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神阙穴的现代应用进展
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杨汉辉 


  神阙穴,俗名脐中,又名气舍、维会。古人多施以艾灸、热熨、揉摩等法,现代又有所发扬和创新。
 
一、神阙穴禁针的突破

  古人把神阙穴列为禁针之例,如《甲乙经》曰:“脐中,神阙穴也……禁不可刺,刺之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1)历代医家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使其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甚至现代一些针灸著作,如《针灸学简编》对刺禁的穴位也认为“……神阙等穴位,根本不宜针刺(2),高校教材《针灸学》亦持同论(3)。但早在1960年,周柏如等(4)就对神阔穴试针探讨,浮肿、泄泻、排尿困难、子宫脱垂、腹痛等共9例,疗效满意,且没有一例出现不良反应。钱志云(5)从1969年自刺神阔以来,又针刺脐中各类疾病患者500人次,未见一例医疗事故。为了减轻针刺神阙穴的痛感,丛茂滋(6)采用天枢透神阙穴,急性肠功能紊乱、遗精、痛经等症,提高了疗效。
  但神阔穴系疤痕组织,脐中多藏污垢,其深层为小肠及腹主动脉,故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进针时要稳、准、快而不宜过深。古人之所以禁针神阙,与古代的针具粗糙,消毒技术差有关。在针具和消毒技术先进的今天,实践已证明针刺神阙穴是可行的。
 
二、药物脐疗的现代应用进展

  古人多于神阙穴施灸、热熨、揉摩等,现代仍有沿用。如毕永升(7)用揉摩脐中调整消化系统功能,脾虚泄泻。涂文远(8)灸神阙穴治愈50例小儿泄泻。赵令成(9)、李学武(10)灸脐中防病保健。刘雪(11)以葱白热熨脐周妇科尿潴留。李颖(12)用醋炒葱白熨脐腹温通二便。郑宝善(13)擅用川椒熨剂熨脐肝硬化腹水。
  在沿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现代应用神阙穴的方法有很大改进,范围也不断扩大,尤其药物脐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多种疾病卓见成效。
  1.脱脐:湖南医学院附属一院(14)以枯矾、矮地茶、白及各等量研末混匀,高压消毒后贮瓶备用。婴儿出生后,将脐带平脐轮剪断敷药粉,经1045例验证,无1例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湖南零陵地区医院(15)以枯矾、槐花各等量,制法同上,观察125例,无1例出血感染。河南省医科所(16)用脱脐散(枯矾、白及、黄柏各等分),观察768例,取得预期效果。
  2.脐部疾病:杨国文(17)用云南白药1克撒脐中,隔日1次,婴儿脐炎10例均愈。王宏臣(18)自制黄龙乌贼散(黄连二份、煅龙骨二份,乌贼骨一份研细)撒脐小儿脐疮。张鹳一(19)治愈一例先天性脐不闭合症,以淡盐水洗净肠脐及周围皮肤后,先涂蛋黄油一层,再撒一层糯米细粉,并用乌梅90克洗净蒸熟去核捣为膏状敷脐部,外用敷料绷带扎束,隔2天换药1次,11天愈合如常人。邓启源(20)外用滑石粉30克布包置脐中,内服五苓散加生黄芪,
用药14天,治愈1例尿从脐出婴儿。龚高奎(21)每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三豆散”敷脐,婴儿脐疝屡验。
  3.小儿夜啼:纪延龙(2223)用朱砂0.5 克,五倍子1.5克,共研末,再与适量捣烂的陈细茶拌匀,加水捏成小饼状,敷于脐中,每晚更换一次,经治12例,一般3~6次症状消失。
  4.小儿感冒:陈熊(24)常采用敷贴疗法。风寒感冒用杏苏散去姜、枣共研细末,加入白蜜7.5克,葱白连须3茎,生姜一片,打烂入药,搅拌成团,另备生萝卜汁10克,合大枣共煎汤,冲入药团,调成药饼,敷贴于神阙穴,12小时换1次。风热感冒用桑菊饮除芦根外,共研细末,加连须葱白,用芦根煎汁,与白蜜7.5克共调为饼外敷神阙穴。
  5.疳证:周明道(25)用杏仁、桃仁、生山栀、芒硝、生大黄各6克研细,加面粉适量,以鸡蛋清调和敷贴脐孔,一天后,局部出现青紫,即可除去。一周敷一次,连敷三次症状可逐渐好转,
  6.泄泻:陈长义(26)用胡椒粉1克,撒于大米饭捏成的饼上贴脐腹泻,一次即止,最多三次。李进如(27)亦用胡椒粉3克敷于脐眼,伤湿止痛膏封严,每日1次,儿童虚寒型腹泻,一般1~3次而愈。李忠(28)用理中散(党参10克,白术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烘干研细),每次0。2克敷脐脾虚型慢性泄泻。解放军某部医院(29)用复方五倍子散(炒
黄五倍子、干姜各2份,吴茱萸、丁香各1份,研细)敷脐婴幼儿腹泻50例,痊愈4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杨玉斌(30)亦报道用五倍子膏(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黄蜡30克熬成膏)贴脐眼,每日1次,并热敷2次,小儿腹泻,一般贴1次即愈,最多3次。张绍先(31)用温脐散(吴茱萸6克,桂楠、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共为细末)置脐上,覆盖海绵块,纱布包扎,48小时后去掉。婴幼儿腹泻久泻,一般连用2~4次显效。
  7.痢疾:周明道(25)用巴豆3粒,黄蜡10 克,捣成膏,敷贴脐孔,胶布固定,1天取下,赤白痢疾。
  8.咳嗽、气喘:李忠(28)用理中散加热参浸膏10毫克脐疗慢性气管炎咳喘周明道(25)用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研细,加葱白3根捣烂和为泥,敷脐孔,一天一次,有化痰平喘之功
  9.水肿:李忠(28)用理中散加硫黄、白矾各等量研细敷脐,牌肾阳虚水肿。倪振华(32)介绍用“胀膏”(腰黄53克,拣月石18 克,炉甘石17克,淡牙硝21克,冰片23克,麝香8克,研极细匀,密闭贮藏。每次0.06 克填脐眼,外以谈膏药固定)5~7天换药一次:朱择甫等(33)用白芥子30克,公丁香10 克,肉桂10克,白胡椒30克,共为细面分3份,醋调敷脐,2小时换1次。治水肿腹胀,
  10.盗汗:《中药大辞典》载录单用五倍子研末敷脐,、矽肺等盗汗患者61 例,
一般1~3次生效(34)。周氏(25)亦用五倍子3克研细食醋调敷脐孔治自汗盗汗。董氏等(29)用敛汗丹(五倍子5份,辰砂1份,研细)水调敷脐,治愈盗汗18例。
  11.小便不通:周氏(25)常用大蒜1粒,剥去外衣,栀子7粒,食盐少许,共捣烂如泥,敷脐孔,一般约1小时左右小便即能畅通。梁振山(35)用白葱1根,白胡椒7粒共捣为泥,填脐,小便不通12例,一般3~4小时后见效聂昭义(36)用鲜青蒿200~300 克,捣烂后旋即敷于脐部,外覆25×30厘米塑料薄膜及棉垫各一块,胶布固定。待排尿后即可去药,45例,一般多在敷药后30~60分钟内排尿,但对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梗阻性尿潴留无效。而方鸣谦(37)用古通关法(白矾、生白盐各7.5克,共研匀,以纸圈围脐,填药在内,滴冷水药上,其小便即通)治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小便不通,且经再验证有效(38)
  12.遗尿:纪延龙明道资料(39)用加味生姜膏(生姜30克捣泥,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填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五天换药一次,下元虚寒型遗尿患儿25例,痊愈20例,显效3例,无效2例。李忠(40)用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 克,水煎2次,每次1小时,两次药液混合在 一起浓缩成稠膏状,加硫黄50克,白矾10 克,烘干研细备用。用时取药粉0.2克敷脐,上盖一小块薄纸片,胶布固定,3~7天换药1次,治遗尿疗效显著。
  13.胃下垂:赵荫生(41)用蓖麻子仁2份,五倍子1份,共捣烂,敷脐,外以关节镇痛膏6~8张固定,每日早、中、晚各热熨一次,一般于第4天取掉,通常敷6次为度。30例胃下垂患者,效果满意。赵氏认为,以气温不超过20采用本法疗效较好,孕妇和吐血者忌用
  14.肠梗阻:王靖民(42)用麝香0.15~0.25 克,置脐孔,外贴胶布,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如用本法12小时以上无效者,应采用其它疗法)。肠梗阻20例显效。
  15.皮肤瘙痒:伍辉民(43)自拟祛瘀散(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研细)填脐,每日换药1次,本证90例,疗效达100%。
  16.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广州军区医院(44)用瓜蒂、秦艽各10克,青黛、紫草、黄芩、丹参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6克共研细匀备用。用时取药散1.5克置脐孔,用4×4胶布封,每二天换一次。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150例,有效率79.33%,
  17.妇女面部斑:李忠先后报道(4546)用山楂、葛根各100克,白芍50克,甘草30 克,煎液浓缩成膏;穿山甲、厚朴各100克,桂枝30克碾成细粉;乳香、没药各100克熔于95%乙醇中以除去不熔成分;以上三者混和,烘干研细;细辛15克,鸡矢藤100克提取挥发油,与冰片15克混入上述细粉中备用。用时取药粉0.2克敷脐,胶布固定,3~7天换一次,
连续用药数次,妇女面部斑获良效。
  18.月经过多:李氏(28)用理中散加硫黄等量敷脐,5天换药1次,月经过多获验。
  19.带下病:纪延龙(47)效法李氏理中散脐疗法,6例脾肾虚弱之带下病,治愈4例。
  此外,还有药物脐疗的配伍应用,限于篇幅,不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