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乙)黄宗羲,字太冲,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已磔①,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节选自《清史稿》)
(注)①磔:zhé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谋:阴谋
B.宗羲入都讼冤 都:京城
C.出所袖锥锥显纯 锥:刺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哀:悲哀
15.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亦以明死生之大
C.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D.苟以天下之大
1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戍卒叫,函谷举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显荣于身后
17.与“人皆得以隶使之”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B.越国以鄙远
C.吾得兄事之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将缙绅的失节附逆与五义士从容临难作比较,表现“素不闻诗书之训”的底层民众为正义而死的品格。
B.乙文中刻画了黄宗羲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形象,他入都讼冤,锥刺阉党,拒绝贿赂,最终为父昭雪。
缙怎么读C.甲文中因为这五位义士和苏州民众的英勇行为,阉党不再敢随意镇压,不得不有所收敛,直到拨乱反正的政治局面形成。
D.乙文中曹钦程得知自己牵连到魏忠贤的逆案中时,实事求是地上疏申辩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自己之手。
19.把文中的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
14.D
15.B
16.D
17.C
18.D
19.(1)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士大夫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
(2)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3)案件(官司)了结以后,他偕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在)狱门前设祭台祭奠(亲人),痛哭声传到皇宫里。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意思是“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可见“哀”,为动用法,“为……而哀伤”,惋惜。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之”结构助词“的”。
A.动词“到”。
B.结构助词“的”。
C.代词,它(书)。
D.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
A.被动句,标志是“为……所”。
B.被动句,无标志,意念上的被动,体现于“举”,被攻占。
C.被动句,标志是“为……所”。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身后显荣”。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例句中“隶”,名词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A.名词作动词,向东进。
B.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D.形容词意动,以……为羞耻。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D.“实事求是地上疏申辩”错误,原文信息是“实疏辨原疏非己”,意思是李实上疏申辨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可见选项把人名“李实”当成实事求是理解了。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缙绅”借代指做官的人;“易”,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相当于“而能不易其志缙绅”;第二个“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安”,怎么;“屈”,使动用法,使……屈服;“扼腕(于)墓道”,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扼腕,惋惜;“发”,抒发。
(3)“狱”,案件;“竟”,结束;“偕”,偕同;“偕诸家子弟设祭(于)狱门”,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禁中”,宫中。
参考译文:
【甲】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
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才得以逃脱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头颅,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乙】黄宗羲字太冲,余姚人,是明朝御史黄尊素的长子。黄尊素因为弹劾太监魏忠贤死在诏狱里。明思宗即位后,黄宗羲赴京师为父亲申冤。抵达时太监魏忠贤已被分尸处死,便写了奏疏请求皇帝处死曹钦程、李实。正逢朝廷审问许显纯、崔应元,黄宗羲和他们对簿公堂,拿出衣袖中所藏的铁锥子刺许显纯,刺得遍体流血。当时曹钦程已经牵连到魏忠贤的逆案中,李实上疏申辨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暗地里送给黄宗羲三千两银子请求他不要出面对质,黄宗羲立即把这件事奏报朝廷,在和李实对簿公堂时又用铁锥子刺他。官司了结以后,他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狱门前设祭台对亲人祭奠,痛哭声传到皇宫里。明思宗听到以后,叹息说:“忠臣孤子,朕的心中很可怜他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