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黄昏,一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天净沙秋思赏析  ⑴枯藤是指枯萎的枝蔓。昏鸦是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是指黄昏。
  ⑵人家是指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是指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是指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是指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是指形容伤心悲哀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一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表达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
《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的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表达秋季凄凉萧条景,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到达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的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是实际上,在诸多方面表达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