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肃庄懿之事文言文
马全义,幽州蓟人。十余岁学击剑,善骑射。十五,隶魏帅范延光帐下。延光叛,晋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来上。全义在籍中,因补禁军。以不得志,遂遁去。汉乾祐中,李守贞镇河中,召置帐下。及守贞叛,周祖讨之,全义每率敢死士,夜出攻周祖垒,多所杀伤。守贞贪而无谋,性多忌克,全义屡为画策,皆不能用。城陷,遂变姓名亡命。
周广顺初,世宗镇澶渊,全义往事之。从世宗入朝,周祖召见,补殿前指挥使,谓左右曰:“此人忠于所事,昔在河中,屡挫吾军,汝等宜效之。”世宗即位,迁右番行首。从世宗战高平,以功迁散员指挥使。从征淮南,以功迁殿前指挥使、右番都虞候。恭帝即位,授铁骑左第二军都校,领播州刺史。
宋初,历内殿直都知、控鹤左厢都校,领果州团练使。从征李筠,筠退保泽州,城小而固,攻之未下,太祖患之,召全义赐食御榻前问计,对曰:“筠守孤城,若并力急攻,立可殄灭,傥缓之,适足长其奸尔。”太祖曰:“此吾心也。”即麾兵急击之。全义率敢死士数十人乘城,攀堞而上,为飞矢贯臂,流血被体。全义拔镞临敌,士气益奋,遂克其城。迁虎捷左厢都校,领睦州防御使。又从征李重进,领控鹤、虎捷两军为后殿。贼平班师,录功居多,改龙
捷左厢都校,领江州防御使,俄被疾。太祖遣太医诊视,仍谕密旨曰:“俟疾间,当授以河阳节制。”全义疾已亟,但叩头谢。数日卒,年三十八。特赠检校太保、大同军节度使。子知节。
知节字子元,幼孤。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赐今名。年十八,监彭州兵,以严莅众,众惮之如老将。又监潭州兵,时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因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徙知定远军。时议调河南十三州之民输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适至军议事,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时部民入保避寇,卒有盗妇女首饰者,护军止笞遣之。知节曰:“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即命斩之。知深、庆二州,迁西京作坊使。旋知梓州。李顺之叛,诏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恃势自任,恶知节不附己,遣守彭州,付以羸兵三百,彭之旧卒,悉召还成都。知节累请益兵,不从。贼众十万攻城,知节力战,自晨抵晡,士多死,慨然叹曰:“死贼手,非壮夫也。”即横槊溃围出,迟明,援兵至,复鼓噪入,贼遂溃去。
太宗闻而叹曰:“贼众我寡,知节不易当也。”授益州钤辖,加益、汉九州都巡检使,迁内园使。会韩景祐帐下刘旰胁牙兵为乱,连下州县,众逾二千,知节领兵三百,追至蜀州,与战,旰走邛州。知节曰:“贼破邛州,必乘胜渡江薄我,既息而后战,官军虽倍,制之亦劳,不如乘其弊急击之,破之必矣。”遂行。次方井镇,与旰遇,杀之无噍类。
咸平初,领登州刺史、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余二十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尔,岂不怀归?”悉遣之。羌人感之,讫终,更不犯塞。时州有银坑,岁久矿竭,课额弗除,主吏破产,偿之不足。知节请蠲之,章三上,乃允。迁西上阁门使,知益州兼本路转运使。自乾德后,岁漕蜀物,动逾万计。时籍富民以部舟运,坐沉覆破产者众。知节请代督以省校而程其漕事,自是蜀人赖以免患。
徙知延州兼鄜延驻泊部署。边寇将至,方上元节,遽命张灯启关,累夕宴乐。寇不测,即引去。会镇州程德玄政事旷弛,徙知节代之。诏发澶、魏等六州粮输定武,时兵交境上,知节曰:“粮之来,是资盗也。”止令于舟车所至收之,寇无所得而遁。
车驾在澶渊,时王超拥兵数十万屯真定,逗留不进。知节移书诮让之,超始出兵,犹以中渡无桥为辞。知节预命度材,一夕而具。景德中,徙知定州,未几,拜东上阁门使、枢密
都承旨,擢拜签书枢密院事。
当是时,契丹已盟,中国无事,大臣方言符瑞,而知节每不然之,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以为戒。自陈年齿未衰,五七年间尚可驱策,如边方有警,愿预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马数匹、轻甲一联足矣。上以为然,因命制铜铁锁子甲以赐焉。进宣徽北院使,加兼枢密副使。时王钦若为枢密使,知节薄其为人,遇事敢言,未尝少屈。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时钦若宠顾方隆,知节愈不为下。
大中祥符七年,出为颍州防御使、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将行,真宗闵其癯瘁,止命归镇。时上党、大名之民已争来迎谒。未几,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
知节将家子,慷慨以武力智谋自许,又能好书,宾友儒者,所与善厚,必一时豪杰,论事謇謇未尝有所顾忌,故闻其风者,亦知其为正直云。
雷德骧,字善行,同州郃阳人。周广顺三年举进士,解褐磁州军事判官。召为右拾遗,充三司判官,赐绯鱼。显德中,入受诏均定随州诸县民田屋税,称为平允。
赵普文言文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因上言,欲求见太祖以白其事。未引对,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俱厉。太祖诘之,德骧对曰:“臣值陛下日旰未食,方震威严尔。”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及奚屿知州,希宰相旨,至则倨受庭参。德骧不能堪,出怨言,屿衔之。适有言德骧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骧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即械系德骧,具状以闻。太祖贷其罪,削籍徙灵武。数年,其子有邻击登闻鼓,诉中书不法事,赵普由是出镇河阳。召德骧为秘书丞,俄分判御史台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开宝七年,同知贡举。太祖崩,以德骧为吴越国告哀使。还,迁户部员外郎兼御史知杂事,改职方员外郎,充陕西、河北转运使。历礼部、户部郎中,入为度支判官。
公元1022年二月二十日,宋代第三个皇帝赵恒驾崩,留下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宋史·真宗三》)。这位赵恒生前死后都极为倚重的女人就是皇后刘氏。
刘氏在民间话本小说中被描述为心肠如蛇蝎的毒妇,也是后世流传的狸猫换太子的主谋。刘氏原本是银匠龚美的妻子,《宋史纪事本末》中称她“善播鼗”。鼗是一种鼓,所以有演义
小说调侃她为“花鼓女”。她的前夫龚美后来改姓为刘,与刘氏以兄妹相称,刘氏成为皇太后垂帘听政之后,龚美也进入朝堂,手握重权。
刘氏虽然是皇后却一直无后,刘氏的侍女偏巧在被真宗赵恒宠幸后,诞下日后的仁宗赵祯。赵祯在出生之后就被刘氏携走抱养,所以赵祯天经地义的认为刘氏就是他的生母,一直到刘氏死去,才有人敢将真相告诉赵祯。
刘氏很有政治才能,在垂帘听政的十一年中将政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后称制十一年,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赏予有节。”(《宋史纪事本末·明肃庄懿之事》)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最看重名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就说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刘氏毕竟阻碍了正统的仁宗亲政,她或许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但她却缺少在位的名分。所以她虽然勤政爱民,御下清明,却在当时和后世被人(掌握话语权的士大夫)所诟病。
刘氏在公元1033年三月去世,她死后不久,就有人向仁宗告状,说刘氏害死了仁宗的生母李氏。仁宗亲自打开棺木查证这件事,却看见封存在水银中的母亲遗体“玉如生,冠服如皇后”,然后感叹道:“人言岂可信哉”
刘氏死后谥号为庄献明肃皇后,葬在永定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