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背景音乐带给观众真实的视觉感受
音乐是语言的重要补充部分,在很多纪录片中,影片的配乐往往会成为影响纪录片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纪录片中的音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客观音乐和主观音乐。音乐对于纪录片的作用不言而喻,它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效果,有利于突出影片的主旨、深化影片所表现的情感。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言:音乐是事物本质的表达形式之一。由此可见,纪录片中的音乐有利于深化影片的内涵,增强影片的表达效果。当然,纪录片类型、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到音乐的选择,但是无论这些音乐的风格、长短,其对于纪录片的重要程度都是一样的。当然,主客观音乐的作用也会因为两种音乐本身的差异而显得略微不同,下文将进行详细地分析。
3.1.1  客观音乐有利于突出真实性,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
  客观音乐来源于真实的拍摄现场,这种类型的声音并非纪录片后期制作所添加,而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客体所发出的,是对真实环境的最佳还原。通过这些客观声音,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拍摄环境的各种细节,增强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在影片中,制作组着力渲染了当地美食制作背后的声音,让这些声音不加修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第一季中,几乎每以家人之名插曲
一个片段,都会有真实的客观声音,如在吉林查干的祭鱼仪式上,女祭司在仪式的过程中演唱着祭祀专用的歌曲,制作组在后期的制作中,专门保留了一段歌曲的片段,从而让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现场祭祀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在影片中还有很多处,如绥德卖黄馍饼老人的小调哼唱,陕西岐山乐团的秦腔演唱,贵州侗族妇女制作米粉时的唱歌、澳门舞狮的欢呼声以及介绍绍兴黄酒时附近居民演唱的地方戏曲等,这些自然客体所发出的声音是不经过任何修饰的、最为直观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声音,通过这些声音,观众在观赏影片之余,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以及习俗的表现,为丰富纪录片内容、展现影片主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2  片段式主观音乐加深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主观音乐的存在同样是为影片的主旨所服务的,这一形式音乐的存在,对于表现影片气氛、突出影片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之中,导演通过片段式的音乐,将主观音乐同客观音乐相结合,让整个影片呈现出更为生动活泼之感。这一主观音乐是由著名音乐家阿坤创造的,充满着浓郁的自然气息和灵动的人文气息,和纪录片所反映的基调相一致。这些片段式的音乐堪称整部纪录片的点睛之笔,每当音乐响
起,一幅幅大自然和自然环境下美食的画面就会浮现在观众的脑海之中。同时,这种片段式配乐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摒弃大段音乐曲调的单一,通过主客观音乐的结合,从而让影片更加具有观赏性。例如在农民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所插播的音乐往往富有节奏和韵律,展现出生命的伟大。这这一段音乐中,主创人员通过多种乐器的运用,来模仿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如电吉他模拟滴水声、竖琴模仿风声等等,即渲染了场景又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主题音乐为《劳动的夏春秋》,从音乐的名称来看,“劳动”和“夏春秋”就和影片所要表现出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主题音乐又分为若干个片段,片段的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这些音乐片段配合以不同的影片片段进行播放,令观众赏心悦目,让整部纪录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自然的馈赠事》这一集中,影片主要描写了渔民捕鱼与农夫挖笋的场面,影片给了两个特写镜头,即:寒冬里渔民凿冰捕鱼以及农夫在树林中挖笋,为了渲染环境的恶劣,影片运用了重音,在节奏上较为紧张,但是当农夫和渔民都成功地获得了收获之后,配乐由紧张变为舒缓,配合老渔民脸上灿烂的笑容,观众此时的心里也由紧张变得开心起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第六集中,有一个片段详细地描绘了阿宏熬制蔗糖的场景,在这一片段中,制片人选取的音乐类型是打击乐,配合低沉的管弦乐,从而渲染出整个过程的艰辛
与复杂。当然,画面不同,所选取的配乐也是不同的,配乐的选择是依据画面所展示的情感而定的。例如,在另一个片段中,有这样一段画外音: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陈柏忠的曾祖父辈就开始在陈皮行业谋生,在这一地区,还有很多家庭和陈柏忠一样,都是依赖于陈皮的买卖”。这段画外音的朗诵通过男性低沉雄厚的嗓音发声,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年代感,因此,在配乐的选择上,影片的配乐给人以悠扬和绵长之感。总体而言,音乐的风格和影片的主旨和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些音乐,除了深化影片的主题之外,还能够有效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加影片中画面和文字的表现力。
  当然,除了一些为了影片而专门创作的音乐之外,原声音乐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舌尖上的中国》引用了大量享誉世界的原声音乐,如《Heart of GLI-CO》、《Shangba-La》以及《初夏雨后》等,这些音乐被裁剪成若干片段,分别放置在影片不同的位置中,成为纪录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中,当清晨太阳初升,石宝柱一家早期劳作的时候,音乐《Lóri》响起,这一首插曲轻快活泼,曲调高昂,反映了一家人的勤劳进取,同时也渲染了冬日里环境的空灵,可谓一曲两用,应用地恰到好处。
  当然,不管是原创音乐还是原声音乐,都是为了表现影片主旨和增加影片艺术效果,每一
首应用的音乐要务必做到和画面相融合,否则将使得画面失去和谐之感。例如在《我们的田野里》一集中,所选用的背景音乐是《平和的心》,画外音这样写道:单簧管所展现出的典型的民族音乐,与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在这样的环境下,江县人民有着山区人民特有的淳朴和善良。在这样的片段中,所选取的就是单簧管所演奏的当地民族乐,这种音乐让当地人的形象和民风更显鲜明。为了起到这种效果,编导一般会根据人物的形象考虑音乐风格的特点,然后再决定是采用创作和原声应用的方式来进行配乐。
通过背景音乐,影片的基调也能够更为直观的呈现出来,这种基调具有多样性,有时是轻快的,有时是沉重的。例如在描写查干湖捕鱼的片段中,画面中渔夫们遵循着“捕而不绝”的准则,将渔网的网口设置成6寸,保障捕捞的鱼都在2斤以上,从而避免了鱼类数量的减少,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了当地历经百年,都能以此为业。因此,在背景音的选择上,编剧引用了一段高山流水般的古筝琴声,以此来表现当地人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美德,而这种自然而朴素的基调就和整个画面相一致,起到了渲染景物的重要作用。
3.3 背景音乐对解说词的帮衬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背景音乐也可以起到“解说”画面的作用,由于音乐本身具有不同的风格,在
同一首音乐中,前半拍可能是舒缓而悠扬的,到了后半段,节拍就可能变得十分紧促,预示着音乐的情节即将出现转折。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就成为了画面转折的重要“风向标”,可以起到预告的作用。例如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中,画面伊始是一派宁静祥和之感,整个海面风平浪静,黝黑的渔夫在船上打鱼,远处几只海鸥在天际间自由翱翔,这时候选用的音乐是《彩蝶舞夏》,这首曲子的曲风多变,除了给人以悠扬婉转之外,还有不少片段的曲风急促而紧张。当画面由白天变为晚上的时候,黑漆漆的海面上几许灯光,一艘渔船仍然在辛苦劳作,这时候音乐也由一开始的悠扬婉转,变得高亢激昂起来,伴随着船长的指挥和船员的呐喊声,显得十分生动形象。因此,通过这一首曲子的应用,尤其是音乐片段之间的交替,可以很好地预示着影片的发展。
背景音乐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形式的音乐是画面和文字的重要补充,单纯的画面和文字会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略感枯燥,而这时候,通过音乐能够弥补画面给观众所带来的这种情绪,让整部影片的感情得以更为明显的彰显,从而增加影片的艺术情怀。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背景音乐的应用恰到好处,在音乐的选择上和画面的变换相得益彰,无形中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同时又能够让观众在观赏影片的时候获得一种听觉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