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大国脚印天安门中国复兴的见证
毁。时隔8年,即成化元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66岁的蒯祥重新设计并领衔重建承天门。这时,蒯祥将牌坊式改成了宫殿式的门楼,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型制。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被毁于火海。清顺治八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重建后的城楼变为今天人们熟悉的宽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式顶城楼,象征“九五至尊”,并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城楼自然没有保佑清王朝永远“安邦治国”,事实上,就连城楼自身也在近代的兵火战乱和时代动荡中变得破旧不堪。
1900年是庚子年,在清朝的历史上是一个屈辱的年份。这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战,开始大举进攻北京。
当时,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举行了占领皇宫仪式。8月28日,八国联军在皇宫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端门,穿过皇宫,出神武门。
八国联军洗劫并炮轰天安门,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悲惨耻辱的记忆。民国时期,皇权成为历史,天安门在社会动荡中日渐破败。
1919年1月,美、日、英、法、意等国在
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她在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远远超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步兵方阵通过天安门前的检阅台
关注 大国脚印
1945年8月,北平光复。1947年5月,北平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开放。从此,天安门也被赋予了双重功能:一方面,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这里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如何处理战后的问题。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政府也应邀派出专使参加巴黎和会。不料列强无视
关注 大国脚印
受阅方队的战士们则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这次大阅兵,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相,震撼了世界。
众游行时,人们情绪高涨,举着“改革开放”“2000年翻两番”等大横幅,挥舞着花束,昂首阔步地走过天安门。突然,人中一阵喧闹。“小平您好”,一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面朝天安门,高举着这条朴素
而特别的横幅。《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来不及细想,“咔嚓、咔嚓”摁了两下快门。历史就在这1/125秒中定格了。这么几秒钟的一闪而过,成了那一年最响亮的口号。
为庆祝1999年新中国五十华诞,天安门广场从1998年11月开始进行整体改造。为增加吉祥喜庆气氛,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在参考了一些国际著名城市广场的设计后,确定将原有的水泥地砖全部更换为耐磨、抗压的浅天然花岗岩条石。
阅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神圣而庄严
如今,天安门广场的升降国旗仪式作
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被确定下来,成
为首都北京一道最为壮观和最让人倾心向
往的大景观。而下半旗致哀成为一个国家
对逝者的最高尊重。
1976年9月,病逝,天安门广场
下半旗。遗体被安放在天安门西侧
的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内,每天有10余万
众前来瞻仰遗容。此前,周恩来与朱德先
后病逝。三颗巨星接连陨落,这密集的悲
痛是中华儿女无法承受之重。1976年是转
变中国历史的一年,这一年的天安门广场
成为国殇的中心。
1984年12月19日下午,中英关于香港
问题《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
字。10年后的1994年夏,中国名牌杂志社副
总编奚国金在杂志社例会中提出了一个想
阅兵多少年举行一次
法,让全场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他说,
法国人在艾菲尔铁塔立了一个迎接新千年
的倒计时牌,咱们能不能学着它在北京火
也有激进的,提出这个牌子如果要做,我
们就要放在天安门广场,这不是咱们一家
媒体的事儿,这是中国、中华民族的大事,
世界第一城市广场(余玮/摄)
关注 大国脚印
代洪流。
2008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这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治象征意味的提升,也和天安门广场的扩
建及周边建筑有关。
1958年,天安门广场中央修建起比天
心中升腾的是激昂与感动!
七律《天安门》(刘晓/诗 徐宜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