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新乐府〉中的人物描写》课堂实录
――《卖炭翁》《上阳白发人》《新丰折臂翁》《杜陵叟》
诗阅读
【学习目标】
1.归纳并运用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人物风貌。
2•总结四位主人公的共同特征,理解白居易创作动机。
3•感受白居易现实主义风格,激发阅读《新乐府》的兴趣。
【学习过程】
由白居易诗句导入课堂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抹神情,一个动作,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笔,让杨玉环、琵琶女闪耀于历史的舞台。他的笔下,还有哪些
人驻足于历史的长廊?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白居易的
《新乐府》,去窥探中唐时期人物风貌。
感受人物风貌
1.明确诗歌主人公
师:请同学们浏览四首诗,你发现,诗人刻画了哪四位主人公呢?
生:上阳白发人新丰折臂翁杜陵叟卖炭翁
2.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A.出人物描写句。
师: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呢?请跳读四首诗歌,划出对人物进行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的句子,将其类型批注于旁。
生活动一一出并说出每首诗中直接描写人物的句子。
B.示例分析
师:这一言一行、或忧或喜的背后,是人物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分析《卖炭翁》的首句。
屏显: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师:这是主人公的动作描写,他的动作分别是?
生:伐、烧
师:你能想象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场景吗?
生: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林里,一个两鬓花白的老人,一根一根地寻柴火,再一斧子一斧子地砍断,把这些柴抱在一起,再一堆一堆地烧成炭。这个老人太不容易了。(流眼泪)
师:诗歌是凝练的艺术,简单的两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你的眼泪源于你对这两个字的想象,看得出你对卖炭翁的理解和同情。
师:赏析词语,请记得,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上下文你,你还能看出什么?生:我从下文中的“身上衣裳口中食”看出老人生活很贫困。他辛辛苦苦地烧炭,为的是养家糊口,可以看出老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师:总结来说,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生活贫困的形象;具体来说,“伐”和“烧”两个动词表现了炭的来之不易、老人生活的艰苦。屏显:
运用动作描写。
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生活贫困的形象。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伐”“烧”可以看出炭的来之不易,老人生活的艰苦。
C.方法总结
师:请同桌一起,以此句分析为例,从人物描写角度,讨论分析诗中人物形象,有何技巧?
生:首先要点明是什么描写手法,再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再联系上下文进行概括。
屏显:
(1)点明描写角度,概括人物的特点(句不离篇)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字不离句,想象)
D.学以致用,自主分析
师:请从每首诗中任选一句,分析人物形象。每两列一首。将答案的关键词批注于旁。
学生活动一一批注分析后展示。
生1:我选择的是“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这句是心理描写。“愁”和“休妒”写出了宫女生活的无聊、绝望,她对双飞双宿的燕子失去了妒忌之心,证明她对爱情、对生活都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塑造了一个长期幽禁在宫中的怨妇的形象。
生2:我选择的是“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这句是外貌描写。“小头鞋“窄”衣裳”
“细长眉”这些都是天宝年间的装束,但她现在还在用,可见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外面新鲜的世界。塑造了一个悲惨的宫女形象。
生3:我选择的是“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锤折臂”。这句是心理和动作描写。“不敢”可以看出当时征兵的残酷,一点一点把臂锤折,那是多么疼痛,他都不敢哭,他害怕他的哭声、叫声引起别人的怀疑。“锤”字,可以看出他宁愿自残,也要逃避,可见他当时心理多么不想参加战争。总体来说,塑造了一个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内心痛苦的形象。
生4:我选择的是“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皆独在”。这句是心理描写。首先,“不悔”可以看出这个断臂的老人宁可忍受着“直到天明痛不眠”的折磨,也不愿参加战争。“喜”可以看出老人的侥幸心理,因为去参加的人都死了,只有他独活,而且他没有以此为耻,反而很高兴,结合后边说的“杨国忠求边功”,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塑造了一个厌恶战争、心存侥幸、悲哀的老人形象。
生5:我选择的是“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这句是动作和心理描写,这个杜陵叟为了缴纳官租,竟然把桑树园和田地都卖了。他内心忧虑的是明年的温饱问题。塑造了一个可怜的、受压迫的形象。也写出了当时租税的繁重。
生6:我选择的是“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句是心理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杜陵叟生活的贫困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
生7:我选择的是“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是外貌描写。“满面尘灰”“两鬓苍苍”“十指黑”可以想象出卖炭翁在烧炭的时候烟熏火燎的,头发上、脸上、身上,甚至是眼睫毛上,都是灰尘。苍苍,注释说是“灰白”,为什么会是灰白?有可能是头发上有灰,有可能是营养不良,你看《上阳白发人》说的是“白发新”,《信封折臂翁》说的是“头鬓须白皆似雪”,而灰白不是银白、也不是斑白,可以想象卖炭翁并不老,只是太穷了,太愁了。塑造了一个生活艰苦、度日如年的悲惨形象。
生8:我选择的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是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衣正单”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结合下文说的“夜来城外一尺雪”,可见他是因为贫穷而穿得少。“忧”可以看出他担心这车炭卖不了好的价钱。而
“愿”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都冷到瑟瑟发抖了,他还希望天更寒冷一点,可以看出他贫苦到了极点。所以,总的来说,这复杂的心理,塑造了一个生活困苦到极致的悲苦的形象。
3.归纳诗中人物共同点
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四个主人公的共同特点吗?
生1:悲。他们的命运都十分悲惨。一个是长期幽禁在宫中,失去了一生青春年华的美丽的女子;一个是宁愿忍受几十年断臂的疼痛,也要逃离战争的人;一个是遭受了天灾,田地颗粒无收,为了交官租,把家里所有东西都卖了;一个是辛辛苦苦烧的炭被抢走。
生2:老。他们都是老人。都是那个社会的弱势体。
师: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他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来展示世外桃源快乐自由的生活状态。一个社会,老人尚且悲如此,更何况是社会上的其他体?
生3:惨。他们的经历都特别得悲惨。
生4:苦。他们的内心都是痛苦的、煎熬的。
师:你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当一车炭的价钱;你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这些人的内心,还有?
生:恨(齐答)
4.有感情朗读
师:我从每首诗中摘录了一句描写主人公的句子,让我们一起用声音,诠释其悲、其惨、其苦、其怒吧!
屏显: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上阳白发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新丰折臂翁》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
学生活动有感情齐读。
理解作者创作动机
1.比较阅读,探究《新乐府》人物创作特点。
师:你们的朗读告诉我,诗歌还是声音的艺术。是你们的声音,让1200多年前的上阳白发人、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栩栩如生。与《新丰折臂翁》题材一样,杜甫的《兵车
行》写的也是唐朝对南诏国用兵一事,请齐读。杜甫《兵车行》(节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向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注:行人,出征的军人们。
生:齐读。
师:请同桌讨论:相比于《兵车行》中“行人”,你觉得《新丰折臂翁》中“折臂翁”有何不同?
生1:《兵车行》中的“行人”参加了战争,但“折臂翁”没有参加。
师:但是,他们都同在兵碟的名列里。
生2:“行人”是一个体,而“折臂翁”是一个具体的人。
师:以此类比,其他三首诗的人物特征呢?生:也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师:白居易是个有追求的人,每次翻阅李杜诗集,他都在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写出超越李杜的诗?终于,凭借着他独特的人物描写,《中国文学史》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
屏显:
善于刻画人物相近命运却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是白居易对诗歌艺术的一大发展。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2.由具体到一般,探究每个具体人物代表的体形象。
师:在诗歌中,刻画具体的人,有何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生1:刻画具体的人,会让这个人“刻”在我们的心里,印象更深刻。
生2:刻画具体的人,那这个人的动作、语言、心里、形象更加突出,如果这个形象特别感人,那么这个作品也是感人的。
师:你对文学创作有独到的见解。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必定是有感人的艺术形象。生3:我觉得,白居易看似塑造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但这一个个具体的人,可以让我们看到这是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