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18402018广东高考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01. (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5)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A
【点睛】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本题的解题关键之一是时间“1903年”,学生解题时可结合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确答案。
02. (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03.(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5)5.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04.2018年天津卷历史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倘查出本船有一两,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答案】A
【名师点晴】具结是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即对自己的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的表示。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缴烟、具结的外贸政策,旨在断绝外来,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的坚决,究其原因是清政府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题干中的具结分析当时政府官员的态度,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试题以清政府官员坚决禁烟态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弘扬了民族精神,是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
考点二: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01.(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7)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02.2018年北京卷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声”⑤“中共七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