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实践与生存策略:
章丘铁匠个人生活史研究
杜凯月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章丘铁锅热”,铁锅背后的章丘铁匠却鲜少有人关注。基于非遗传承人牛祺圣的个人生活史,考察铁匠行业习俗规制,铁匠行业生态及热潮背后的手工技艺转型,能够透视铁匠在不同语境下的生活实践与策略选择。作为一个匠人,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谋求生存发展空间,在回归生活与走向艺术之间进行调适;作为一个传承人,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和使命感,对于技艺文化传承有着自已的长远规划。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个人作为民俗主体,其日常生活承载着丰富的整体性生活文化。
[关键词]章丘铁锅;个人生活史;日常生活;民俗主体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20)05-0094-10
2018年农历正月初四,中央频道《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后,章丘铁锅成为了新晋“网红”,一时间人们掀起抢购章丘铁锅的狂潮。“章丘铁锅热”背后的章丘铁匠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里。章丘是闻名遐迩的“铁匠之乡”,山东章丘铁匠极具地域特和历史影响力,自古就有“章丘铁匠甲天下”的美誉。在“铁锅热”之前,
传统打铁技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寒冬。
传统技艺在当下的生存问题一宜以来也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过去的研究,多是从政策、机制等外部环境谈起,很少从技艺持有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入手,考察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我们可以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即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三者关系的总和①,来考察个体的生活实践及其背后的生存策略。关注个体的生活实践,实际上也契合近些年来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以及对民俗主体的关照。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加以重新塑造、重新诠释的。个体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当下的现实场景,使得人们去重新理解和诠释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的规定性力量,并根据社会现实进行种种变通。②在源源不断的社会指导和身体规训之下,个体始终浸润于社会牵绊与羁縻之中,在社会期望与自我发展的诉求中寻求自身生存空间,以此构建个人独特的生活历史。③因此,“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连接社会各部分历史”④的个人生活史成为研究整体性生活文化的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杜凯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在读硕士”
①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101.转引自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
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第161页。
②王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民俗研究》,2014年第4期。
③谢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制度反射性影响研究一基于花瑶挑花传承
人FTM生活史的调查》,《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
④张传勇:《从习以为常发现:“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
2012年第2期。
以下尝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①,辅之以一定的文献资料,以章丘铁匠牛祺圣个人生活史为例来考察个体在不同语境下如何应对不同的挑战和转变相应的生产经营方式,从技艺与生活的变迁中挖掘丰富的社会内涵。
一、“我的打铁生涯”:个体的传统技艺经验
章丘铁匠非遗传承人牛祺圣,相公庄街道河庄村人,]947年出生在一个铁匠世家。
我爷爷是打铁的,我老爷爷是打铁的,我老老爷爷还是打铁的。因为家里祖祖辈辈打铁,流传下来^?艮多故事。从光绪六年开始,我有一个祖辈爷爷叫牛恒建,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在
章丘打铁。到了后来我的爷爷在运城(山西运城)打铁,爷爷也念过书。从事打铁这一行业的一般不识字,只有穷人才会打铁。②
从记事开始,村里的老人经常跟他讲抗日战争时期铁匠打快的故事。因为生在铁匠世家,牛祺圣从小跟铁打交道,看什么都觉得是铁做的。有一次他住在外婆家,将乌木筷子看成了铁筷子,他的姥爷笑着说:”最怕就是铁匠的儿子。”③
我们询问牛祺圣学打铁的时候是否有一些规矩讲究。牛祺圣说,打铁的时候必须右手朝前,拉火必须“两头紧当中慢”,才能“又熟铁来又省炭”。在火候的控制上,讲究“七火锄八火镰,离了十火不周全”,倘若火不够旺,再多打几下也是可以的,并没有所谓的十二道工序,三万六千下,都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这一点与《舌尖上的中国》所宣传的打铁规矩出入较大。学徒工一般十五六岁开始打铁,要看其身高和力气,往往一开始从拉风箱做饭干杂活开始做起。
打铁分为打座炉和打行炉。打行炉,又称为打乡铁,即走街串巷打铁营生。牛祺圣回忆起打行炉的经历时说道:
打乡铁(又叫打行炉)非常艰苦,出门在外居无定所,吃百家饭。一般都是住在人家家里,或者住在破庙里面。打乡铁住庙,庙里也有很多故事。打乡铁都是在庙里的神案底下,铺上床铺。过去村里的庙空间很小,所以就只能将就着休息,这边睡开一个人,那边睡另一个人。打乡铁若是住别人家里,
就比住在庙里强多了。打乡铁的时候,接待的都是一些老顾客,平时大家跟铁匠的关系很好。俗话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铁匠打乡铁就要靠这些老主顾了。④
打乡铁有句俗语,“风吹一炉火,捶打四方财。”⑤打乡铁的时候,铁匠将打铁的工具装上车子,走街串巷,来到一个村庄就安营扎寨,围起简易的炉子,维修村民的农具和日用生活品。李厥安回忆了打乡铁的具体情节:
①调査时间:2018年4月1日,调査地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河庄村、十九郎村,调査人:
杜凯月”
②被访谈人牛祺圣,72岁,山东章丘相公庄镇河庄村人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月]日,李倩资料
访谈地点:河庄村牛家铁匠铺。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政协章丘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资料》第5辑,内部资料,1988年,第48页”
到了一个较大的村庄(村名记不清了),我按照师兄的指点,卸下打铁工具,便提水和泥,供师傅盘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打行炉一般有两种炉式,一是支架炉,即风箱、铁炉、炭槽都放在一个木架上。这种炉式使用方便,行运困难。二是地炉,即是风箱、火炉、炭槽都放在平地,在风箱和炭槽之间挖一小坑,坑四周用硬泥砌好,安上风道,排正炉条,就可以使用。在安丘打行炉的绝大多数都是用地炉。当我和泥的时候,师傅坐着机,撑挖炉槽安风道,师兄就用“响锤”在砧子上砸铁片。这种锤子声响很大,能远听五华里左右。“叮叮”锤子一响,众便知道村里来了铁匠。需要修理家具的,就会循声到。盘炉的功夫,许多人拿着要修理的物件如钢锌、钢獗、修车以及磨剪子、锵菜刀等等,讲价的、圆成的,议论纷纷。当“买卖”讲成之后,便开始了工作。①
打乡铁,炉子有讲究,分为支架炉和地炉,在中央财经频道所播出的《传承•金篇》里,牛祺圣打乡铁用的是支架炉。牛祺圣年轻时跟随父亲打乡铁,打出名气后便自己在家打座炉,每逢村集去售卖自己打制的农具。
打铁要起很早,在人家家里睡觉不早起能行吗?头三十年,早起来去赶集。赶集回来晌午头子里不睡晌觉就得干,为啥不睡晌觉?因为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我收拾家什,到了黑天我还要骑着车子去卖。一年四季里冬天能休息一下,秋天的时候活最多。俗话说,“春木匠秋铁匠”,说的就是秋天铁匠最忙。一般赶集都是去相公集、十九郎集、大位李集、赫庄集,平时也要去种分的地。我打的东西一般在集上就摆摊卖。下乡带着货到门口,该修的写上名修好了再给人家送过去,或者现场安个把儿,或者直接
上人家家里去。我小车推了四十多年,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上了门就是自己人。②
牛祺圣平时爱琢磨,脑子灵活,他自己创新发明的懒汉锄,锄地不用弯腰,省时省力,连懒汉都愿意锄地。他的铁镰刀,轻便省力,坚固耐用。他发明的新式农具获得了同行和顾客的一致好评。牛祺圣的这种优点,也为自己之后的艺术化转型奠定了条件。
图1牛祺圣打铁场景③
①讲述人:李厥安,引自政协章丘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资料》第5辑,内部资料,
1988年,第49页。
②被访谈人:牛祺圣,72岁,山东章丘相公庄镇河庄村人;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
月1日上午;访谈地点:河庄村牛家铁匠铺。
③ 摄影者:李倩。
、"我的铁匠转型":个体艺术化实践的摸索
说起从打制铁器向工艺品转型,牛祺圣有自己的看法:
工艺品与打锅区别在于需要有艺术知识。不仅仅要实用,要生动,还要有生命力。我的第一件作品是壁虎,是看了看壁虎打出来,要有真正的壁虎。只有观察真正的壁虎,在打制的时候四条腿按照它的连贯性动作,按照动作打出来,就有了形态感和动态感,才能有艺术的感觉,壁虎才“挺活”。这是我打铁生涯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①
牛祺圣的儿媳妇也说起牛祺圣转型打工艺品的事情:
原来的时候,我公公去打乡铁。不过,铁匠前段时间不好干,很多都去铁加工厂了,所以现在手工铁匠几乎是绝迹了。我们这种家庭小作坊,是唯一的小铺子。老人吧,打了一辈子的铁,改行不好改,也不愿意放弃。之前北京来了一个教授让俺公公做铁艺加工,在国际都获了奖了。从那以后呢,就寻思着咱自己也创造一点艺术品,打个景,打个花,打是很麻烦的,后来打的很多工艺品都在博物馆展览了。②打制铁壁虎仅仅是牛祺圣从事铁艺制作的一个开端,而清华美院张光灿的到来才是他职业生涯的真正转折点。
打完铁壁虎没有半年,2011年张光灿老师就过来了。让我打铁镰、铁锄之类的,我说这哪叫工艺品,就是农具。张光灿老师这个作品是反映农民工进城的,他用橡皮泥搓出来,我们根据他的模型打,最后出来的作品在国际上都获奖了。为清华大学打作品的时候,看清华大学的学生写论文,写为什么出这个作品,作品怎么来的。儿子就想,不如在家自己做一点作品。我们俩决定先做一个碾子,压粮食的。后来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过来请我们打设计的灯罩,还有根据图纸打铁制的玉米杆儿。③牛氏父子打制的很多工艺品都被章丘文化馆收藏。而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铁牡丹花,是牛祺圣的得意之作。为了打制牡丹花,牛祺圣特意买了两盆真的牡丹花,比照着“模特”打制,每一片牡丹的叶子都锤打了至少五百下,叶片各不相同,朝光伸展,活灵活现。
图2张光灿作品:牛家铁牡丹④
①被访谈人:牛祺圣,72岁,山东章丘相公庄镇河庄村人;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
月]日上午;访谈地点:河庄村牛家铁匠铺。
②被访谈人:牛家儿媳妇;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月1日上午;访谈地点:河庄村
牛家铁匠铺。
③被访谈人:牛祺圣,72岁,山东章丘相公庄镇河庄村人;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
月]日上午,访谈地点:河庄村牛家铁匠铺。
④摄影者:杜凯月、李倩。
打制铁工艺品为牛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_件铁工艺品的收入是原本打铁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这让牛家父子都兴奋不已。牛祺圣认为:
转型让我想起徐悲鸿、齐白石他们的经历。当然我跟徐悲鸿没法比,但跟齐白石很像,齐白石原来是木匠。有一次齐白石跟自己的老师散步,路上遇到了一个木匠。齐白石的老师先给木匠让路,齐白石问为何给木匠让路?老师说人家是木匠,有手艺,咱要尊重技艺。于是齐白石开始学习做木匠手艺,后来有一次他去北方给人家做炕头橱子,橱子有四扇门,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他们做完橱子请画家来画画,人家画花草比做木匠挣钱,他又看上了这个画家。画画比干木匠价值更高、身份更高。①
一件铁制工艺品,可以给牛家带来五位数的收入,打制工艺品为铁匠转型带来了无限可能。在铁匠歌谣中,也对工匠技术工艺化予以充分肯定:“瓦匠堆个大白塔,石匠凿个千佛山。铁匠造个大铜牛,木匠修个金銮殿。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②
与此同时,牛祺圣的转型离不开从事艺术行业专业人士的引导和推动。在郭银生《铁匠锻造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提到了两位从事艺术活动的专业人士,湖北的杜东宜与云南的蔡德全,二人皆主攻美术专业。杜东宜从清华美院毕业之后,从事了7年的艺术创作,2014年在汉口创立了触造品牌,与手工艺人合作设计和制作适合现代人使用的生活用品。蔡德全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绘画和金属艺术品创作二十多年,并提出了铁匠铺的“艺术拯救计划”。他们都意识到,铁匠锻造手工艺的传承只有与发展文化、艺术结合,才有可能成为解决之道。将传统锻造手工艺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打造出来的铁器不再是为生活服务的实用铁器,而是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不仅会让大众开始欣赏铁制作品,也会使社会对传统手工艺开始重视起来。对于目前铁匠锻造手工艺的发展,蔡德全认为,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发展,是拯救不了铁匠这门手工艺走向消亡的现实的。③艺术家与工匠,二者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作用。张光灿借助牛祺圣的打铁技艺,更好地呈现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并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外,其实有很多国际艺术作品越来越推崇设计与手工制作的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欧美、日本等国的传统手工艺保存完整、延续传承。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也层出不穷。我们其实并不缺乏创意,也并不缺乏艺术构思,而是缺乏一种文化资源的发现和融合。从牛祺圣的铁艺转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要想更好地保护和继承这门传统的打铁技艺,我们应当调动设计师和艺术家与铁匠合作,熔铸艺术人文,创造雅俗共赏的东西。日本的“工匠精神”世界闻名,他们几代人一宜坚持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不仅坚持高度严谨的工艺技能,也会与时俱进融入当代美学因素。这种坚持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正是传统手工艺人所缺
乏的④。无论是牛祺圣将铁器制作向铁工艺转型、还是蔡德全的铁匠行为艺术表演,都能更好地吸引从事艺术领域的年轻人加入,艺术化转型是一个明智之举,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技艺。
①被访谈人:牛祺圣,72岁,山东章丘相公庄镇河庄村人,访谈人:杜凯月,访谈时间:2018年4
月1日上午,访谈地点:河庄村牛家铁匠铺。
②曹保明:《铁匠技艺与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63页。
③郭银生:《铁匠锻造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④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