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苦读文言文(王冕求学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②诸暨:今浙江境内。③挞:用鞭棍等打人。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
书以观听妇前
词(《石壕吏》)
B.录毕
送之双兔傍地
(《木兰诗》)
C.执
映长明灯读之执
而临之(《马说》)
D.父怒,挞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3.甲、乙两选段最能体现宋濂、王冕好学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
4.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
(1)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2.(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惊异。
3.嗜痴
示例二:我选择第(2)句。这句将佛像的狰狞恐怖与王冕的“恬若不见”作对比,突出了王冕读书的专心。
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注]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曰书:
未尝
一日忘天下也未尝:
(3)媵人持
沃灌汤:
2.梓莘与保雅在理解《与人书》中“拙诗”一词时有了困惑,请你参与讨论。
梓莘:“得拙诗”的意思是“赤豹读了一首拙劣的诗”。
保雅:我感觉不对,“拙诗”在这里不应该这样理解。
你:是的。“拙诗”不是指“拙劣的诗”,理由是:
1.(1)写信(2)不曾(3)热水
2.“拙”是谦辞,“拙诗”在这里是谦称“自己的诗”,并且从下一句“深有所感”可见,这是一首好诗,能触动人心。
3.甲文采用举名人事例(或对比)来说服的方法。文章直接指出史可程“老则息矣,能无倦哉”的错误想法,并以孔子晚年仍然积极进取不忘天下的事例来劝说。乙文选段主要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叙述自己外出艰苦求学的经历,以环境的恶劣来凸显其坚定不移;以纨绔子弟作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专注学习的精神,旨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
4.示例一:学习并非总是轻松就能完成。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像宋濂那样勤奋刻苦,付出努力。其次,还需要有强大而充实的内心,能抵挡各种诱惑。现代社会网络发达,手机游戏等对我们诱惑很大,需要我们意志坚定,专注学习。还要能体会认识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能消极应对,要像顾炎武说的那样,积极进取;取得一点成绩时,也不能骄傲自满而停止学习,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选自朱熹《读书之要》)
[注]①二书:指《论语》和《孟子》。②索:寻求。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百里外趋:
(2)礼愈
(3)或问读书
法之:
乎前得: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1)快步走(2)周到(3)结构助词,的(4)领会
2.(1)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2)没有通晓这个内容,就不可(急于)去记住那个内容。
3.求师之难对话(语言)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
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
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6、画家赵广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