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问题探究
一、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解答】“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竞仕宦之途的喧嚣,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二、“心远地自偏”中“远”的对象是什么?
【解答】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
【解答】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
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境?“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田园风光的诗【解答】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
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五、《饮酒》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应怎样理解?
【解答】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六、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解答】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十分美丽,成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