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76www.sjgzzs 从偶像养成类节目看当代社会的符号泛滥现象
程雨佳
(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摘    要:近年来,一种结合日韩的练习生制度与传统选秀节目优势的偶像养成类型综艺节目获取了巨大的关注和流量,受到青少年观众的追捧。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偶像养成类节目和节目受众的娱乐性,神话虚构,单轴化以及异化符号消费的特点,指出当代社会符号泛滥现象。
关键词:偶像养成;符号学;符号泛滥
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主要是通过展示选手们的才艺,选用观众投票选拔的形式,选出偶像团体。2018年开播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标志着此类节目开始兴起。《青春有你第二季》与《创造2020》的热度也有增无减,相关话题多次占领微博热搜,在此情景之下符号泛滥危机正在四处弥漫。
(一)当代社会符号危机及其表现
赵毅衡指出当代社会符号泛滥危机,提出如果不能解决符号泛滥的问题,让符号泛滥愈演愈烈,那么最终将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文化进程。[1]当代符号泛滥危机主要体现在异化的符合消费和意义的在场与离场、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合这三对关系上。在偶像养成节目中也可以从四个方面解释当代社会的符号泛滥现象:选秀节目的娱乐性使作为符号消费者与符号接收者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当时获得快乐,是娱乐符号意义的在场接收与瞬时结束。在节目的组织安排上,节目组制造了神话,而虚妄的神话制造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追寻。从组合与聚合的关系上来观察偶像养成节目的符号消费者,可以发现消费者选择单轴化的特征,即人们更多的选择现成的文本组合方式,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法来进行选择。节目推动观众进行不理性的符号消费。
(二)偶像养成节目的娱乐性迫使意义即时结束
皮尔斯提出一个观点,对一个符号进行解释,称为符号的解释项,符号的解释项是一个新的符号,解释符号的过程,是无限的,因为解释符号的符号依然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
[2]在具体的表意过程中,符号接收者不会无限的去延伸符号解释项的意义,当延伸到某个程度后会停止,但是无限延伸意义这种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在偶像养成节目符号狂轰滥炸式的输出背后,却是意义的在场接收和即时结束。观众在观看这类节目的时候,只能得到当场的愉悦感,并不能进行意义的延伸,看后即忘。偶像养成节目是一个娱乐文本,欣赏艺术文本可以继续进行对艺术本身的思考,
思考可以重新指向艺术文本本身,而娱乐文本带给我们的只有当下的愉悦,观众不会去深入思考,也无法做意义的延伸。娱乐活动仅仅只能获得暂时的娱乐感,并没有什么其他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偶像养成节目的娱乐性使意义瞬时结束,这是当代社会的符号泛滥危机的表现,娱乐符号已经在对艺术符号进行排挤,传统的经典的有价值的艺术符号受到冷落,娱乐符号强行覆盖艺术文本,意义却无法延伸。皮尔斯认为"人本身是符号",符号意义无限衍义的过程是人类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义瞬时结束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符号泛滥危机。
(三)偶像养成节目对于神话的虚构
偶像练习生出道成员
罗兰巴尔特提出神话的二级系统理论,神话的第一级系统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符号,是语言学范围内的意指,第一级系统的符号又作为第二级系统中的能指,再与所指构成新的符号系统,即神话符号系统。[3]在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神话的第一级能指是练习生自身,他们的舞台表现为所指,神话的第一级符号意义是练习生展示擅长的舞台表演,获得观众喜爱就有机会出道成为偶像,第一级的符号意义成为第二级符号系统的能指,在第二季符号系统中,符号意义参加节目选秀的选手们通过展示自己的性格和才艺,获得观众们的投票支持,最终成功出道,实现自己的梦想。偶像养成节目制作的神话是营造了一个公平真实的追梦平台,节目组的正能量宣传语与小部分选手的成功出道激发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偶像梦,参加节目出道成为偶像成为了新风潮,但这场神话终究只是虚妄的。
(四)偶像养成节目消费者意识的单轴化
组合轴与聚合轴这两个展开向度构成符号文本的内涵。无论是分析一场梦,还是分析整个文化,都可以从符号文本的两个向度展开。雅柯布森认为聚合轴为选择轴,功能是比较与选择,组合轴为结合轴,功能是邻接粘合[4]当代社会符号现状是符号选择纷繁复杂,宽轴的拓宽给了人们对于符号文本更多的选择与解释,但是选择的符号项目过于繁多,人们作为符号消费者会产生选择上的恐惧。作为符号消费者的观众,集中选择消费偶像养成节目,这一现象是选择单轴化的体现。观众服从于视频网站的强力推荐,在一定程度上是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我们依赖于这种文化中现成的组合关系,身为社会人,我们也自然去依赖这种关系,我们不去观看节目,不去完成共通的意义空间的构建,就无法和其他人拥有共同话题,我们只好接受已经安排好的文本组成方式和元语言。
(五)异化的符号消费
丹尼尔贝尔认为消费异化是一种毫不理性的欲望消费。[5]作为当代社会的消费者,关注的已经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偶像选秀节目向观众输送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努力的价值观,在视频中穿插高人气选手代言的商品,引导观众争相购买。我们在消费一个物品的时候,会连同它的符号价值一起消费,在消费符号的过程中,我们重新定义自己,给自己添加标签。潮男潮女和宅男宅女就是消费不同的符号而演变出来的不同体。观众在观看偶像养成节目时,对节目的本体进行消费,对商家宣传的相关商品与服务进行消费,同时也在对选手本身进行消费,在节目中出赛的绝大多数练习生是在附和与影响着观众的审美。粉丝的标准由你消费了钱多少来界定,喜欢他就必须舍得为他花钱似
乎成为了真理,但是观众观看的是经过节目组剪辑过的画面,喜爱的是人设,购买的是被包装后的商品,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商家的消费陷阱。
参考文献:
[1]赵毅衡 . 异化符号消费当代文化的符号泛滥危机[J]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2(10).
[2]赵毅衡 . 意义的未来性: 一个符号现象学分析[J]. 社会科学 . 2015(10).
[3]刘怀玉, 伍丹 . 消费主义批判: 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斐伏尔、德波为线索[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7).
[4]赵毅衡 . 论聚合系列文本 ——个普遍的文化符号学问题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19(1).
[5]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M]. 人民出版社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