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整体感知: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个( )
A.囊萤映雪 B.尊师重道 C.程门立雪 D.雪中送炭
[2]字词理解: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例:杨时见程颐于洛(求见)
(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______)  (2)颐既觉(_______)
[3]迁移运用: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窃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窃入学舍______________  (2)父怒挞之________________
(3)夜潜出________________  (4)闻而异之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用过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评价一下王冕,说说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精卫?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学习了不少中国神话故事,如尝百草的_____________,开天地的___________。课外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4. 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个和“精卫填海”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小古文,完成下面练习。
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中,不敢复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斗于屋上(________)    黄猫奋起逐之(________)
白猫走入室中(________)  不敢复出(________)
[2]两猫相斗,惊心动魄。请用“_______”画出描写这种紧张激烈场面的句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两只猫打斗,一只是(________)猫,另一只是(________)猫。它们在(________)上打斗。听,它们打斗时的声音(________);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两不相下。结果(________)猫败而(________)猫胜。
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弃:______________
(2)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方:_____________
(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___________ 卒业:_____________
[2]读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 D.逢/老媪方/磨铁杵
[3]读句子,想人物对话。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婆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媪的意志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来形容。
7.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车胤传》
[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恭勤:_______  ②通: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棹④小舟入湖。山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恬怎么读(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
用桨划船。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优美,令人陶醉。
[1]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
[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延伸阅读。
钟毓、钟会少①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③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注释)①少:shào,年少时。②令誉:美好的声誉。③复:又。
[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
A.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__________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
A.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
B.在关键时刻,要与众不同。
10. 文言文阅读。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①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②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注释:①旦:早晨  ②百住:数以百计。住,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 好:喜欢
B.每旦之海上 之:到……去
C.从鸥鸟游 从:听从
D.汝取来,吾玩之 取:捉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译文)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__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羿(________)请不死之药    蟾蜍(________)(________)
[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莫扎特“解套”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
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