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高考层面·高考真题实战
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8·课标全国卷Ⅰ]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2018广东高考
(2)[2018·课标全国卷Ⅱ]浓硝酸中加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气体。()
(3)[2018·山东高考]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
(4)[2018·海南高考]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5)[2018·天津高考]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6)[2018·重庆高考]液氨用作制冷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7)[2018·广东高考]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说明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8)[2018·山东高考]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答案(1)×(2)×(3)×(4)√(5)×(6)√(7)×(8)×解析(1)2NO+O2===2NO2,2NO2N2O4,故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2)铝条遇浓HNO3发生钝化,不会产生红棕气体;(3)NH4Cl 受热分解为HCl与NH3,HCl与NH3又会化合生成NH4Cl,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不是升华;(4)Ag可溶于稀HNO3,可用稀HNO3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5)不能用水吸收制取NO2的尾气,因为NO2
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造成污染;(6)液氨用作制冷剂,只是NH3的状态发生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7)铜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不属于置换反应;(8)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到试管(或集气瓶)底部。
2.[2018·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
C.醋D.卤水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述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四个选项只有硝酸符合,故选B。
3.[2018·北京高考]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A.Ⅰ中气体由无变红棕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NO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2,故A项正确。浓硝酸能使铁钝化,B项正确。Ⅱ中铁钝化,反应停止,不能比较稀硝酸与浓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实质上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C项错误。构成原电池后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正、负极,从而判断Fe是否被氧化,D项正确。
4.[2018·上海高考]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HClO B.NH4Cl
C.HNO3D.AgNO3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难度较小。A项,HClO见光易分解为HCl与氧气,错误;B项,NH4Cl受热分解,光照不会分解,正确;C项,HNO3见光易分解为NO2、H2O与O2,错误;D 项,AgNO3见光易分解,错误。
5.Ⅰ.[2018·山东高考]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 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
大,目的是_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汽中含有少量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
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转入中和液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d.转入结晶Ⅱ操作
(4)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  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________吨(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1)NaNO3(2)防止NaNO3的析出溶碱
(3)将NaNO2转化为NaNO3c、d(4)1.59
解析(1)结合流程图分离Ⅱ得到NaNO3,可知中和液中含有NaNO3。
(2)蒸发Ⅰ产生的蒸汽中含有NaNO2,可用该蒸汽进行溶碱以回收NaNO2。
(3)母液Ⅰ中加入稀硝酸和空气可以将NaNO2氧化为NaNO3。母液Ⅱ中所含溶质主要为NaNO3,故需要
转入转化液或结晶Ⅱ操作。
(4)根据钠元素守恒计算,n(NaNO2)=1.38×106 g
69 g·mol-1
=2×104mol,
n(NaNO3)=1×104mol,故n(Na2CO3)=1.5×104mol,m(Na2CO3)=1.5×104 mol×106 g·mol-1=1.59×106 g,即1.59吨。
6.[2018·海南高考]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氨水中加
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的pH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明矾,溶液中NH+4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 ℃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有1 mol 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ΔH=________kJ·mol-1。
答案(1)NH3·H2O NH+4+OH-降低增大
(2)NH4NO3N2O↑+2H2O↑K=c(N2O)·c2(H2O)4(3)-139
解析(1)NH3·H2O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即NH3·H2O NH+4+OH-,由于电离程度较小,故氨水呈弱碱性;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增大了c(NH+4),能抑制NH3·H2O的电离,c(OH-)减小,溶液pH降低。明矾能电离出Al3+,Al3+能消耗NH3·H2O 电离出的OH-,促进NH3·H2O的电离,溶液中c(NH+4)增大。
(2)根据题中信息可写出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2O↑+2H2O↑,生成物均为气态,则平衡常数K=c(N2O)·c2(H2O)。根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1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