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
《观沧海》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请简要概括诗人所观赏到的景物。
“观”字统领全诗,除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外,都是诗人观察的内容:波澜壮阔的沧海;高耸挺立的山岛;丛生繁茂的草木;萧瑟的秋风;翻涌的波涛;为沧海吞吐的日月星辰。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①诗句大意: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远眺那苍茫的大海。
②分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临”,“观”两字的作用。
这一句点明观景地点——碣石,观察对象——沧海(海水苍青,故称沧海)。“临”写出了诗人立足之高,居高临海,视野开阔,所看到的景象非同一般;“观”字点题,而且是全诗的诗眼,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①诗句大意:海水那么宽阔浩荡,碣石山上的小岛高高地挺立着。碣石山上树木葱茏苍翠,各种草长得很茂盛。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②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观海时所见的全景,“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写出了大海的宽阔浩荡;“山岛耸峙”是静景,描写耸立的山岛,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③“水何澹澹”一句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请从炼字角度进行赏析。
“澹澹”一词写出了大海水波浩淼的特点;“何”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赞叹之情。
④请描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情景。
岛上树木繁茂,各种草长的很茂盛,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这是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赏之意。)
⑤赏析这四句诗当中,“涌”字的妙处。
“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显示了它雄壮的气势,又反映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不凡的志向。
⑥分析“水何澹澹.......天净沙秋思赏析洪波涌起”这几句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动静结合。“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静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以及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诗句大意: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这浩渺的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大海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庆幸极了,写一首诗来抒发我的思想感情。
②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示例一:这四句的景象并非真实所见,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虚景。运行不息的日月,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好像包含在这浩瀚的大海之中。诗人以沧海自比,借此表达自己宽广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夸张、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借此表达自己宽广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示例三: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自己宽广的胸襟和统一国家的大志。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若”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暗示这四句并非是诗人所观,而是虚写。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歌主旨】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的波澜壮阔、吞吐日月的雄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远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①诗句大意:在杨絮落尽、杜鹃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②分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杨花”漂泊无定,在古典诗词中常象征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在古诗词中是凄惨离别、哀伤思归的象征。诗歌的开头抓住这杨花和子规这两个意象,借景抒情,抒发诗人离别哀伤之痛。
③分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在是诗中的作用。
“杨花”且“落尽”点名暮春的时令;渲染了悲凉感伤的氛围;引出下句叙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之事,抒发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之情。
④分析“闻道龙标过五溪”在诗中的作用。
照应题目,指出王昌龄被贬之地的偏远;表现了诗人未来得及与朋友告别的无奈惋惜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友人前途命运的关切之情。为下文抒发同情思念之情蓄势。
⑤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过”字。
“过”看似平淡更为绝妙。“过”表明了被贬之地的偏远、道路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诗句大意: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寄托给天上的月亮,伴随着你一直到那夜郎以西。
②任选角度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月亮人的情感,明月似乎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知晓人情,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同情和思念之情。
示例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三: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使者,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示例四:一个“寄”字,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传递友情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朋友远离的无限同情、思念和牵挂之情。
【本诗主旨】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叙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以及因为朋友要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忧虑和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①诗句大意:游子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②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这两句诗。
内容: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
写法: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①诗句大意:春潮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显得更加宽阔。和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②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的人视野因此变得开阔。“阔”字既写出了涨潮时江水之势,水面变得辽阔了,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悬”是端正高挂着的意思,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舒坦。
“正”包含了“顺”与“和”的内容。
③请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能否把颔联里的“阔”换成“失”,“正”换成“顺”呢?
不能。“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而“失”则不具有这种动态感与恢弘阔大的气势。“悬”是端端直直地
高挂着的样子,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这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所以,二字不能换。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诗句大意: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去新春已经来临。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哲理:时序交替,新事物总是蕴含在旧事物当中,并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示例二: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描绘了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流露出思乡之情,也客观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三: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和“入”赋予了“日”和“春”人的情感,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告诉我们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当中并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表现出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示例四:炼字:“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日”和“春”人的情感,告诉我们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当中并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表现出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诗句大意:给家里写的书信该送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吧。
②请从内容与结构这两方面说说尾联的作用。
内容:尾联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观天空大雁北归,于是想到凭借鸿雁传书,以解乡愁,抒发作者的淡淡的乡思乡愁。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主旨。
结构:“乡书”,“归雁”紧扣首联中“客路”一词,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本诗主旨】
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
爱,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①诗句大意:天黄昏,归巢的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小桥下流动着溪水,小桥边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古老的驿道上,萧瑟的西风中,有一匹瘦马艰难前行。
②本曲语言精炼,请结合前三句具体内容,分析本曲的这一语言特点。
在前三句中,作者仅仅用十八个字就描写出九种事物,并用“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九个词语准确形象地展现出不同事物的动态与形状特征,两字就成为一景,并流露无限愁思,可见语言简练且意蕴深厚。
③分析前三句景物描写在曲中的作用。
运用了列锦的手法,即运用大量的名词,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渲染萧条、寂寞、悲凉的氛围,烘托游子的凄凉孤寂之情。
④"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将萧条冷落的哀景与温馨恬静的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⑤“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中的“西风”能否换为“清风”?为什么?
不能。因为全曲描写的是秋季景,“西风”比“清风”更符合季节特点;西风较寒,衬托出天涯游子孤独凄凉的心情;清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与曲作中表现的心情明显不符,因此不能换。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诗句大意:太阳从西方落山,只有这个伤心断肠的孤独的思乡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②分析“夕阳西下”在曲中的作用。
点明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悲凉的气氛;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引出“断肠人”一
句,抒发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愁。
③分析“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曲中的作用。
“天涯”照应上文的“古道”,描写羁旅游子所处的特定环境,表现诗人孤独凄凉之情;“断肠”形象地突出漂泊异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因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最后一句揭示主旨,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