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本科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福建)
内部资料
目录
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 (3)
第二章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 (3)山野资料
第三章雷鸣雨骤振林木 (5)
第四章芙蓉翠盖石榴红——记叙抒情散文的兴盛 (6)
第五章硝烟烽火驰轻骑 (7)
第六章战地黄花分外香——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 (8)
第七章结束语 (9)
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
1、鲁迅在《两地书·十七》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2、《莽原》创刊于1925年4月,先是周刊,后改旬刊,鲁迅主编。
3、《语丝》是现代散文史上第一个专载散文的刊物,《语丝》于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语丝》(周刊)的发刊词的作者是周作人,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周刊的主张提倡简短的感想、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美的生活、批评为主。在《语丝》时期周作人的写作中心是小品文。周作人以为小品散文应该有明净的感情,清澈的理智,坦露的性灵,超脱的雅致,他的这一种看法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曹聚仁在《论幽默》中说幽默最初出现于《语丝》。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
4、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刘半农。他的杂文名篇是《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
5、“现代评论”派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唐有壬等人,其中胡适是精神领袖,陈西滢是主将。
6、傅斯年写于1918年12月的《怎样做白话文》,是专门论述白话散文的文章。其中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驳论、记叙、形状。
7、“随感录”最早出现在《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喉舌《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
8、《剪拂集》的作者是林语堂。
9、《絮语散文》的作者是胡梦华。胡梦华在介绍欧美的絮语散文时,称它为“散文中的散文”。
10、杂文名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的作者是钱玄同。其中,他痛斥封建统治者是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钱玄同把"桐城"古文和"文选"派斥为“谬种”和“妖孽”,列为“文学革命”对象。
11、鲁迅开创期写的杂文,收入他自己编的杂文集《坟》(1927)和《热风》(1925)里。
12、王统照把散文称为“纯散文”,并把它分为叙述的散文、描写的散文、激动的散文、说明散文、时代的散文。
13、政论性的杂文《庶民的胜利》的作者是李大钊。
14、1921年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个纯文学的团体,从而大大推进了现代美文的发展。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开创期散文理论建设的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散文的概念从一般是散体文向文学散文概念的发展,如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王统照、胡梦华等的观点:傅斯年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驳论”、“记叙”、“形状”四种。
二是散文理论的倡导者比较侧重于输入外国的散文理论,如周作人、王统照、胡梦华、鲁迅等的观点:周作人在《美文》中,要人们以艾狄生、兰姆、欧文、霍桑等的美文为模范、王统照的《散文的分类》,如前所述,把散文分为五种,是根据韩德的理论。
三是突出强调散文要写实求真,表现作家的真情实感和个性特征,如周作人、胡梦华的观点:周作人在《美文》中认为,文章的外形与内容,确有点关系,有许多思想,既不能做小说,又不适于做诗;胡梦华在《絮语散文》中则认为,抒情诗和散文的发达是“近世的自我解放和扩大”的产物。
四是着重探讨杂感文和小品散文的写作特点,如周作人、鲁迅的观点:在现代散文建设的初程,所谓
散文或小品文实际上包含着议论性和记叙性两个分支。
2、“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指1921年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的一个纯文学的团体,以冰心、许地山等为代表,以该团体成员为主,主编了纯文学的期刊《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不仅大大推进了现代美文的发展,同时以散文的形式探索人生的意义,体验人生的情味,作反帝反封建的呐喊,在文坛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杂文开创期中鲁迅关于杂文的理论见解。
(1)运用杂文实行文明批评、社会批评,促进社会的改革;(2)杂文应该锋利隽永,曲折有趣;(3)杂文不应是“无情的冷嘲”、而应是“有情的讽刺”。
第二章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
1、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是《夜哭》,作者焦菊隐。
2、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出版时改名为《新俄国游记》;现代散文史上最早反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物”的作品是《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3、蒋光慈与宋若瑜1924-1925年间的通信结集为《纪念碑》。
4、徐志摩生前结集出版的散文作品包括《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其中《巴黎的鳞爪》是徐志摩散文的最高成就的散文集。
5、同题齐名之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作者是朱自清、俞平伯。朱自清以父子之情为主题的佳作是《背影》。
6、冰心、郭沫若、徐祖正、郑振铎都写过的一部同题作品是《山中杂记》。
7、《三叶集》是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三人1920年初的通讯集,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本散文集。
8、徐蔚南和王世颖合著的纪游名作是《龙山梦痕》,除此之外王世颖的作品还有《倥偬》。
9、罗黑芷以笔名晋思出版了诗文集《牵牛花》。
10、阿英称道鲁迅的《野草》是“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
11、梁绍文的《南洋旅行漫记》(1924)是一本独具特的旅行记。
12、1925—1929年间鲁迅与许广平通信的结集是《两地书·十八》,提出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13、冰心旅美留学期间写给《晨报副刊·儿童世界》的通讯结集是《寄小读者》;冰心作品的表现主题主要有母爱、儿童爱、自然爱、人生哲理、家国之情。
14、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的是《还乡记》;郁达夫的早期散文,如果套用他的文章题目,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被郁达夫称赞为“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的作家是钟敬文。
15、《空山灵雨》的作者是许地山。
16、田汉2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包括《蔷薇之路》、《银灰的梦》。
17、于赓虞的散文诗集有《魔鬼的舞蹈》、《孤灵》、《世纪的脸》。
18、高长虹的诗文合集包括《心的探险》、《光与热》。
19孙福熙的散文集有《山野掇拾》、《大西洋之滨》、《归航》、《北京乎》、《庐山避暑》。
20、被周作人称为现代散文“涩如青果”一派的作家是废名。
21、“杂志年”是1934年。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鲁迅《朝花夕拾》写人散文的特点(《朝花夕拾》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特及意义):
《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如长妈妈、陈建河医生、藤野先生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有各的典型意义。鲁迅选择典型细节、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主要特征,他们的音容笑貌,带着浓厚的历史感进入散文的画廊。这些作品令人感念的不只是母子之爱、师友之情和人物的命运,它还会使你对造成人物如此命运的社会历史环境作更深沉的思考。
2、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一、朱自请的亲情散文,述实事,抒真情,益以世事多艰,“只为家贫成聚散”,产生了骨肉亲人间的悲欢离合,不纯是温情的抚慰,还有世味酸涩的咀嚼,更贴近现实人生。例如:《背影》里的《儿女》就是自述为父心怀的名作,在自责不会做父亲的痛悔中透露为父的苦衷和惊觉,在操心儿女怎样去做人的思虑上就透露着大爱者的胸襟和本,从他对儿女哭闹嬉笑种种情状的传神描述也可以看出他的亲子之爱是深沉而细腻的。
二、是他关于友情的散文,于细微处见精神,以淡笔写真情,给读者以一种超离势利、相知相谅的友情美。例如:。《背影》里的《—封信》《〈梅花〉后记》、《怀魏握青君》等,是几篇关于友情的散文。作者在这些作品中记述了他和朋友们的交往和友谊。
三、是《背影》里的抒情文,体式上,作者随物赋形而胸有成竹,任心闲话而开合自如,讲究谋篇布局而不解痕迹。在语言上,他努力脱尽铅华,提炼口语,追求“谈话风”,树立了一种平易、朴实、本的散文美典范。
3、“冰心体”美文:
(1)对人生小小事情,怀着母性式的温爱,还带有少女的天真和单纯、稚嫩与敏感,营造一种“满蕴着温柔,微带着优柔”的情境;
(2)以回忆体和书信体的自由体式,用恳切、亲昵、委婉的絮语方式,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表达温爱柔情;
(3)流丽的白话和雅洁的文语融化的艺术语言
4、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游记的创作特:
(1)在内容上充溢着对大自然的礼赞、对母亲的礼赞、对友谊的礼赞;
(2)温柔的情意,淡淡的愁绪,以清丽婉约的文字,绘形绘声,尽情发挥古典诗文的抒情意境;
(3)在表现异地风光人情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祖国乡土的思念。
5、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的散文特征:
(1)表现个性比以前的散文强;(2)内容范围的扩大;(3)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6、《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题材内容及其意义:
(1)《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现代散文史上最早以反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物”、展示作者心路历程为内容的作品;
(2)以广阔如实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较好地回答了“以俄为师”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的思想历程。它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7、“五四”散文变革的实绩与意义: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社会政治的急剧变化。作家们用异于传统的新的思想观念,来观察描述新的社会生活,在散文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潮:
一、新题材的出现,如国内外的旅行见闻、人生意义的思考和人生情味的体验,关心国家人民的命运等等:
二、散文具有浓厚的个性彩,能够从平凡的些活中反映出个人的情思与时代的风貌,这是作家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后在作品上体现的鲜明特:
三、面对内外忧患,多数作家本着自己的信念讲行追求和探索,没有丧失抗进奋斗的勇气,从而开辟了现代散文史上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1)突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吸取古典散文优秀的艺术传统,提炼人民口语的生动性,同时借鉴外国散文的自由抒写等优点,打下了现代美文的良好基础;(2)“五四”散文的发达和成就,除了得益于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的时代机遇外,主要是由文体自身的优势促成的,散文短小灵活,比其他文类更具应变力和适应性,可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最为契合自由不拘的个体心灵;再加上“五四”散新又不像新诗那样基本上是重起护灶。而是对传统散文有所场弃,力主自由创造,从而复活了这一古老文体的蓬勃生机,这是散文在“五四”变革期率先走向成熟的一个历史原因;
(3)“五四“散新的成功,彻底打破了中国散文在唐宋以后徘徊不前的僵局,全面复活了中国散文的的生机活力,奠定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中国散文现代化的广阔天地,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起死回生、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
第三章雷鸣雨骤振林木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
1、现代散文史上报告文学的第一个丰收年是1936年。
2、被鲁迅称为写杂文“能手”的作家是徐懋庸,徐懋庸3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有《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被鲁迅盛赞的名文《正面文章反面看》的作者是陈子展。
3、从《三闲集》到《南腔北调集》时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转折期,《自由谈》两大台柱的作家是茅盾和鲁迅。《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是瞿秋白。
4、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倡导“速写”,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大力支持。
5、20世纪30年代,散文界存在两种鲜明对立的流派,即“论语派”和“太白派”。
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副刊有《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京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晨报副刊》。
7、邹韬奋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国考察写成的旅外游记包括《萍踪寄语》初集、《萍踪寄语》二集、《萍踪寄语》三集、《萍踪忆语》。8、
9、梁遇春的散文集有《春醪集》、《泪与笑》。
10、沙千里的长篇报告《七人之狱》记述了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事件。
11、袁殊1931年7月发表的《报告文学论》是我国早期比较系统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
12、“太白派”的刊物包括《涛声》、《新语林》、《太白》、《芒种》、《中流》。
13、“论语派”刊物的有《骆驼草》、《人间世》、《宇宙风》。
14、创造社的文学刊物有《创造月刊》、《幻洲》、《流沙》。
15、报告文学杰作《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
16、《人间世》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口号。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茅盾“左联”时期杂文的特点:
首先是他善于“大题小做”。他善于从一些细小的素材中开掘出意义重大的深刻思想,《看模型》就是范例。其次是擅长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反映社会。茅盾有一部分杂文是表现30年代中期城市里的民族工业危机,农村里的小商人和农民的破产的。但这时茅盾的大多数杂文质胜于义,过于直白,也不够重视杂文形象的创造,确如他自己所说,“太像硬绑绑的短评了”。
2、“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的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为基本内容;(2)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注重多样化、形象化的说理以及笔调的讽刺和幽默的杂文味,追求一种“理趣美”;(3)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性,允许有广阔自由的创造天地。
3、处于成长期的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类型:
(1)篇幅短小的、通俗的工农兵大众的文艺通讯;(2)在众创作推动下,作家的报告文学创作(包括《太白》倡导的一些速写);(3)新闻记者的旅行通讯和游记报告。
4、工农大众的文艺通讯的根本特:
(1)反映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2)形式短小,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3)
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艺术素养,作品比较粗糙,但仍然给专业作家和新闻记者的报告文学以很大的启发和促进。
5、鲁迅后期杂文的创作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