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8期
M ar2012
[关键词]景点宣传画册;文本特点;翻译原则;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183-02
以灵渠为例谈旅游景点宣传画册英译
阳琼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旅游宣传画册是各大景点普遍采用的一种旅游宣
传促销方式。它以形成目的地诱导性形象为目标,通过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构建过程,进而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来发挥旅游促销的功能。因此,旅游宣传画册译文的质量也将成为能否吸引更多国外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旅游景点宣传画册文本特点
旅游宣传画册是指由各旅游景点部门发行的介绍其旅游资源,展现景点特的宣传资料,含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典故,其汉语文本文字优美,风格雅致,为汉语读者所喜闻乐见,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
旅游景点宣传画册中文字材料的体裁呈多样性,描写、记叙、说明兼而有之,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其篇章结构具有显著的不连续性和语言表达的反复性等特征。
从文本内容方面来看,旅游景点宣传画册文字内容突出信息性,充满想象,有说服力,强调旅游项目的特,是突出的信息性文本。由于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潜在的旅游者在了解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劝说他们做出实际的旅游行动或购买行为,它又可以纳入“诱导型”文本范畴。此类文本具有呼吁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寒暄功能以及其他一些次功能,其中呼吁功能处于中心地位。
二、旅游景点宣传画册翻译原则
旅游景点宣传画册翻译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文本翻译。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尝试着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应用翻译的原则和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和适用性的是方梦之教授提出的应用翻译的三原则:达旨、循规、共喻。其中“达旨”意为“达到目的,传达要旨”,包括达到目的和传达意义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因果,不能偏废;“循规”即遵循译入语的文化规范,译者应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服从政治语境”、“顺应民族文化”并符合译入语规范制度;而“喻人”则是指译文应该使人明白畅晓。首先译文应该通顺流畅,可读性强,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次,译文应该做到和原文“文体匹配”,不同的传播媒介所要求的文体不同,译语的形式和风格也应随之而变化。最后,译者应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采用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总之,达旨、循规、共喻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达旨”为目的,以“循规”为纲要,以“共喻”为手段。
从翻译实践来看,由于存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像旅游景点宣传画册这类实用文体的翻译确实应“以达旨为出发点,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规范,力求达到共喻的结果”。因此,达旨、循规、喻人可以成为动态管理旅游景点宣传画册翻译实践和质量的基本原则。
三、旅游景点宣传画册翻译实例分析
作为旅游宣传画册,由于受时间、空间、媒介的限制,它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自有其特殊性,不像现场口译那样的方便和随意,为突出主题信息,必须文字精炼,一目了然,篇章布局要“适合
画册总体规划额定的版面”,主题信息要“优先于其他任何资料信息”。下面将以灵渠景点宣传画册英译为例,就景点名称、景物描写、楹联诗词的处理技巧进行探讨。
(一)景点名称翻译技巧
宣传画册中出现的景点的名称大都由“专有名称+通名(种类名称)”构成,如:灵渠、四贤祠、南陡阁、美龄亭等等。其中四贤、南陡、美龄等是专有名词;而祠、阁、亭、渠则表示景点的类别。此类景点名称常采用意译的方法,即专名和通名均意译,如四贤祠译作Four Sages Shrine,劣政碑译为Demerits Tablet等。如果景点名称如属汉语单名,常采用音意兼译的方法即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如灵渠译作Lingqu Canal等;又如古树吞碑这一景点名称如果意译的话反而会令读者费解,故直译为Tablet Eaten Away by Bishopwood并在下面的说明文字中增加这个景点的由来帮助读者理解。此外还需要注意通译问题,如都江堰的英译名Dujiang Weirs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此类景点名称只需沿袭惯用译法即可。
183
··
(二)景物描写翻译技巧
宣传画册汉语文本常采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来增强感染力,努力做到情景交融,如灵渠宣传册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水街两岸风光的文本:“水街上的木结构建筑,依街傍水,飞檐翘角,青瓦盖顶,下有石板路相连,掩映在绿树丛中,是岭南园林文化的精华,也是人们休闲观光,吟诗赏景的绝佳去处。”
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喜用四字结构表现和渲染出原文的意境和氛围,而英语景物描写则具有用语简略、结构紧凑和善用比喻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景物描写文本时,应在理解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尽量去掉那些华丽的辞藻,用简约的语言来进行表达,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上文试可译为:“The wood structure buildings along the Water Street are delicate and exquisite in structure with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ayout.They are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Lingnan garden culture but a good place for relaxation and sightseeing.”
(三)楹联诗词翻译技巧
从应用翻译的角度出发,涉外旅游活动中的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一般采用散体译法、无韵译法或韵律译法。以下是灵渠景点宣传画册中几处诗词英译的实例分析。
(1)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
Down the road stand peach trees with pink petals falling,along the dyke line green willows with willow shoot budding.
该诗句直接描绘灵渠两岸春盎然的美丽景象,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基本保留了原诗的意象,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此外,两句译文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而译诗中falling和budding也为同韵,意在增强译诗的音乐感。满江红翻译
(2)1963年郭沫若老先生游览灵渠时,亲笔为灵渠提写了《满江红·灵渠》这首词,称之:“灵渠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Kuo M o-jo…wrote a poem entitled Lingqu Canal,to the tune of The River All Red,in which he highly praised the greatness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Lingqu Canal as well a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Emperor Qin Shihuang.He con-sidered it as a wonder in southern China,which is in re-sponse to the Great Wall in the north.
译文没有直译诗句,而是采用了变通的手法,首先将原文中隐性的信息即对灵渠伟大的工程及历史价值和秦始皇的丰功伟业加以赞赏,通过增补法将其显性化,然后再用意译法将该诗句所表达的意象表述出来。
(3)明代诗人俞安期在《舟过秦渠即景》诗中描绘“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宛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花。”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诗:“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两位诗人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南渠及其两岸美丽的风貌。
原文中引用的两处诗句意在说明南渠两岸风景十分优美,因此译者认为此处诗句根本不需要译出,故采用改写法,省去古诗,用简明的话语说明即可。译作:The scenery is so attractive that many famous ancient Chi-nese poets wrote poems vividly describing South Canal and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n its banks.
楹联是粘贴或悬挂于建筑门框、堂柱或墙壁间的联语,它源于中国的律诗,有点像律诗的中间两联,也讲究对偶与平仄,但字数没有固定的限制。如:
(4)1942年观景阁建成后,由李宗仁先生命名为南陡阁,并亲笔书写了阁名和撰联一对“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
原文中“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实际是一副藏头联,既寓指阁名“南陡”又抒发了作者在特定情况下的爱国之情,妙不可言。为了在译文中表达出藏头联这一特,译者采用拼音加注释的翻译方法,现试译为:M r.Li tsung-jen…wrote down a Chinese acrostic couplet,i.
e.,“Nan Bei Guan Shan Zhan,Dou Liu Yun Han Heng”(With Doupangling M ountain and Haiyang M ountain lie in the south while Yuecheng M ountain in the north,the waters of Lingqu Canal have to flow from east to west.)Here“Nan Dou”is the pronunciation of South Steep in Chinese.
此外,汉语文本喜用夸张之词,而英语则偏向于用平实的语言,此时译者应遵循“循规”原则,力求使译语符合译入语习惯。如灵渠景点介绍中有诸如“憾世七宗最”、“最理想的选址”、“最科学的大坝”的表述,如果将上述信息直译不免有夸大其实之嫌,因此应采用化虚为实的翻译技巧,分别译为Seve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Lingqu Canal,Optimal Site Selection,Scientifically-de-signed Dam。
参考文献:
[1]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
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08.
[3]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8.
[4]修月祯,王颖,吕和发.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
翻译研讨会文集[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张洁琪,王京传.宣传册在旅游促销中的运用[N].中
国旅游报,2011-6-1(11).
18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