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立体式革新的思考
张莉琴;麻超;朱海东;乔亲才;张澜
【摘 要】Based on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talents trai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ractice courses in applied psychology profession, this paper inspected the ways and attention matters of reforming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in applied psychology from four aspec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practice application ability,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It is our aim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applied psychology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e the vitalit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本文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现存的问题,从专业知识体系、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践素养、专业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立体式革新的途径及注意事项,以期革新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优化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6)004
【总页数】3页(P47-49)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课程体系;革新
【作 者】张莉琴;麻超;朱海东;乔亲才;张澜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2.0
心理学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历史的长卷中,心理学专业方向的分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与创新。然而,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下,心理学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加契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呢?这是我们心理学教研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革新的永恒目标。专业的实践能力是当今应用型人才素质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鉴于此导向的心理学课程体系可以从专业知识体系、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践素养、专业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期优化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方向设置模糊、笼统,人才培养目标狭窄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基本都定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技能要求标准化,笼统地概括为“心理学工作者”。[1]尽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地寻求改革,但并未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在于正确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并能对异常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问题种类繁多且千差万别,实际的专业实践中,心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应用心理学就业
无法把控心理咨询过程,咨询技术无法有效运用,这就严重伤害了学生,同时也伤害了心理老师自己。之所以出现这些专业实践的困惑,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具体化,没有将方向技能培养“精”。所以,这样不精确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导致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目标也就凸显不出学生的技能专长和就业的优势,在学生的就业和实践中受到极大地限制和质疑,严重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对专业的评价。
2.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脱节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多元动态“KSCQ”型(KSCQ是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特(characteristic)、质量(quality))这四种模式。[2]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工业心理学、环境与设计心理学、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临床与护理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等等,分支方向繁杂且实践技能要求千差万别。因此,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对专业方向做细致的应用分支的划分,才能更加准确地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方法。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办学目标,突出各自的特和优势,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实践中的竞争力得以提高。在加强专业方向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随时
调节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随时调整实践的重心,以“通+精”的专业实践技能目标来增强专业的应用性,克服以往“杂而不精”的技能培养弊端。
3.专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欠缺
以往专业课的教学都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却忽略了专业科研素养、专业实践意识的培养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自我塑造。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道德要求才是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教学的重点往往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而在专业实践技能的道德要求方面却常常忽略,这对于学生积极的专业素养、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实践技能的培养多集中在基础模拟、验证性的实践操作内容上,对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实践项目的开展尚未全面启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阔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无益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此外,平时日常的各种科研实训项目的开展及操作过程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专业实践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相互的分工合作、细致的方案研讨等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项目开展中所需要的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真正内涵。
1.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完整体系框架
从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办学理念和就业导向来看,心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鉴于此,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尤其显得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学专业学生很少能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大都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少有纯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学生在大学获得的专业知识大多都是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更新,我们将对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重组,以期给专业学生构建完整有序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体系。一方面,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线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导引下,心理学史纵横古今中外的历史隧道,紧密地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学等课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实践型方向课程。另一方面,以“管理心理学”专业基础必修课为主线,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人才测评与人事管理、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团队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领导心理学等课程为模块,构建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应用导向的实践型专业方向课程。不论哪个方向的课程,均是在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实训、心理学
实验技术实训、心理实验测评等实践操作与应用性方法类课程模块的指导下,[3]将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加以夯实,构建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深化心理学学科的理论课程难度,使学生全面掌握心理学课程的完整体系框架。[4]
2.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方法类课程及实验研究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心理学基础理论是骨架,研究方法是血肉,实践应用是灵魂。灵魂的升华是建立在血肉之躯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是将体与魂真正统合的桥梁,是心理学真正应用于实践,为人类服务的保障条件。因此,心理学方法类课程的体系构建尤其凸显出其重要性。[5]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也可以分为:理论型课程,如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等等;实践型课程,如SPSS统计软件实训、心理学实验-实践技术实训(包括常用的E-prime软件、Presentation软件、生物反馈仪的操作、眼动仪的操作、ERP脑电的操作、沙盘等实训课程)、心理实验测评(包括基础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发展心理学实验、教育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实验;人才测评系统、职业测评系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人格心理学测评系统、学业与发展性测评系统等等)。由此可见,方法类课程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凸显出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6]我们只有完全掌握研究设计
的理论思想,借鉴于实践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服务,才能彰显出“心理学服务于社会的”学科本质。所以,加强实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当然也是难中之难,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之后才可能将方法应用于实践研究与社会服务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