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第三单元第十三课《诗词三首》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情化作豪情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设计理念:刘禹锡比苏轼更多一份执着,比辛弃疾又多一份通脱,所以他亢奋而不狂躁,悲债而不沉沦,洒脱而不放浪,执着而不拘泥,他的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学习刘禹锡的诗歌,应该从中感受作者豪放、乐观的做人态度,学习作者积极、昂扬的人生哲学。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涵,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
2.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 感受、理解诗人的情感,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
学习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学习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朗读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近年,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非常火爆。老师也将诗词大会搬到了我们教室,我们来玩一玩看字猜诗句的游戏好不好?
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提示七言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刘禹锡《乌衣巷》。
答案: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刘禹锡。我们曾经在初一初二学过他的《秋词》和《陋室铭》,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进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很快地走入诗歌
二、一读倾心
1.师: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由“读”开始这首诗的学习之旅!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要把一首诗读好,咱们要注意哪些要求呢?
学生讨论
生:(1)掌握节奏(2)注意停顿(3)读出情感
屏显:朗诵要求:(1)掌握节奏(2)掌握停顿(3)理解诗意。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生示范朗读,生点评。
师指出,诗贵以情动人,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朗读要重视读出情感。而情感需要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之后。
屏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对这首诗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使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阅读体验。
3. 请同学们看题目,一起读一遍,体会一下。注意停顿与节奏。这个标题比较长,十一个字。怎么读?
明确:如果读得紧凑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生再读标题)
4.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标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重点字词解析探究)
明确:酬、乐天、见、赠。
酬:答谢,这里指以诗回赠。白居易。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相当于“我”。阔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
明确:那么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逢;第二层意思:酒席上白居易先写了一首诗给刘禹锡。第三层意思就是刘禹锡回赠了他这首诗。
5.说到这里,大家是否想读一读,究竟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什么,触动了刘禹锡,从而写了本诗呢?
出示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屏显: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唐)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白居易什么情感?
生:从“国手”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刘禹锡的极尽赏识,但是如此优秀的人才也没办法改变命运坎坷的局面。替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表达出不满与愤怒。
生:从 “长寂寞”和“蹉跎”,看出作为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感到愤怒、失望,为刘禹锡抱打不平。
生:“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我读到一种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
师:从同学们刚刚的总结中,老师听出白居易和刘禹锡一定是有着深厚的友谊的,正是因为友谊的深厚,白居易才会如此直率与坦诚的表达出内心对于刘禹锡被贬谪时间之久的不平、同情、愤懑,对友人才名的赞美。作为刘禹锡本人,与白居易同席而饮,当好朋友推心置腹的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刘禹锡会作何感想呢?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设计意图: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情感的揭示,让学生感受到白居易对刘禹锡更多的是赞美、同情,与他遭遇的愤懑。从让学生再去读刘禹锡的诗,想想之后刘禹锡感情的变化。从而为下文,情感转折点的迸发来源于刘禹锡本人的旷达精神做铺垫。
三、 再读悟情
好诗如茶,不仅要读,更要细细地品,慢慢地品,方能品出诗背后的韵味、意境和情感。自由朗读。出你认为最难理解的句子。
生自由讨论。
1. 生提问1:“巴山楚水”为什么就是凄凉地?
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刘禹锡生平。
屏显刘禹锡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十九岁前后,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二十二岁,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词科。
805年,刘禹锡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
816年,刘禹锡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
本诗写于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
师:从这段背景中,我们了解到,刘禹锡才华横溢,并且一心为国,却被贬多地。刘禹锡被贬的绝对不止巴山和楚水两地,为何他选取了这样的两个地方?
明确:巴山是四川一代。在李白的《蜀道难》中说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山高路远,环境恶劣。而楚水,是曾经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的地方,后来成为客居他乡的人的代名词。所以作者选取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是想说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远离京城,不免前程难测。
明确:“弃”是被抛弃,作者一心为国,却惨遭贬谪。而且一贬就是二十多年。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应该读出凄凉、愤懑之感。
(请学生用凄凉、愤懑的语气读一下这两句)
(板书:凄凉、愤懑)
2. 生提问2: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闻笛赋”和“烂柯人”这个故事?
明确:在古诗中引用典故,目的是为了含蓄的表达作者某种情感。引用之典故,一定要与作者有着相似之处。
屏显刘禹锡(772年—842年),与白居易同年,与柳宗元同年进士,又一并参与了王叔文变法,人生同起同落,同进同退。
变法失败顺宗被迫让位;王叔文被赐死;一同参与变法的八人被贬为远州司马。
当他50多岁,再次奉召回京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已经离世,好友柳宗元也在被贬多年之后愤愤去世。
明确:他就含蓄的表明了自己思念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同样一心为国却被统治者杀害的老朋友王叔文。
师:看看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的?
明确:这个“空”是空荡荡,白白的、徒然的、没有用的意思。人不在了的怀念,甚至是这个家乡都不再属于他了。这两句诗表现诗人内心的一种无奈、惆怅。
(板书:无奈)
(请学生用无奈、惆怅的语气读一下这两句)
明确:回到家乡,却看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自己已经年迈,而曾经的一切都已不在。所以更应读出一种苦闷,讽刺之感。语调应该由前半句的慢,到苦闷。可能刘禹锡在说这句话时,面上还夹杂着一丝苦笑。
(学生齐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板书:苦闷)
3.生提问3:我从这两句读出作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情感突然由悲愤转到振作,这两句字面上看是写景,单纯的自然景物为什么能够引起诗人这么强烈的变化呢? 
屏显:观我之物, 著我之, 寥寥数语, 尽显风流。
师:作者在这里,用“沉舟”和“病树”实在自喻。人生短暂,而我已经50多岁了,被贬23年之后,人生能有多少个23年?我已年老体衰,而时代巨变,刘禹锡是否会就此沉沦呢?
生:“千帆过”“万木春”作者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刘禹锡站在这样的江边,看到滚滚的江水,成千的帆船扬帆远航,作者心中一定会涌起一种激动之情。生活在继续,过去的已经过去,生命有苦有荣,一个人应该从逆境中振作起来。一个人,可能会在事业上受到打击,止步不前;一个人,青春岁月也是短短几十年。而社会、时代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沉沦甚至生老病死而停止。新事物终将取代旧的事物,而新事物也终将推动历史的前进。
到这里,我们才真正了解诗人情感转变的关键。为什么诗人由开头的悲愤到结尾精神的振作呢?——就是因为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社会的一种规律,人生的哲理,因而显得超脱、豁达,抛弃了个人的烦恼、生死。这里正是作者情感发生转变的关键点。
(板书:转)
如我们在《岳阳楼记》中学到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从刘禹锡身上看到的,应该是跳脱出个人悲喜荣辱、个人得失的大情怀。
(板书:大情怀、昂扬)
4.生提问4:既然作者不是由白居易的诗获取振作的力量,为什么他要说“听君歌一句”之后“长精神”呢?
明确:作者刘禹锡是希望白居易能够和他一样,不要拘泥于眼前,局限于个人,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板书:积极、乐观)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学习中的难点与困惑,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
四、三读明人
师:再齐读诗歌,让我们想一想,你从中读到一个什么样的刘禹锡?
生:我读到刘禹锡的豪迈,能跳脱个人的荣辱与际遇,拥有博大的胸怀和高昂的精神。
屏显:白居易在《刘自唱和集解》中,曾深为叹服地说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刘禹锡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
在诗歌创作上,他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师:刘禹锡比苏轼更多一份执着,比辛弃疾又多一份通脱,所以他亢奋而不狂躁,悲债而不沉沦,洒脱而不放浪,执着而不拘泥,他的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
屏显:激愤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身经危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师:我们应该学到刘禹锡这一种身经危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设计意图:读诗,更要明人。从这首诗读到一个什么样的作者,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举一反三。
四、 回首知味
学习完了这首诗,在生活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
屏显: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可能遭遇挫折痛苦甚至是磨难我们鳞伤的心需要抚慰世事沧桑人生易老面对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奈和茫然失落的心需要寄托读刘禹锡的诗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少一不平和抱怨多一份旷达和乐观在生命的长河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