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选择
郭明,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力学系,后转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并同时修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位,并于2010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与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将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任教。
生活应该是这样一种过程。以最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完成那些必须或应该完成的事情,以最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到最喜欢做的事情中,以最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生活中的跌宕起伏。淡然的看待贫穷和苦难,对生活保持同样的微笑;平和的接受财富与荣耀,并做好随时放弃它的准备。人生的成功,并非取决于可支配财富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生活质量的高低和内心丰盈的程度。
——郭明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双学士,斯坦福大学交流期间成绩全A,北京大学十佳社团负责人,JA杰出大学生志愿者,JA校园大使委员会主席……众多金字招牌挂在郭明身上,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毕业后会像其他人一样赴美深造或在外企就职。他却做了一
个令人不解的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成为一名政治老师。在权利与利益交错的现代社会里,是什么让他放弃了常春藤名校和高薪的金饭碗,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辛苦的教师工作呢?
是一时的热血冲动吗?郭明笑言,当然不是。
多元化的教育之路
作为80后的一代,谈到自己多年的受教育之路。郭明说:“我接受过各种类型的教育。在小学时上过奥数班,参加航模比赛,甚至还参加过鼓号队、合唱团的活动。上中学时,搞过题海战术,参加各种学科竞赛。高三时:从千军万马中挤上了独木桥,考入了北大。进入大学后,有幸赶上了通识教育,奔波于各个院系之间聆听大师的思想,更是有机会参与了科研、组织学生社团、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在美国交换期间,更是切身体会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在问到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多优异成绩时,郭明说首先要感谢父母早年的教育,父母的开明式教育给了他很大的空间,也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性格,让他学会了选择和思考的方式。
首先谈到的就是关于学习,他说:“我很幸运,因为开明的父母和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使我在这20多年来,学到了很多真正有益的东西,使我有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喜欢的‘学习’上,而不是带着一张北大毕业证和一个个考试分数走入社会。”
郭明认为的他的这种对于学习的态度与其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父母都喜欢问自己的孩子的成绩,郭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如此。甚至于到高考前夕,班主任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报告高考模考分数,他们会反问老师:“对应的高考满分多少?”郭明的父母从来不关注这些具体的,他们关心的是孩子在品格和能力方面的塑造和进步。
“这对我影响很大,是我从小就知道了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而不是为了拿出分数给别人看。”郭明如是说。当然,父母还会告诉郭明,所有的事情都要看到直接原因的。郭明说自己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马虎的人,比如别人考100分,他经常考98分。他认为是自己粗心导致的错误,下次注意就好。父母就会告诉他,你考98分其实没什么,但是,这件事说明你没有别人细心,沉不下来气,你以后就不太适合会计、工程师之类的工作,如果做这样的职业一次粗心就会犯很严重的错误。但是,另一方面你喜欢新鲜事物,解决问题能力强,可以做创造性的工作。这种看待问题的分析方法让郭明感到非常受用。
说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的孩子不同,郭明从小就不仅仅满足于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在他看来,教科书上的知识面太窄,同时内容太僵化,不好玩。所以他从小就喜欢喜欢看别人眼中的“闲书”,很小的时候,整整二十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一本好不容易得来的进口的百科全书带给满足了对于自然的好奇心,古今中外历史与人物传记给予他的价值观的启蒙…… 升入中学后,因为特别喜欢自然科学,他沉迷于物理、化学、生物,有时为了竞赛,他还会早早地看相关大学教材甚至自己查文献;广泛的视野使得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感觉以前的积累一下子喷发出来,参加了多项全国竞赛皆获奖。
进入北大之后,他更是感觉进入了一座宝库。“有人认为北大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其实不尽然。我周围的很多同学能够进入北大,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充分的知识储备。”郭明说,他大一的时候,最喜欢和宿舍的同学夜谈,从历史人物到社会百态,无所不谈。在和周围的同学交谈时,他感到自己在人文社科方面积累的浅薄,于是选择了很多历史、社会、经济专业方面的课程。这也间接的促使了他一年后转入环境科学专业,又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同单纯的数理比较,我更喜欢和社会联系比较紧密的应用学科。”
大三的时候,郭明申请去斯坦福大学交换一个学期,在加州的几个月的时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斯坦福大学,他选修了经济系和工程学院的一些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他切身感觉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他印象最深的是,他所选修的一门课程的助教,居然是他初中的同学。而那个当年中考的落榜生,现在已经是斯坦福在读的博士了。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会对人才有如此不同的判断?同时他也看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现状,他感到了美式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把学生束缚在一根指挥棒之下。但是另一个方面,当国内的高中生来到美国,并且被给予充分的选择自由时,他们却往往陷入迷茫,不知所措。很多人可能会因此沉迷于游戏中,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来逃避选择。于是郭明开始反思,将来当他成为一名高中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寻自己的理想与兴趣,而不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中。
站在大学毕业的路口,回想这么多年的学习经历,郭明很庆幸自己对了方向,“我在学习中真正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学到了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所以他希望,能够把他学习经历和走过的路分享给更多的学生。
让梦想照进现实
郭明在大学5年期间致力于社会实践与志愿工作。从策划JA在北京大学的MESE课程、事业启航课程,到组织北大校内的志愿NGO文化节;从做高中和大学的JA志愿者,到担任JA北京高校校园大使委员会主席;从赴坝上生态考察的小组成员,到远赴印度昌迪加尔的支教团队组长。
4年的JA生涯,使他从一名JA课程的学员成长为JA杰出志愿者;从一名JA校园团队成员成长为JA高校校园大使委员会主席。他说:“JA使我到了自己的梦想,并给了我实现它的平台。”
北京大学青年成才促进会(YEA)是北大一个传播公民社会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很有影响的社团,跟很多的国内外NGO都有很密切的合作。2004年,YEAJA开始合作在北大开展YEA-JA系列课程和活动。正是通过加入YEA,郭明接触到了JA。在逐步地了解认识之后,JA渐渐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郭明刚上大学不久就加入了YEA,担任项目助理。他在YEA做的第一个活动就是JAMES
E(企业经营管理实战模拟)课程,和JA的缘分也由此展开。最开始的阶段,他参与到了MESE课程的组织,也学习了这门课程。他一方面感到了JA商业课程对于大学生实际的帮助;另一个方面,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他也感受了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
“在和JA的工作人员接触的时候,我感到了NGO聚集了一心怀社会理想的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用心改变世界的热情和责任感。这让我到了一种归属感以及未来的方向。”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欣然加入了JA志愿者的行列,并且一做就是三年。
郭明的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就是在101中学给高中生讲授MESE课程。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开始了经济学双学位的学习,并且在前一个学期的MESE 商业挑战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第一次做志愿者,郭明的课程就因为是北京市新课改的第一堂选修课,而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他所讲的课程,也受到了领导、老师和记者的广大好评。郭明也倍受鼓舞。之后,他就在JA志愿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一名青涩的志愿者成为了JA 的资深志愿者,并且逐步地参与到了JA 项目的运行中,还经常为JA 的新志愿者们作培训。  
在作为JA 的志愿者教师,为高中学生讲课的过程中,郭明开始深刻地体会到,不管是高中的选修课程还是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教育,都是给高中生一种多元化选择的机会。虽然这些
课程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发展得很成熟,范围并不广泛,还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在升学的压力之下,这些课程的设置意义还比较虚幻,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但是他相信,这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他迫切地希望,在这些教育改革还刚起步的时候,他就能投身在其中,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为现实。
JA 点燃了郭明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除了在高中志愿讲课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到了JA大学项目的组织管理中来。JA CCC(校园大使委员会)是北京地区各大高校的优秀校园大使们志愿成立,协助JA 办公室来管理和运行北京地区的大学项目的一个团队。因为郭明在YEA以及做JA活动中的出表现,他在大三的上学期加入到了CCC团队,并且在之后成为了CCC的第七届主席,领导着他的团队成员们,为JA 大学项目的开展而出谋划策。
说起JA的种种经历,郭明显得非常地兴奋,眼里放着光芒。他说,他并没有想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而是因为做教育是他真正心中所想。我想,这是一种从心洋溢出来的喜悦,简单而纯粹。JA给予了他一个平台,让他的理想开始照进现实。
从心选择 
大四下学期可以考四六级吗
“在大学期间,最难忘的就是这些学术和实践经历的结合。这些经历使我看到了自己心智的成熟与能力的增长,还让我学会了在正视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在此期间,我到了几个一生的挚友和一个可以至少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事业…所有的这些,使我在大学毕业时,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心选择,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思考过的结果里。”
临近大四的时候,每个人都面临着未来道路的选择。郭明所在的班级有三十多个学生,进入大四时,有十几个同学选择出国,有二十来个人保研。而郭明让人意想不到地放弃了保研机会,也放弃了出国深造而选择了直接工作。现在他已经签约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今年9月份正式上任。而北师大实验中学,也正是郭明曾经的母校,他选择回到了自己成长的地方,开始三尺讲台上的教师生涯。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许多人很迷惑不解,作为北大双学位的高材生,在现在这个追求财富和成功的社会里,没有去选择众人眼中风光的出路,而是选择了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梦想。而郭明的解释,则让人感觉到了他的坦然和豁达。
郭明说,在签约之前,他就已经在北师大实验中学代了两年的MESE课程。他在担任老师
的同时还帮助学生组建了一个相关的社团,并且通过让学生自己管理的方式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两年,他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中学的教学上。同学、老师对于课程的认可给予了他教学的信心。而作为在北师大实验中学曾经学习、生活过的人,他和学生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对于学校也很有亲切感。最重要的是,他说,“我的这些学生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他们有能力去做志愿者,去从事NGO事业,我给他们推行公民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划,如果他们受到很好的公民教育,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内心的声音告诉他,选择留在这里,成为一名老师,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