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4期2021年02月
Vol.12 No.4February  2021
6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广大青年
体的工作、学习方式。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B 站联合央视新闻、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发布了《后浪》这一以激励广大青年不畏困难、矢志奋斗为目的的宣传片。视频发布后在8小时内,就取得了超过1100万的视频播放量,连续两天占据了哔哩哔哩全站热门视频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相关微博话题的阅读量也超过了3.25亿[1],引起全网热议。但与此同时,以豆瓣、知乎、贴吧为代表的青年社交论坛却产生了与主流意见相悖的声音,他们认为《后浪》宣传片展示的生活与广大青年体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豆瓣上“浪沙”“反后浪”等话题也成为热门词条,而《后浪》的知乎推荐指数只有25%,远低于此后B 站推出的同类型宣传片《入海》。
《后浪》宣传片的滑铁卢有其必然性。主讲人何冰和文本表达给观者以被俯视的不适感;而视频中意气风发的社会精英也与青年体的现实面貌有较大偏差;此外,《后浪》中隐藏的消费主义价值导向也遭到了受众体的抵抗与反击。
一、看与被看:文本居高临下的叙述视点
媒介文本的叙事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创作主体代表的立场,立场的不同决定情感诉求的不同。“男性凝视”是女性主义作家、导演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这一著作中提出来的理论,她认为,在20世纪的主要电影作品中,女性往往是以被观赏、被窥探的角出现的,形成一种“窥
视—被窥视”的传受关系[2]
。《后浪》中的文本呈现也有类似之处,区别是作为凝视者的“男性”变成了“长辈”,而作为被凝视者的“女性”则换成了“青年”。
(一)打破“第四面墙”的镜头语言《后浪》的场景选择主要有两大部分,其一是演播厅内何冰的激情演讲,其二是室外一众UP 主(视频上传者)的素材混剪。而室内的镜头语言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凝视—被凝视”的关系。从光线
新媒体时代青年受众舆论背反动因分析
——以哔哩哔哩弹幕网宣传片《后浪》为例
范家曼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后浪》是哔哩哔哩弹幕网(以下简称“B 站”)联合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发布的一条宣传片,短片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一定争议。从文本叙述来看,《后浪》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从意象表达上看,其主要角都略带有精英主义的倾向;从价值导向来看,其充斥着消费主义的理念表达,难以让青年体轻易买单。
关键词:《后浪》;舆论背反;长者凝视;精英主义;工具理性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69-02上看,由于演播厅背景是纯黑的,所以《后浪》在拍摄时采用了强照度的光线,特别是较“硬”的顶光,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光线强化了场景主体的神圣感,但另一方面也给了受众更严肃的观看体验。从景别和调度来看,室内镜头多为大特写,且主讲人多次紧盯镜头,即“打破第四面墙”,创作者使用这样的镜头语言是为了达到与青年体进行交流的目的,但是紧盯着镜头的何冰也在凝视背后的受众。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传达出来的并非鼓励与支持,更容易被解码成审视和把玩。
(二)充斥压迫感的文字语言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更容易对具有相通性的文本产生共鸣,排斥带有压迫感的说教性语言。《后浪》的压迫感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这句话为例,《后浪》把人分为了强者和弱者,这样的区
分如果单独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过多苛责的地方,但是结合具体语境,便有可商榷之处。《后浪》是长辈说给晚辈听的,也就是说是“前浪”对“后浪”的划分,长者真的能客观评价青年的强大或者弱小吗?这是其一。其二,这句话还定义了强者和弱者的特征,认为弱者习惯否定,而强者不吝赞美。在中国古代,“怨刺上政”一直都是不惧权威、敢于捍卫真理的仁人志士的重要学养之一,而习惯赞美附和的人也多有趋炎附势之辈。因此这种对青年的划分、对品行的审判是不公平、不严谨的,并没有体现出对广大青年体应有的尊重。
二、应然与实然:作为文本意象的“你”和现实青年体的巨大割裂
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B 站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B 站市值也实现了从32亿美元到260亿美元的巨大飞跃[3]。发展战略决定了B 站从二次元走向主流化,从青年受众走向大众体的倾向。B 站内容大众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原有受众体的排异现象和强烈的割裂感,而这种割裂在《后浪》中
何冰
70
学术探讨
就表现为媒介文本阐述的“你”和客观现实的“你”之间的对立关系。
(一)精英化的叙述主体选择
《后浪》的发布既有激励广大青年体的动机,同时也有向主流受众示好、摆脱青年亚文化聚合平台这一标签的目的。因此在影像主体呈现上,选取了极具B 站特的UP 主,比如深耕电竞直播领域的“中国Boy”“老番茄”、科技领域的“何同学”等。这些UP 主都极具代表性,广受B 站用户的追捧,但是翻开这些人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并非普通青年体所能企及的。其中“老番茄”是复旦大学毕业生,而“何同学”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王牌专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出具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广大网民体中,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只有8.8%,更不用说各大名校的比例。视频中的这些UP 主虽然同为青年,但是他们取得的成绩及理想化的生活和广大青年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这样的叙述角选择也体现了《后浪》精英化的理念倾向。(二)无法作为转换客体的“你”《后浪》中出现了大量的以“你”“你们”为代表的人称代词。本意上,视频中的“你”指向青年体们,但是在受众解码的过程中,他们却并不认同这个“你”就是他们自身。“转换客体”是英国学者温尼科特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受众在看书、看电视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媒介文本的客体,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一效果的产生以主体与客体在核心议题上的相似性为前提。从视频的影像呈现来看,文本中作为后浪的“你”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选择的权利,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给予了人们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文化视野,与上一代人相较而言,当代年轻人的确
拥有了更多样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就业压力、婚恋难题、社会焦虑等问题使得当代青年人同样面临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存困境。其二,专业的能力,不可否认中国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高,但时代变革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化的现状,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体自身能力的提高[3]
总体而言,作为叙述客体的“你”具有精英化、专业性等特点,但是这样理想化的“你”并非现实中的大多数,是工具理性的思维定势下对青年人的要求,因此难以让现实中的青年体产生认同感。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狂欢:受众的“社会厌食症”表征
《后浪》在进行价值传导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深刻的经济逻辑。以物质条件划分不同的受众体,区分了作为媒介文本的“你”和现实中的青年。而这场舆论的反噬,既是受众狂欢式的抵抗,也是青年人对《后浪》中消费主义价值理念的一次打击。(一)《后浪》中消费主义图景的营造
短片中,不同的青年展现出了各种多元化的生
活方式,滑雪、健身、登山、潜水、汉服等,正如《后浪》的演说词所言:“你们”拥有选择的权利。《
后浪》所呈现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实际存在的,但也是绝大多数青年体没有机会触碰的。换句话说,作为消费符号呈现出来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只有少部人才能选择的,对于绝大多数面临学习与工作压力的青年体来说,现实生活与《后浪》中模拟的理想化生活之间仍有一定差距。
(二)青年体的“社会厌食症”表现青年对于《后浪》短片的排异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众的抵抗式解码意识,但是,这种解码方式是颇为消极的。“社会厌食症”是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来的受众研究理论,他认为受众在面对消费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时,并不是全然地被动接受,也会表现出对于信息的厌恶和“呕吐”,吐出无意义的信息[4],这次《后浪》引起的舆论风波正是这种“厌食症”的表现。“后浪”成为了精英青年和富二代的代名词,同时,同样具有自嘲性质和批判价值的“打工人”“凡尔赛文学”“割韭菜”等新名词也体现出了青年体对于社会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要求和标签的抵抗。不可否认《后浪》在文本和表达方式上确有不妥,但其出发点仍是希望激励广大青年体砥砺前行。
四、结语
《后浪》的诞生是B 站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步,而这部激励青年体逐梦踏浪的作品却遇到了出乎预料的舆论背反。文本不恰当的对象选择和叙述方式是引发吐槽的重要原因,而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割裂助推了这场风波,同时消费主义与大众狂欢之间的博弈又构成了事件的文化语境逻辑。《后浪》事件引发舆论声讨的背后,是更为广大的青年体的诉求宣泄,就像《后浪》中所提到的,这是一个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很多人无法享用这个繁荣时代带来的便利。而如何带着温度让更多人走进技术、文化、文明,或许才是文艺作品更应该思考的深层主题。
参考文献:[1] 李珍铭.从符号学角度对比解读《后浪》TV 版、
B 站版[J].新闻研究导刊,2020(17):97-98.[2] 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7-9.[3] 沙垚.再谈“后浪”:资本逻辑与青年精神[J].
现代视听,2020(05):80.[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14:180-186.作者简介:范家曼(1996—),男,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