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哈尔滨哈西地区的建设过程中,为有效地利用现有道路资源,紧密联系哈西新区与城市中心区域,保证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出行调查,科学统筹公交线路的布设,依靠轨道交通提高公交吸引力和运量;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在早高峰、晚高峰,车辆单双号的控制、线路的控制,便捷方便交通的效果。
标签:哈西地区;居民出行调查;交通需求管理
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耗用一定的时间,从出发地点经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移动过程。居民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各项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哈尔滨哈西地区是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发展区域之一,在哈西地区的建设过程中,为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确保交通系统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道路资源,紧密联系哈西新区与城市中心区域,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开展了对哈尔滨市哈西地区居民出行的调查,进而研究总结中等城市居民出行特征,提出我国中等城市的交通发展
提出几点对策。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340户,340人(其中6岁以下儿童0人)。这部分样本代表了哈尔滨市哈西地区普通居民家庭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的依据。
1 居民家庭拥有车辆属性
通过对交通工具购买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统计结果如图1。从统计图中居民对各交通工具购买倾向所占比例看,绝大部分人都有购车意向其所占比例高达80%,仅有20%的居民暂无购车打算。结合交通工具拥有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状况改善和家庭成员的需求,人们对日常出行工具要求逐步提高,使用交通工具机动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采用家用汽车将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
2 居民个人属性
2.1 出行次数
通过对各户出行次数调查表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如图2 。本次调查抽样,总人数340人。其中6岁以下儿童0人,剩余有效个人特征样本340人。出行总次数约为1081.8次/日,则平均出行次数为3.18次/日·人。其中有出行的人数326.4人,平均出行次数3.31次/日·人。
2.2 性别、年龄、月收入
此次调查对象丰富,得到统计结果如图3。由于本次调查人员多数为男性,占有比例为80%,而女性仅有20%。鉴于哈西地区为新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因此本次被调查人员中男性较多,数据存在统计偏差。
由于哈西地区处于学府路段,周边学校多,所以被调查人员多数人员为接送孩子上学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占有比例为23%;又由于处于开发区地段,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所以被调查人员中30至40岁的男性比例高达30%,而40至50岁这一阶段也占20%,而有学生构成的20至30阶段占13%,另外14%则由20岁以下的学生构成。
哈西地区属新开发区,其居民收入较高。被调查人员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所占比例达19%;5000至10000、2000至5000、2000以下分别占有比例为17%、16%、19%;而有学生及老人组成的这一无收入体占有比例为29%。
3 居民社会属性
通过对被调查居民从事职业调查表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如图4。居民职业作为其社会属性的主要特征指标,在调查时将居民职业共分为七类,即(1)学生;(2)工人;(3)服務人员;(4)公务员;(5)自由职业者;(6)无固定职业、离退休人员;(7)军人,被调查人社会属性丰富,具有代表性。
哈尔滨购物本次调查将居民出行目的为主要特征指标,在调查时将居民出行目的共分为10类(如图5),几乎涵盖居民出行的目的,具有科学性。从不同出行目的构成比例看:公务所占比重最高,占17%,其次是上学、回家、哈西站乘车,分别占13%,13%,13%反映出在城市居民出行中,公务上学、回家、哈西站乘车出行频率最高,是构成城市交通早晚出行高峰的最主要因素,对城市居民出行分布影响最大。
结果显示,虽然文娱体育及生活购物所占比例较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购物和文娱体育这类出行的比例还将继续提高。近期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哈西万达商业区的对外营业,致使因文娱体育及生活购物的出行人员占较大比例,累计超过20%。
5 总体构成
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与居民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出行目的等因素有关,为体现出行方式类型选择的复杂性,经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出行方式人数及比例如图6。
步行”所占比重最高,为28%;其次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为19%和17%;“单位班车”和“私家车”也占一定比例,分别为14%和13%;而“出租车”所占比重较低,为9%。对比往年,私家车比例有了一定增加,另外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本地居民以“步行”为最主要交通方式,其原因为多为活动范围较小的务工人员、老年人、学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将“公交车”、“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以“单位班车”、“私家车”为次要交通方式;而“出租车”做为居民的应急措施,不太被市民看好。
6 出行时耗总体特征
由于城市系统布局的缘故,居民的各种出行目的时耗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出行目的,由于起讫点不同、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不同,出行时耗亦不相同。同样,居民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各自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的选择不同,从而导致各出行时
耗的差异。通过对居民不同出行目的及出行方式的出行时耗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居民全方式全目的平均出行时耗为34.4分钟/次。
7 调查建议
世界上各现代化的城市都具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市区居民以公交作为其出行的主要方式。哈西地区预计入住人口34万,随着哈西火车站、客运站的日运送旅客量的增加,商业服务设置的健全,教育用地的使用,道路压力与日俱增,道路情况不容乐观。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设低碳环保城市,树立城市公共交通新形象,应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资源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采用公交方式比重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运送速度太慢、 换乘不方便和出行时间太长造成。关键在于公交服务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改善,需要科学统筹线路的布设,并需要在交通管理上保证公交专用道的真正作用。轨道交通的建设是提高公交吸引力和运量的有效措施,尤其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下雪天气,方便市民出行。
另外,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拥挤的矛盾其实就是交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交通建设的速度落后于交通需求增长的速度,道路扩建的程度有限,地面交通向高架交通转移的
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所以解决交通拥挤的方法可以通过控制交通需求来入手,重新分配路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使用。早高峰、晚高峰,车辆单双号的控制、线路的控制,起到便捷交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路,刘哲健.哈尔滨哈西地区公共交通系统调查与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180-182.
[2]王炜,项乔君,常玉林,等.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炜,陈学武,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邓毛颖.基于居民出项特征分析的广州市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3:109-114.
[5]厉亚军,段涵.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3:28-3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