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为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之一,以老年人为多发,主要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大脑有效供血、供氧量不足,加上平素饮食习惯、性格偏好、家族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 [1]。脑卒中发病后致
残率极高,大部分患者都伴有肢体一侧或双侧瘫痪,有的还伴随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常常需要家人的照料,这对患者内心造成很大痛苦,也对家庭造成很大负担。因此,临床为脑卒中患者探索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后期更好的功能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22年1月- 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偏瘫部位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和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缓解了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偏瘫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4-1098-04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谈守道
作者单位: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综上所述,对椎体强化术患者联合开展核心肌康复训练与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4 参考文献
[1] 余海霞,连晓琳.核心肌训练联合疼痛护理对中年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和康复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1):58-60.
[2] 郭丽,张春霞,陈丹菊.核心肌训练康复干预在腰椎
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14):1937-1940.
[3] 刘巧兰,闵少雄,何冰,等.核心肌训练联合康复护
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3):35-39.
[4] 孙芳芳,张静.针对性核心肌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5):148-149,159.
[5] 胡广倩.核心肌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
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8):945-947.
[6] 苏长英,艾凌艳,姜屹,等.疼痛护理联合核心肌训
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23):176-178.
[7] 麦凤娇.核心肌肌力训练联合物理、针灸疗法对胸腰
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23):23-26.
[8] 宋敏,孟凡英.康复护理联合核心肌训练对腰椎间盘
突出症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和疼痛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2):1543-1545.
[9] 陈琼星,罗伟华,彭红霞.核心肌康复训练联合疼痛
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24-26.
[10] 符秋蓉,陈焕雄,张静,等.思维导图联合核心肌训
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8):54-56.
[2023-03-08收稿]
恢复,在护理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早期康复功能锻炼联合神经肌肉功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脑卒中康复工作提供更多思路,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22年1月- 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者;
②合并患有恶性肿瘤者;③近期接受过类似康复锻炼者;④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⑤脑卒中重度昏迷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偏瘫部位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56~74岁,平均65.00±3.28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16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57~76岁,平均66.50±3.37岁;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15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持积极态度,且知晓签署内容。1.2康复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即为患者讲解康复锻炼的方法,指导患者在家人辅助下多下床活动,防止长期卧床发生压疮的可能,嘱咐患者家属定期为患者进行腋窝部、背部等隐秘部位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并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做四肢功能锻炼,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1.2.2 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康复锻炼联合神经功能电刺激,主要内容如下。
(1)构建专业康复团队:主要成员由1名主管医生、2名康复师、1名评定医师及3名康复科专业
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康复方案由康复师及主管医生共同研讨,并参考评定师及护理人员意见,全方面综合后拟定出适合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的计划,学习脑卒中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使用方法,康复师需要定期对执行护理人员考核,同时注意训练过程中患者心理情绪的疏导及日常调护工作的指导。
(2)早期康复干预内容:①上肢关节功能训练,主要通过训练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来调节患者手及手臂的日常功能,可以让患者做推拉动作、摸高训练、指鼻训练及前臂旋前旋后训练等内容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上述动作锻炼10min左右,每天坚持做2~3次。
②下肢关节锻炼,训练患者踢腿或高抬腿动作,也可以指导患者通过画圆圈的方式活动下肢关节,训练患者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强患肢的负重能力,也可以通过反复跨步动作,提高患者下肢步行功能;③平衡功能训练,训练患者坐位、站立位平衡,在外界辅助的前提下每天训练30min左右,练习站立跨步行走、坐立饮食等基础生活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正常生活。
(3)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联合康复锻炼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前观察患者刺激部位有无皮损、皮肤感染等情况,嘱患者取保持坐位姿态,分别选取患者患肢上臂位置的三角肌、伸肌肌和腕背伸肌放置电极片,设置频率10~20Hz,波形选择对称性双向方波,波宽选择0.3ms为宜,通断比为1s∶5s,并调节至双向双电脉冲,待患者肌肉收缩明显即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刺激频率,1次/d,20min/次,连续干预1个月。
(4)心理疏导:康复锻炼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询问,了解患者日常喜好,让患者对感兴趣的话题多表达,护理人员要保持热情和耐心去聆听,并及时给予回复,让患者感受被尊重的同时也缓解了患者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嘱咐患者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嘱咐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陪伴,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各项合理要求,让患者内心感受到亲人的情感支持,促使患者更愿意主动参与康复锻炼计划中,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训练,并促进了疾病更好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根据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根据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生活能力,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2)心理状态: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不良情绪,分值与负面情绪呈正比。
(3)神经功能:根据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及语言等3个维度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分0~42分,分值越高神经损伤越严重。
何冰
(4)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评定患者社会、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疾病最常见后遗症,而脑卒中的发生主要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闭塞,进而影响到脑部相关脑神经发生功能障碍[3]。发病人多集中在中老年人,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339.48±2.1460.17±2.1551.27±3.2163.21±4.54观察组
43
38.94±2.5768.54±2.1652.37±3.4167.58±5.27t 值 1.05918.009 1.540 4.120P 值
0.293
0.000
0.127
0.000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SAS
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357.28±3.5543.26±3.4157.62±5.2644.17±5.43观察组
43
57.19±3.4333.25±2.5157.57±5.2834.12±4.09t 值0.12015.2050.0449.694P 值
0.905
0.000
0.965
0.000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326.79±2.5517.39±2.15观察组
43
26.57±3.2110.17±1.15t 值0.35219.418P 值
0.726
0.000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4351.28±5.2460.13±5.4150.17±5.2858.26±5.8250.25±5.4157.59±5.6848.57±5.4252.23±5.21观察组
43
51.33±5.4468.53±6.1950.20±5.3461.52±6.0850.74±5.2864.21±6.1148.34±5.4859.27±6.13t 值0.043 6.7000.026 2.5400.425 5.2040.196 5.738P 值
0.965
0.000
0.979
0.013
0.672
0.000
0.845
0.000
主要影响患者四肢运动功能,导致患者不能正常饮食、行走、工作等,对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很多偏瘫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时需要家人的陪护和照料,给家人增添了很多经济负担,患者从
正常人角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转变为事事都需要家人料理的“无用之人”,无形之中给患者内心带来很大痛苦,家人对患者情绪变化关注不多,日积月累,往往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4]。综合各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不利因素,当务之急是如何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来促进偏瘫患者更好的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对于脑卒中出现的偏瘫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功能锻炼的也取得良好效果[5]。临床对于偏瘫患者一般采取常规康复锻炼,通过对患者健康宣导、锻炼方式指导及日常生活调护等内容,但很多患者对此积极性不高,且护理人员不能感同身受地了解患者内心烦恼,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差,不能认真履行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项目,从而降低了预期康复效果。通过查阅相关脑卒中偏瘫的相关报道,了解到早期康复训练及神经功能电刺激对后期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6]。
早期康复训练旨在通过训练患者肢体功能适应周围环境,来促进患者重返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很多患者误以为早期康复是指脑卒中后出现偏瘫后遗症时才进行功能锻炼,这恰恰容易错失最好的康复锻炼时期,一般来说,只要患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可在专业康复医师及康复护理人员指导下,按照规定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锻炼的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逐渐调节加大,进而缓解患肢肌肉痉挛症状[7]。
由于脑卒中后患者的脑部神经受损,影响人体相关组织发生改变,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低频率电流传
导刺激患肢组织和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间接的促进脑部神经的恢复,联合肢体功能锻炼,促使脑神经刺激达到理想阈值,并提高周围脑神经元产生阈下兴奋状态,进而促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使患肢肌肉出现有规律收缩和舒张,进而提高患肢肌肉自主运动能力[8]。
宋威等[9]的研究发现,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肌肉刺激能有效提高神经轴突出牙,进而刺激大脑皮质层突触的形成,促使大脑神经发挥其重建病灶代偿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均低于观察组,分析原因可知,功能锻炼结合电刺激不仅能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还能提高患肢肌张力的恢复。同时还发现,经过正规专业康复训练后,对照度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不如观察组效果明显,且对照组在社会、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心理功能指标方面均低于观察组,这与许红霞[10]的理论研究保持一致性,说明通过对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患肢从被动运动转化为主动运动,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频繁的向感觉中枢神经传导感觉冲动,最大程度上激活休眠的神经组织,进而发挥脑部神经自我修复能力,使得大脑神经功能尽早恢复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参考文献
[1]梁丽娟,徐辉,李众毅.早期连续康复护理干预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
究,2022,31(18):3439-3442.
[2]臧丽丽,曲竞,王笑丰,等.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
合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8):184-186.
[3]刘玲玲,赵凯.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康复训练在
脑卒中偏瘫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2):
2351-2354.
[4]李小霞,张莹莹.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早期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心理状况的影
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24-26.
[5]曾华武.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
卒中偏瘫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3):158-
161.
[6]温细平,邹银梅,曹丽红.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华夏医
学,2021,34(2):82-85.
[7]徐雯,黄思思,罗翠英.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早
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
学,2021,45(2):125-126.
[8]陈孝英,黎冰,李珍霞,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
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2
年首届华南精准医学论坛暨现代临床与护理研究进展
学术交流宣读论文,2022:74-76.
[9]宋威,杨彦峰,刘棒棒.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早
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
结合杂志,2022,32(12):106-109.
[10]许红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416-417.
[2023-04-14收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