土,偶然挖出黄金若干镒(一镒为二十两),就报告润州刺史李奇,李奇又上报宣宗皇帝,宣宗命他把黄金给法海作修复庙宇之用,并赐名为金山和金山寺。
江天一览
金山最高处,有一石柱凉亭,名留云亭,又名
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亭中石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
皇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时留
下的古迹。康熙登高远眺,大江东去,水天相衔,
诚雄观也。遂历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亭于
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同治十年(1871)复
建,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所写的“江天一览”四字
刻在石碑上,放置亭内。这里是领略金山风姿,俯瞰镇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在金山以西一里之
遥。唐代时就已闻名天下。第一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
咸丰、同治年间,遂随金山登陆。据记载,以前泉水在
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簿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
折转流,分为三泠(冷是水曲的意思,三泠为南泠、中泠、
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
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泠泉”。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坐落于如此幽美恬
适的氛围之中,海拔43.7米。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北
朝南,分三路的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
江流,各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唐代张祜
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
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至清朝
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这个“千载江心
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
境。由于金山位于长江边上,风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从江中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
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次是在唐朝,曾把金山寺改为龙游观,将近二百年。又一次是宋朝政和四年,因徽宗赵佶奉道教,又将龙游寺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
(道士观),为天下神霄第一。后复名为龙游寺。
焦山
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向
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
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
之美誉。它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
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游人身临其
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
游人慕名而至。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
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又名宝墨轩,由摩崖石刻和碑林陈列馆组成,珍藏历代碑刻400余方,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江峭壁之上留有大量摩崖石刻,绵延200余米,鬼斧神工,气势磅礴。作为享誉中外的“书法之山”,其中,东晋王羲之《破邪论序》,初唐妙品“魏法师碑”,唐颜真卿《题多宝塔五言诗》(计30首44块)。宋米芾“城市山林”横额,明文徵明《钱王先生志铭》,清成亲王《归去来辞》等等,其水平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可谓美不胜收。
焦山碑林内最为珍贵的《瘗鹤铭》更有“大字之祖”的盛名,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据传是东晋王羲之所书。是从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碑中之王”“南北两铭”之一,即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瘗鹤铭》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上的碑刻,真、草、隶、篆风采各异,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如今,每年10月18日-20日,焦山都举办国际书法节。
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迎人,很堪观赏。霜枫盛春花,古刹展新容”的赞美。1953年园林局在山麓地带新辟了焦山公园,园内设有假山、水池、曲桥、渡亭、花房、果园、苗圃、菊坛、松径、竹丛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宝华山
江南岸,金陵东,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
地―宝华山,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
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山之中,宝华山原名花
山,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因古时“花”和“华”通用,
亦称华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宝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
山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
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称华山为宝华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