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辖地区:
下关镇、大理镇、凤仪镇、喜洲镇、海东镇、挖镇、湾桥镇、银桥镇、双廊镇、上关镇、太邑彝族乡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中部偏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接楚雄,南与思茅、临沧毗邻,西接保山和怒江,北接丽江
著名景点:
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蝴蝶泉
主要街道:
护国路
地标建筑:
崇圣寺三塔、弘圣一塔
地方特产:
大理石、扎染
知名企业:
梅子井酒家
机场:
大理机场
火车站:
大理站
车牌代码:
云L
人口:
329万
邮编区码:
671000
电话区码:
0872
面积:
29460平方千米
行政代码:
532901
行政类别:
县级市
昆明邮编气候条件:
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人口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白族、汉族、回族、彝族、藏族、傈僳族等25个民族的同胞。全市总人口48.68万人(其中白族占65%),城镇人口接近2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7人。
历史
大理市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
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永昌郡。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大部。
750年(天宝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后三次派鲜于仲通、李宓率大军攻打南诏国,南诏王阁逻凤与吐蕃结盟,三次大败唐军,史称天宝战争。
779年(唐大历年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旧城。南诏国在大理境内定都时间共达163年。唐德宗贞元十年,派遣节度使前往南诏,与南诏王异牟寻会盟于苍山,两国再度恢复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段氏自称是汉人后裔,立国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并与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国历经了316年后,在1253年,为忽必烈亲征所灭。1274年,元朝为便于统治,在押赤城(又名中庆路,今昆明)设置了云南行省,同时设立大理路及太和县,隶属于云南行省。从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转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清代沿袭明制。1856年(清咸丰六年)爆发云南回民起义,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权,控制云南大部分地区。
中华民国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县则改名为大理县。1950年析置下关市,1983年,下关市与大理县合并设立了县级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历史
大理市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永昌郡。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大部。
750年(天宝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后三次派鲜于仲通、李宓率大军攻打南诏国,南诏王阁逻凤与吐蕃结盟,三次大败唐军,史称天宝战争。
779年(唐大历年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旧城。南诏国在大理境内定都时间共达163年。唐德宗贞元十年,派遣节度使前往南诏,与南诏王异牟寻会盟于苍山,两国再度恢复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937
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段氏自称是汉人后裔,立国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并与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国历经了316年后,在1253年,为忽必烈亲征所灭。1274年,元朝为便于统治,在押赤城(又名中庆路,今昆明)设置了云南行省,同时设立大理路及太和县,隶属于云南行省。从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转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清代沿袭明制。1856年(清咸丰六年)爆发云南回民起义,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权,控制云南大部分地区。
中华民国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县则改名为大理县。1950年析置下关市,1983年,下关市与大理县合并设立了县级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地质气候
大理地理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地处东经99°58ˊ至100°27ˊ,北纬25°25ˊ至25
°58ˊ之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东西横距46.3公里,南北纵距59.3公里。历史以来大理市就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州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冲。
大理地势西高东低,全市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056毫米。
娱乐
下关新城汇聚了现代的迪吧、KTV、酒吧、网吧等等,快节奏的都市氛围充分显现了新城的朝气;
古城之中却时刻洋溢着淡淡的慵懒。洋人街上那众多的书吧、酒吧、小型画廊等等都是不错的娱乐场所。短短一条街道,汇集了太多的酒吧。懒人书吧、鸟吧,不仅名字别具一格,而且在店面气氛营造也很有自己的特。
文化地理
洞经古乐原为一种道教音乐。在明代时期由内地传入西南。随后,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之中,这种道教音乐慢慢地为西南少数民族所接受,并逐渐融入了民族音乐与乐器,最终形成了现在极具少数民族特的洞经古乐。
巍山洞经音乐与大理洞经音乐为洞经音乐的两个分支。巍山洞经音乐融入了南诏音乐的古典与庄重;
大理洞经音乐融入了白族民乐的优美与动听。虽然音之中偶有区别,但是在乐器方面同采用了笛子、锣、鼓、二胡、三弦、绕、铃子等为伴奏。
洞经音乐常常是在诵经之时进行演奏的。诵经腔调随着音乐游走,相互融合,无比庄重,宛如对古代英雄的赞歌,可谓是天籁之音,悠扬飘逸。
民族风情
白族风情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全市人口的65%。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
白族民居
白族风情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
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
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白族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现为本主崇拜。据查,本主崇拜的宗教信仰形成与南诏时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内容也越发丰富。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几个或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神。本主神也是多种多样,如:自然本主有石头、水牛、猴子等;神灵本主有山神、谷神、太阳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选、段赤诚等;佛教与道教本主有观音、李靖等。
本主信仰不同于佛教的修来生,也不同于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对现世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一种期盼。“以死勤事者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悍大患则祀之”是本主崇拜的总原则。
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现,至今不衰。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白族服饰在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块反衬出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正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
霸王鞭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配合这音乐的节奏,更加优美动听。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而且常常能与其他舞种相合拍,组成多种动作,形成“一条龙”、“四梅花”等队形图案。
霸王鞭舞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赏到如此趣意
盎然,动作美观、轻灵的舞蹈。
绕三灵
时间:夏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介绍:白族关于绕三灵还专门有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这是说绕三灵的节日活动得进行三天。二十三日过节时,人们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祈祷赛歌;二十四日,人流经过喜洲镇,向南洱海边村庄
进发,当晚便在当地村庄的本主庙欢庆赛歌;二十五日,人沿洱海至大理崇圣寺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在此祈祷欢庆之后归家。
三月街三月街
又称:观音市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介绍:当日,蜂拥而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苍山脚下。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既是物资交流的盛会,又是赛马、滇戏、花灯等各种文艺体育表演的中心,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传说:相传隋末唐初,恶魔罗刹占居大理,鱼肉百姓,民众苦不堪言。贞观年间,观音由西天至大理向罗刹借地,罗刹不肯,终被观音降服。百姓感激涕零,于是年年三月十五日集会于中和峰下,祭祀观音,渐渐地就形成了如今的三月街盛会。
石宝山对歌会
时间: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
介绍:白族老人认为当天在石宝山上舒展歌喉能够得到吉祥与安康,因此,节日当天,周边白族众多会由四面八方汇聚于大理剑川的石宝山,唱调对歌,观光游览。
耍海会
又称:捞尸节
时间: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
介绍:翌日,白族民众身着盛装,汇聚于洱海之畔,乘坐彩船泛游洱海、唱山歌、对调子,情形不亚于春节。大理、下关地区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节日往往持续三至五天。
传说:邓川、喜洲一带相传耍海会是为了纪念在大理南诏时代投入洱海殉节的柏洁夫人;大理、下关一带相传耍海会是为了打捞南诏时期除蟒救民葬身海底的民族英雄段赤诚,因此又称捞尸节。
民间艺术
扎染
产地:大理
大理扎染介绍:此为白族的传统工艺,历史相当悠久。用蜡刀将蜡涂于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扎,随后入染料浸染。晾干之后,去掉捆扎的棉布,土布之上就会留有图案各异的扎痕。
特点:纯手工制品,朴实大方,素雅凝重。由于棉布捆扎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图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由扎染土布制作的产品非常丰富,如: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等等。
剑川木雕
产地:大理剑川
特点:剑川木雕做工精细,造型多样,形象生动、美观,质地坚硬柔韧,可谓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
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