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系统资料
风骨论:
一、风,首先风既是针对内容也针对文辞的。语言贫乏,拘泥于古,是文章无风的表现。因此,要使文章有风,就应该做到内在情智充实,外在语言精练。二、骨,骨也充分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要求上,要使文章有骨,第一不能瘠义,第二不能肥辞,如正确理解“骨直”,则指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语言简洁有条理。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刘勰的风骨论,是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总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在文章中,就是一种鲜明爽朗,雄浑有力的艺术风格、
王国维“境界说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说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融注了“天才说”“游戏说”“苦痛说”“古雅说”并发扬光大、后来学者认为他是传统“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对前人“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含义可概括为: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艺术表现。境界绝不是景物和感情的简单分离,而是景物和感情的高度融合。王国维从创作的角度把意境分为“写境”“造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两大类:3.“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所谓“入乎其内”,就是审美主体要深入
到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之中,去感受对象,了解对象,重在审美感知。所谓“出乎其外”,就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重在审美判断。)
诗言志: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这概括了诗歌的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古典诗学和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先生称之为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得意忘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外物》,言不能尽意中之道,因而言不能尽意。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念,表述了文艺创作中由言而意的审美过程,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从言与意的结合,体悟到文艺创作的形与神的关系。
“六义”说:《毛诗序》在对《诗经》的分类上提出了“六义说”,“故诗有……”,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体裁,《毛诗序》着重以体裁和政治两方面解释风雅颂的含义,前者符合实际,后者显得有些牵强附会,这是《诗大序》的局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虽没有具体的论述,但说明作者对形象思维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人论世:“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生活遭际、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论其世”,就是要认真考察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写作背景等等。知人论世,既了解作者的人格和思想,又结合时代,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知人论世”成为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中的金绳宝筏。 是以意逆志的补充。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主文而谲谏:主文,是诗歌创作,谲谏,用委婉的言辞劝谏而不直言过失。委婉含蓄,借诗经表达,用比兴手法,讲求文采、修辞,用适当的字句态度。从思想上看,取消和削弱了文学的抗争精神,有局限性,从艺术上讲,强调了诗歌的含蓄和谐,有可取之处。
文以明道: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道指孔孟正统儒家思想体系,学习古文提倡儒道的主张。重道与重文结合。推动散文创作发展。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性而忽略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
不平则鸣: 韩愈重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不平则鸣理论就揭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家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抒发性情的功能。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受其影响。
气盛言宜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所说的“气”,是气势的“气”。主要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在文章中的表现,含有“理势”、“气势”的意思,理势,主要指一种逻辑力量;气势,主要指一种生命力量,这一论点是对孟子的养气理论,和曹丕的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别材别趣说:是说诗歌有自己特殊的题材,不同于书本的知识、学问;诗歌有其特殊的旨趣,不同于议论著作以阐明道理为宗旨。严羽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它以表现审美感受为旨趣,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此说重视了诗歌的抒情性特点和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触及了文艺的形象性这一根本问题。
别是一家:在纵论词史的基础上,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要求维护词的本传统,规范词的体制,保持词的独立性,强化词的美学内涵。她认为,诗、词同源异流,词体与诗文的最大不同,就是词具有的音乐性。诗可吟、文可诵,但最富有变化、适合音乐表现的却是词。别是一家理论包括其一是情志纯正。其二是语言典雅。其三是结构完整。其四是协音合律。其五是合理修辞。
李清照评词的标准:婉约: 情绪风致,含蓄深远  协律:合乎音律要求铺叙:表现方法细腻
而浑成  典雅:运用典故、故实贴切自然
知言养气:知言,即善于分析言词。能够辨别那些片面不合正道闪烁其词的言辞,并理解他们的实质。养气,即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要知言必先养气,气与言的关系,就是思想修养和文章写作的关系,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的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以意逆志:逆,推求之意。志,是诗所传达的深层情志。“以意逆志”即不拘泥于个别字句而误解诗的原意。要通观全诗,以个人的切身体会推求作者的本意。比如“白发三千丈”就不能以理性和逻辑去推求。
心斋坐忘: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质言之,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讲,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变风变雅:《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个分成正、变。“正风”、“正雅”是西周王
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即“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郑玄将《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将《小雅》中《鹿鸣》到《菁菁者莪》,《大雅》中《文王》到《卷阿》作为“正雅”。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密切联系加以考察阐释的方法。
转益多师:应该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但不可因循抄袭。举凡古人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要加以合理的学习和运用。“转益多师”,兼取众长,在广泛吸收前任创作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别裁伪体:伪体,指不合风雅正道的作品。既要“裁伪体”,又要“亲风雅”,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 《诗大序》关于诗歌本质的认识?情志合一
诗者,言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言志和抒情都是诗人内在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志是理性的,情是感性的,对于诗歌来说,
只谈理性是不够的,必须情与志同时萌发,言志和抒情都是集于中而发于外。形之于言才是全面的、符合创作实际的,也就是说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为以后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揭示诗歌创作的本质特点奠定了基础。但是作者在封建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言志和抒情统一起来,明显烙有封建时代统治思想的印记。
2、孔子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文学与道德,(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倾向的中和之美(3)形式上“辞达”(4)、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文与质并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是最早提出艺术审美感受和要求的人,要求“尽善尽美”两者统一才是完美的作品。美,是艺术形式,善,是艺术思想内容之好。
3、司马迁发愤著书?
首先,此说源于屈原,他揭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律: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司马迁认为真正的好作品都是发愤著书,都是哀怨之音。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儒家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的冲击,司马迁实际上是认为以悲为美。
其次,司马迁强调了发愤著书的动机,大都是源于个人的遭际不幸所致,它突出了个体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此说揭示了理想与抱负受到不合理社会的压迫,因而对之抗争的一种情感表现,司马迁所强调的非一己之私愤,亦非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私愤。他的“发愤著书”说,引起了后人的共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文气说:论作家气质、个性和风格
曹丕以气品评作家和作品,在文学风格的理论上,是一大创举。1他所讲的“文以气为主”之“气”是作家的气质,“气之清浊有体”之“气”,是作家的才性。由于作家的气质、才性不同。因而文章风格各异。 2作家论“气”, 是指作家、作品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感受, 也就是指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 类似于今日所谓风格。气是指作品的风貌, 也兼指作家的气质。在曹丕看来, 作品之气与作者之气是一致的, 而各位作者具有其独特的风格 3相对而言,曹丕论风格时强调作家的先天禀赋,忽视了社会习染对作家风格形成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文体论: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1)“本同而末异”本同指文章的性质相同,末异指文章的体式、风格特点不同。
2)四科八体: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对文学文体有明显认识。文学的分科开始严密。
3)诗赋欲丽。反映了人们对文学、对诗赋特点认识的提高,显示了从先秦到魏晋文学观念上的更新。突出了时代特点,标准着文学的自觉。
5、诗缘情绮靡
其基本含义是,诗在内容上缘情体物,在形式上华丽精美。
“诗缘情”,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肯定了诗歌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是对先秦以来传统诗言志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以后的公安派……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陆机重视“诗缘情”。但是并不废言志。他强调文学之质,主张“制邪而禁放”,只是两端中有所侧重而已。陆机借“绮靡”指诗歌语言形式的精美华丽。体现了陆机对诗歌精美华丽的艺术形式的崇尚,
也体现了魏晋人普遍的审美追求,但这一理论也客观上成为了浮艳文风的理论依据,因此具有消极意义。
6、神思:
神思,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文章开宗明义的给神思下了定义“行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说明了想象的特点在于由此及彼、不受时空限制。想象对创作至关重要。    提出了“神与物游”,主观的想象离不开客观的事物。各种物象在人的头脑中并非机械的出现,而是作者对现实题材的艺术加工,他的“神与物游”的观点已揭示出了形象思维的特点,即主客观的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