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题速递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
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理解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在翻译是一定要注意语境,逐一译出重点词语,然后调整句式和结构。得分点:(1)以:凭借;出征:出兵征讨;以为:古今异义词,作为;先驱:古今异义词,先锋。(2)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作:建造;“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属省略句和定语后置句,应该为“为(之)作五十间屋”。(每点各1分,共4分) 译对语句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致力于文化思想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为孝廉,提升鲁芝为郎中。后封鲁芝为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于是任命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又建立集市贸易,几年的工夫,
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拜为司马。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他的手下攻打城门,竭力保护曹爽,并劝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征讨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论理当死,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喜欢他,于是赦免了他。不久做了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平定诸葛诞之后,升为大尚书,掌管刑法。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因为他为官清廉为臣正直,向来不置办田宅,于是武帝派军士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还乡,向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为光禄大夫,赐以特殊的地位,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让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华发,
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孝命朝廷),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皇上没有听取。(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哀悼,并御赐大量的车马作为送葬之用,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
二、考点精讲
(四)倒装句
文言文中,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形式 | 例句 | |
主谓倒置 |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 |
宾语 前置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毋”或否定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等)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句中出现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
以“之”或“是”为标志,以加重语气。(“之”“是”无实义) |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 |
定语 后置 |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 马之千里者。(《马说》) | |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
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 |
状语 后置 | 动词+于+状语 |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青,取之于蓝。(《劝学》)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
……乎……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
动词+以+状语 |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 |
形容词+于 +状语 | 青于蓝。(《劝学》) | |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晋,何厌之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答案】 C
【解析】C项,为正常语序,没有倒装。 A项,定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D项,介词结构后置。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不吾知其亦已兮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案】 D
【解析】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译文: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译文:
【答案】(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2)(武帝)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3)(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
(五)固定句式——看清固定结构词,固定格式固定译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翻译文言文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 | |
句式标志 | 翻译格式 |
奈何?奈……何? | 怎么办?把……怎么办?怎么? 为什么? |
何如? |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
何以……? | 根据什么……?凭什么……? 为什么?怎么会? |
何所……? | 所……的是什么? |
如……何? | 对(把)……怎么办(样)? |
孰与……,与……孰? | 跟……比较,哪一个……? 与……相比,谁更……? |
何故? | 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
[应用体验]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答案】 (1)沛公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2)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3)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2.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 | |
句式标志 | 翻译格式 |
何……哉(也)? | 怎么能……呢? |
何……为? | 为什么要……呢? 何必……呢? 还要……干什么呢? |
何……之有? | 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
如之何……? | 怎么能……呢? |
岂(其)……哉(乎,耶,邪)? | 哪里……呢?难道……吗? 怎么……呢? |
庸……乎?安……哉(乎)? | 哪里……呢?怎么……呢? |
不亦……乎? | 这不是……吗? |
……非……欤? | ……不是……吗?缙怎么读 |
顾……哉? | 难道……吗? |
岂独……耶(乎、哉)? | 难道……吗? |
[应用体验]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译文:
(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译文: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译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