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叙事的被遮蔽与被阉割
作者:吕文玲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22
        【摘 要】小说《青春之歌》是个人情爱叙事和以成长为线性递进单元的革命政治叙事的交织,其情爱叙事的特点是爱欲由政治表达,在话语夹缝中大胆进行情爱书写。而电影《青春之歌》由于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文艺表达方式的特性要求,更强化了电影的主流文化教育的宣传性,叙事话语演变成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党的女儿的革命叙事过程。
        【关键词】《青春之歌》;小说;电影;叙事话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085-02
        1958年,杨沫的《青春之歌》一出版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同时,由杨沫改编、崔嵬和陈怀皑执导的电影《青春之歌》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被搬上银幕,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从小说到电影,本文试图以情爱叙事为切入点,力图探究小说在政治、革命话语的表述中所呈现的复杂性,进而探求小说电影改编中那本来有却遭忽略的情爱书写。
        一、话语夹缝中的情爱叙事——小说《青春之歌》
        十七年文学的情爱叙事中,特殊的时代语境导致男女之间的情爱通常只能限于意识形态化的情感表达,个人情感和恋人间的性爱表达在十七年文学中都是一种不能言说的禁忌,但自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开始,革命中的情爱叙事都不是一个被拒绝表现的话题。意识形态文学同样需要感性的叙事来构成其文学性以打动读者。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世俗幸福的感性生活只要在叙述方面把握得当,同样也构成了19501960年代中中国红文学重要的叙事兴奋点。”[1]但是,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陈怀皑“情爱书写并非单纯透明,一方面它受到规范的限制,但另一方面,规范又制造了逾越的可能,作家们总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使情爱这样的调料撒播在文本中,于是,这一时期的小说对爱情的描写并不亚于对革命的描写,革命与爱情似乎可以相辅相成,互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