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晋城市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焦铁路线上,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基地。面积9490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交通以太焦铁路、侯月铁路为骨干,公路四通八达。
| |||||||||||||||||||||
目录
1 城市概况人口结构
1 主要语言
1 市树市花
1 城市名片
1 城市定位
行政区划
1 历史沿革发展历史
1 政区设置
1 四大优势资源之富
1 交通之便
1 气候之宜
1 人文之名
城市建设
1 经济建设经济指标
1 移动通信
1 地方特产
1 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1 晋城剪纸:
1 晋城动画影视
1 晋城民间美术
1 围棋
1 上党二簧
1 旅游资源皇城相府
1 文化巨族
风味小吃
1 历史名人陈廷敬
1 郝天挺
1 赵树理
1 孔祥祯
1 阎捷三
1 徐春阳
1 李元喜
1 李买富
1 王文理
1 卫殿斌
1 王继堂
1 申勇
友好城市
1 城市概况人口结构
1 主要语言
1 市树市花
1 城市名片
1 城市定位
行政区划
1 历史沿革发展历史
1 政区设置
1 四大优势资源之富
1 交通之便
1 气候之宜
1 人文之名
城市建设
1 经济建设经济指标
1 移动通信
1 地方特产
1 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1 晋城剪纸:
1 晋城动画影视
1 晋城民间美术
1 围棋
1 上党二簧
1 旅游资源皇城相府
1 文化巨族
风味小吃
历史名人陈廷敬
郝天挺
赵树理
孔祥祯
阎捷三
徐春阳
李元喜
李买富
王文理
卫殿斌
王继堂
申勇
友好城市
展开
编辑本段城市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市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
人口结构
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
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9.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以回族为主,城区、阳城(润城)分布较多。
主要语言
晋城人的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但是有差异,晋城各地方言差异亦颇大,比如陵川人说话,晋城其他地方人不一定听的懂,沁水西的语言也比较难懂,阳城西的方言也是很有个性,外人也不能细懂。
市树市花
市树:雪松 市花:紫薇 2006年市民评选出
城市名片
晋城市是中国花鸦动画之都、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最具爱心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市、社会治安先进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中
国城市信息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
城市定位
晋城市要建设成为晋豫区域中心城市,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着力打造富有太行山水灵气,彰显江南园林特的生态、自然、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成为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05年,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晋城市 面积9484平方千米,人口222万。 城 区 面积 141平方千米,人口42万。048000。 高平市 面积 946平方千米,人口48万。048400。市人民政府驻南城街道。 泽州县 面积2023平方千米,人口53万。048012。县人民政府驻南村镇。 沁水县 面积265
5平方千米,人口22万。048200。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 阳城县 面积1968平方千米,人口41万。0481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陵川县 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25万。048300。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发展历史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
政区设置
晋城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开皇初年这里就设置州府,称为"泽州"。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山西划为7个专区,南5县归长治专署管辖。1958年并大县,将晋城、高平、陵川3县为晋城县并沁水、阳城2县为阳城县。1961年恢复5县制。 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南5县一直属于专区、地区管辖。1983年7月,改晋城县为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东南地区,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以原晋城市(分为城郊两区,郊区即现在的泽州县)、高平、阳城、沁水、陵川4县为所属行政区。省辖市始于此,管辖范围与古泽州的版图一致。
编辑本段四大优势
资源之富
晋城市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地上地下,宝藏遍布。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层气、铁矿石、铝土矿、铜、锰、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尤以煤铁为著,有"煤铁之乡"的盛誉。地上资源也极具优势,山川相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这里不仅是猕猴、大鲵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的植物园。遍览晋城,物华天宝,为人类开发大自然展示了广阔的天地。 煤炭资源极具优势。晋城地处“沁水煤田”南端,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 其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1/4多,占山西省的1/2多。年产原煤达4000万吨。晋城块炭晶莹光亮,手摸时不沾不涂,燃烧时无烟无味,工用民燃均为佳品,历史上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壁炉专用煤。它不仅可以代替焦炭直接用于冶金,而且是理想的化工原料。1984年晋城被国家化工部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用煤基地。目前,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晋城建设以优质煤为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1997年8月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阳城电厂是世界最大的燃烧无烟煤电站,是全国第一座
专厂、专线、专供跨大区域输电电厂,全国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2001年在沁水县发现一个型煤大层气田,煤层气目前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 水资源相对丰富。晋城为太行、太岳和中条诸山环抱,沁河、丹河两大河流绿水环绕,降水、河川径流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是中国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高于全省和周围各省区平均水平。 晋城有森林面积38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6%。沁水县历山舜王坪一带保留着全省仅存的一块面积为730多公顷的原始森林。牧坡草地资源也具有优势。全市现有天然牧坡草地25.4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8%。其中面积在20&127;公顷以上的连片天然牧草地有10.73万公顷,是山西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示范牧场就建在本市沁水县境内。 野生动植物资源可观。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现已在阳城蟒河和沁水历山建立了两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稀有动物猕猴、大鲵就生长在蟒河保护区。在野生植物资源中,有珍贵的野生猴头、木耳、蘑菇等菌类微生物。晋城还是全国五大山楂生产地区之一和山西省天然保健食品生产基地,盛产黄梨、山楂系列保健食品和药物保健食品等。晋城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蚕茧产地和丝绸生产基地,晋城市桑蚕丝绸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丝产量占全省80%,也是目前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所辖阳城县为华北第一大蚕
茧大县,《穆天子传》中就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92号文件向全国公告,对“阳城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旅游资源丰富。晋城山川秀丽,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沁水县境内下川遗址和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谷幽深,森林蔽阴,飞瀑流泉,阴阳错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绮丽的自然风光,使其更具魅力。阳城县境内的蟒河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猕猴出没于林间,成为山西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陵川县境内有著名的棋子山,被认为是世界围棋的发源地。王莽岭上,太行山峰,叠嶂起伏,云雾如烟,奔涌如潮,犹似泼墨山水画卷。锡崖沟挂壁公路,令人叹为观止。深秋红叶,百里长卷似晚霞烂漫,让人留连忘返。此外还有佛子山、西溪真泽宫等许多如诗如画的自然人文景观。泽州县境内始建于北宋的道教宫殿玉皇庙,其“二十八宿”雕塑,是元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青莲寺,其罗汉殿内“五百罗汉名号牌”则是举世罕见的珍宝。而颇富传奇彩的"子母柏"则成为青莲寺的又一奇观。
交通之便
晋城交通便利,是黄土高原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太(原)焦(作)铁路、侯(马)月(
山)铁路贯穿全境。拥有全省第一条由地市筹建的晋(城)阳(城)高速、全省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跨省高速公路──晋(城)焦(作)郑(州)高速,后来又有了晋城到济源的高速公路,使天堑变通途。2010年晋城到翼城阳城至翼城段竣工通车,环城高速公路也已经竣工通车,为晋城”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新格局拉开了框架。晋城距洛阳、长治飞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仅有 120公里,可充分利用高等级公路的便捷一小时通达,乘民航机场的航班抵达全国各主要城市。今天的晋城,太焦、侯月铁路纵贯全境,晋焦、长晋、晋阳、晋济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已由1949年的60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637公里,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晋城经济有力的助推器。
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
铁路:太焦铁路(双线电气化)、侯月铁路(双线电气化)、嘉(峰)南(陈铺)铁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民营资本投资的铁路) 高速公路:晋阳(城)高速公路、长(治)晋高速公路、晋焦(作)高速公路、阳翼高速公路(晋侯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高(平)新(乡)高速公路、晋城环城高速公路 国道:207国道 航空:距洛阳、长治飞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20公里
气候之宜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区小气候差异大。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儿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暧作物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少雨多风,干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季温和凉爽,阴雨天气多;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干旱、冰雹、暴雨、大风、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偶有发生。为“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年平均气温7.9-11.7℃,陵川最低7.9℃,阳城最高11.7℃,其它地区均为10℃左右。无霜期一般在185天左右,沁水最长,为198天,陵川最短,为165天。年降水量在626-674亳米之间。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