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七上期中语文试卷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镜(léng)  (ǎo)      感(kǎi)    为一谈(hùn)
    B.博(yuān)  确(záo)  倜(tǎng)  咄逼人(duō)
    C.落(zháo)  开(zhàn)  粗(kuàng)  美不收(shèng)
    D.妹(zǐ)    吝(sè)    临(lì)    然大悟(huǎng)
2. 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朗润  诀别  徘徊  不求甚解    B.嘹亮  淅沥  沐浴  花团锦簇
    C.抖擞  祷告  衣裳  人声鼎沸    D.一霎  云宵  贮畜  翻来覆去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不好。
B.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偷偷地笑。
C.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文中指炫耀,含贬义。
4. 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拟人)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比喻)
    C.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球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比喻)
    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拟人)
5. 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 2022 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有着 2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_____
①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
②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装饰图案则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渲染了 2022 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
③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④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调,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6. 俞文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作品排序:   
①《世说新语》②《论语》③《天净沙·秋思》④《次北固山下》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7. 读书课上,老师要每位同学选读一本小说,并交流读书心得。请问下面哪一位同学选择的作品不符合老师的要求:
    A.《西游记》    B.《论语》    C.《红楼梦》    D.《红岩》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两小题。
    俞文同学的爷爷要过七十大寿,他决定写一副对联作为寿礼送给爷爷,但是只想出了上
联,绞尽脑汁也对不出来下联。于是他到语文办公室向老师请教:“老师好,家君(A)七十大寿在即,我想为他写一幅对联,请敝人(B)指教。”老师说:“你的上联是‘一家欢乐庆长寿’,写得很好呀,下联可以这样写:    。”俞文同学高兴极了:“太好啦!谢谢老师赐教(C)。”寿礼那天,他将亲手写好的对联送给爷爷:“爷爷,这是我的大作(D),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  请问这段文字中,谦辞或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君    B.敝人    C.赐教    D.大作
(2)  适合填写在横线上的下联是
    A.人如松柏长青    B.七旬安康祝古稀
    C.七十耳顺贺新春    D.寿比南山不老松
9. 古诗文默写。
(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儒家经典《论语》里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对学子大有裨益。比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强调时常复习的重要;“    ,    ”,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        ,仁在其中矣”,警示我们学习知识要广博,志向要坚定,恳切求教,多多思考。​
10. 《朝花夕拾》中既有童真童趣,又有对亲人、朋友、老师的真挚情谊,更有对现实的讽刺或批判,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外),就以上要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示例:鲁迅在百草园可以看鸟飞,听虫鸣,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还可以在冬天在雪地里捕鸟,这一切都体现了鲁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可以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1. 《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一事的是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1)  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
    B.甲诗颈联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C.乙诗前两句写重阳节诗人遭遇战乱,但依然想要登高、饮酒的愉悦心境。
    D.甲乙两诗中都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乙诗还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2)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在你头脑中呈现的画面。​
13.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i  下车之  引:   
ii  不矩    逾:   
iii  三吾身  省:   
iv  去后至  乃:​   
(2)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B.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翻译: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2022年春节是哪天?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一章强调在复习旧知识时要有新的收获。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章讲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C.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特别高兴,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怒”与“惭”写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友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4)  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乙文中的哪句话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传不习乎    D.人不知而不愠
1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没有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巴氏灭菌法,我们的味蕾,将会由此失去与美味葡萄酒万千次的亲密接触机会。法国报刊的这种说法,也许并不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