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申论热点素材之⽼坛酸菜坠⼊⼟坑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坑“酸⽔”向东流。3•15晚会曝光以来,昔⽇的国民美⾷⽼坛酸菜陷⼊⼟坑,沦为全⽹“闻”酸⾊变的“⿊暗料理”。监管部门⽕速查封,涉事企业反复道歉,但光脚踩、扔烟蒂、乱吐痰等场景在消费者⼼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现代农业⽇新⽉异,新鲜蔬菜全年供应,为啥还吃腌制的酸菜?
酸甜苦辣咸,酸居五味之⾸。中国⼈嗜酸,远不只是醋,餐桌上的酸菜也不可或缺。⽬前,国内市场的酸菜需求量为每年9000万吨⾄1.5亿吨,2020年酸菜市场规模约83.3亿元。汪曾祺的散⽂《五味》开篇,便铺展开⼀幅“同⾷⼀锅酸”的美⾷地图:“⼭西⼈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菜,还包括杨树叶⼦,榆树钱⼉。有⼈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厚。辽宁⼈爱吃酸菜⽩⾁⽕锅。北京⼈吃⽺⾁酸菜汤下杂⾯。福建⼈、⼴西⼈爱吃酸笋……”
尝⼈⽣百味,不抵故乡⼀缕酸。过去,北⽅冬季缺少鲜菜,若⾮窖藏,便是腌渍,酸菜是物质匮乏年代的⾆尖美味,是寡淡岁⽉⾥的鲜活味道。多年前,⼀句“翠花上酸菜”成为脍炙⼈⼝的流⾏语,⼟⽣⼟长的东北⼈更愿意说,乡愁在⼀⽅⿊漆漆的酸菜缸⾥。南⽅炎炎夏⽇,酸菜⼊⼝可激发⾷欲,爽⼝开胃佐饭下菜,刮油解腻促进消化,由此便有了湖南的民谚“⼀盘酸菜鱼,⼀⽇不吃饥”,有了贵州的俗语“三天不吃酸,⾛路打蹿蹿”,有了⼴西的俚话“英雄难过美⼈关,美⼈难过卖酸摊”。统一的老坛酸菜是哪的
南北各有滋味,中外同嗜⼀酸。18世纪,欧洲驶⼊⼤航海时代,远洋船只很难携带保存新鲜蔬菜,不少
船员因缺乏维⽣素C患上坏⾎病,但⾃带酸菜的船员却很少发病,由此揭开酸菜作为“路菜”的妙⽤。如今,德国厨师联合会的数据显⽰,德国酸菜⼈均年消耗量达⼗公⽄。烤制的⾁肠、肘⼦中,搭配⼀把酸菜,更能清爽,主⾓配⾓可谓相得益彰。
吃贯中西,酸菜有了千百种模样,给我们打开⼀扇从环球视域观照中国美⾷的窗⼝:传统制作⼯艺千秋有别,饕客们更讲究“适⼝者珍”。此次酸菜翻车事件中,当地村民那句“⽼⼀辈⼈都⽤⼟坑腌菜,⾃⼰家也吃”,或许也确有其事。但是,⽹友们质疑的是号称⽼坛酸菜却遍地⼟坑,反对的是以⽼坛之名⾏⼟坑之实的虚假宣传,更遑论酸菜中的烟蒂、磅秤上的残渣,以及“⼟法”⼯艺可能带来的⾷品安全问题了。
⼀碗传承千年的酸菜,显然不该替违法企业背锅。翻开现代⾷品⼯业史,⼀些颇具地域特⾊的传统美⾷也曾因质量安
全“爆雷”跌⼊⾕底。本世纪初,⾦华⽕腿因添加敌敌畏遭受重创,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开展集中整治,为⽕腿套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签环,千年⾦字招牌得以重新擦亮。⽜⽪熬制的东阿阿胶⼏度引发轩然⼤波,当地政府探索在⽑驴体内植⼊电⼦芯⽚,逐步建⽴起产品全过程可溯源体系,消费者⼀键查询即可收获安⼼。其实,2019年1⽉,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为腌制酸菜的主要原料芥菜出台了《华容芥菜 腌制技术规程》,腌制池的长、宽、⾼和厚度等要求精确到厘⽶,这意味着传统⼯艺
与现代标准并⾏不悖,留住⽼味道与发展新⼯艺并不⽭盾。可以说,酸菜⾏业缺少的并⾮标准指导,缺乏的是实施标准的⾃觉,缺失的是匠⼼持守的良知。唯有严把质量关⼝,才能重建全社会对酸菜的信⼼。
还要不要吃酸菜?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酸菜爱好者的⾆尖安全,还直接影响数以万计农户的⽇常⽣计。作为全国最⼤的芥菜集中⽣产区,湖南华容县有20多万亩芥菜即将收获,数万菜农可能⾯临丰产不丰收的“卖难”局⾯。近期,华容县召开“华容芥菜产业规范发展暨产品质量提升年”活动部署会,成效如何有待后续观察。这个“中国芥菜之乡”,该如何把打翻的酸菜坛⼦扶起来?我们还需拭⽬以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