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思想”
一、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
据研究者发现,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劣化趋势。
根据七项指标测量,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妇女地位排名第132位。这七项指标是:
1、妇女就业率; 2、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 3、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 4、男女青年就业比例; 5、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 6、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7、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
七项指标,只有第一项领先,占世界第一,其它六项均不理想。 现代的日本女性,其社会地位又是怎样呢?日本战后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在法律上、在社会和家庭里地位平等(形式上平等)。但正如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一样,男女平等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为什么会有重男轻女这种心态呢?
1、从历史上面讲,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中国一直是男性主导的社会,遵从男尊女卑,女性要三从四德,可以说重男轻女是男尊女卑的反应。
2、从中国的宗族观念上讲,与父亲这一脉的关系为血统关系,与母亲这一脉的关系为血缘关系,与妻子这一脉的关系为姻亲关系,从亲近重要程度上讲是血统大于血缘,血缘大于姻亲的。
3、从家族观念上讲,分为内亲外戚,同姓的为本家,例如叔叔的孩子是内亲,舅舅家的孩子是外戚。内亲的亲近关系是大于外戚的。何谓,因姓氏不同才见外,外公外婆外甥的外字就是这么来的。有些独生女家庭会有招上门女婿的打算,俗称倒插门。要招上门女婿的父母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姓氏得以延续,免得自己成为家族的罪人。除此之外,寻根的观念深入人心。
4、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人类有23对共46条染体,其中一对为特殊的性染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除了Y染体以外的其它45条染体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受精变为合子重组后都会难以追踪,只有Y染体可以确定是爷爷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这样一脉相承的遗传下去,也就是说只有Y染体是和姓氏一样可以追踪的,从祖宗到子孙都一样(除了几率很低的变异外)。有历史学家在考证成吉思汗的后代的时候就是靠Y染体的鉴定。然而女儿的性染体不可追踪,一条X肯定来自母亲,另外一条X来自
父亲,而来自父亲的这条X有肯定来自奶奶,这样女孩的的两条性染体一条来自于母亲家族一条来自于奶奶家族,都和爷爷这个家族无关了,其他染体和这个规律一样。因此有些生物学者会开玩笑说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儿子是传后人是很有前瞻性的。
5、从风俗上讲,重男轻女的现象更为普遍。陕甘宁地区的一些农村有这样的顺口溜,窗子不是门,女子不是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女儿不算自家的人,不会计算在排行之内。
6、从养老上面讲,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居家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没有变过。南方有这样的说法炉灰筑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就是说赡养老人是儿子的事情,跟女儿没有关系,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也成为了一些不孝女儿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现在女儿不仅有平等继承遗产的权利,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由于女儿照顾老人方面更加细致,有些地方也称女儿为父母的贴身小棉袄
7、从别人的影响上看,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重男轻女的思想往往受他人影响很多。
有学者的观点是,传统伦理、法律、小农经济和土地所有制这四个因素塑造了中国传统的
父权制宗族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母亲在家族中基本上没有人权、财权、事权,更不用说女儿了。而在这种制度下,儿子和女儿比较起来,承担了四大功能:(1)养老送终;(2)获得承认;(3)传宗接代;(4)情感回馈。所以自然重男轻女了。(李冬莉,2000;李银河,2003
具体到微观的、家庭的层面,重男轻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或者说两个层面:
1、一个层面是功利性重男轻女。2、另外一个层面是情结性重男轻女。情结性重男轻女中,最常见的两个情结亚型分别是面子性重男轻女和存在意义性重男轻女。
另外,重男轻女的经济基础其实在当今社会下也是值得商讨的。功利性重男轻女出自经济理性,养育儿子有两个经济效益:
第一,增加劳动力。第二,养儿防老。儿子就是父母的养老保险。在这种孩子成本-效益理论下,女儿当然是赔钱货。
功利主义态度产生了的嫌女爱男、重男轻女说到底还是嫌贫爱富,重利轻义。功利性重男轻女是很好解决的——只要有钱就行
而且在功利性重男轻女家庭中,功利主义往往是适应贫穷外在环境的产物。不承担经济责任的母亲,往往是在依恋关系的层面并不重男轻女的,都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而父
亲的重男轻女也会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而改变。(Dien1992凡是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真正困难的是情结性重男轻女。
面子性重男轻女是情结性重男轻女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很多父母之所以重男轻女是为了面子,为了这家人不丢脸,让别人看得起。
面子性重男轻女是很难转化的,除非主体能够从村落文化中分化出来。成为有独立自我价值系统的个体。而最深刻和最难以发生变迁的重男轻女家庭风格是存在意义性重男轻女。在农民的生活周期中,唯一一件可以赋
予其生命意义的事情就是生育。
如果说面子性重男轻女是为了别人的话,那么存在意义性重男轻女就是为了自己,准确地说,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祖宗香火
、在封建社会,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日本自"明治维新",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女子教育,比中国要早。目前社会上“重男轻女”思想有所淡化。
四、思考:解决重男轻女,不仅要从思想上解决封建思想的问题;也要解决农村的生活水
平提高、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正如在西方社会工业化进程前,同样也存在养儿防老的亲子之间的反哺关系和制度,直到现代医疗保险和老年保险全面建立后,亲子关系就变成接力性关系。中国只要推进农村城镇化,落实优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让儿女们或者父母们赚到很多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功利性重男轻女就会自然消失。
重男轻女社会成因
  男性在体力、逻辑判断等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人类进化早期,更强的体力和逻辑判断力,意味着更多食物的来源,部落战争中更多的生存机会。
经济
  由于男性生理和社会性的天然优势,对儿子投入和对女儿同等的关注,能得到更大的综合回报。在资源有限甚至匮乏的情况下,也构成了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经济原因。
生活与习俗上的重男轻女
  在一些社会文化与习俗上会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例如中国有一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
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东亚地区的传统丧葬仪式中的五服,为父系亲属所服的丧会比同辈且同等的母系亲属服的丧要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姨母服的丧重;即使同样是父系或母系亲属,为男性服的丧也会比为女性服的丧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姑母服的丧重。
  一些语言也会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例如在中文里妇人之见指没见识的人的见解,妇人之仁指不顾全大局的仁慈,含有轻视女性才智的意思。
育儿与教育上的重男轻女
  很多有重男轻女思想地方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而不顾自己负担能力不断生育,直至生出男孩为止。有些则透过性别选择去选择生男孩。而一些法制不健全的地方还会把女婴溺死。这些现象可能令人口性别失衡,在广东省,出生婴儿的性别比高达137.76
  有些重男轻女观念较深的家庭里,女儿出世,父亲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即使是程度一般的,也常会认为女孩子长大后要嫁人,不需要读太多书,于是不顾各子女的能力和意愿,要女儿辍学工作赚钱供她们的兄弟读书 ,即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无心向学,这些父母也
照样如此。平时也会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待遇,例如有些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考虑给儿子,却要女儿做较多的家务。极端的情况甚至是把儿子视为宝贝,在家里有如小皇帝,女儿则被视为奴仆看待,也常被打骂。
另一方面,男性被重视的同时也常意味着要负较重的责任,一些家庭就会对儿子管教特别严厉,对儿子的要求也比对女儿严格。
重男轻女的原因
重男轻女不仅仅是给女性带来了压抑,也给我们男人很多压力。因为你是男的,所以你必须有大出息,没有任何理由落后。造成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古代中原地区是小农经济,对体力需求大,男人成为家庭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当然会掌握家庭,社会地位的主导权。所谓经济地位决定人格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
    可是时至今日,已经是现代化的21世纪,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起源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对体力的需求越来越小,发达国家包括亚洲的日
本都已经实现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工商业发达。可是时至今日,为什么日韩,中国大中城市还是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不仅仅女性被压抑,我们男人也累,累的很,原因我已经说了。如今日韩两国男人过劳死的事情时有发生。
    可是,本来属于游,牧,民族的一些民族(除了阿拉伯人)却根本没有重男轻女思想。比如我们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女儿阿剌海别公主一直被重用和悉心栽培,还有中亚几个国家。不知道是不是与经济基础也有关?放,牧,是男女都可以做的活,因此才能男女平等。可是也不对呀,众所周知,由于生存环境和生存资源等原因,游,牧,民族扩张性比较强,而充当将士的也都是男人。
    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姓氏重男轻女
%e2%80%9c%e9%87%8d%e7%94%b7%e8%bd%bb%e5%a5%b3%e2%80%9d%e6%9c%89%e5%8e%9f%e5%9b%a0
下载的文档如不能正常打开,右击文档打开方式选择浏览器即可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5000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
事实上,后者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体的传递方式一致:Y染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遗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现象,只要是男性,这个家族的Y染体就一直传下来,而且是祖先同一条染体的复制品。
    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就用给自己的家族命名。当然,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志自己,区别他人,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但是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Y染体打上了标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Y染体的,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Y染体却与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氏的传递,就是Y染体的传递。
  男孩是Y染体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儿女只继承了你基因的二分之一,你的孙子、孙女只继承了你儿女基因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最终近乎零。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祖先真正的一点遗产———
—Y染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
  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是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量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这种现象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南京好玩的地方排行榜2.3万多个姓,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最成功的姓是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了5%,赵姓人数超过2%,朱姓超过了1%。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从过去2.3万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由此,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历史漫长的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且独一无二的Y染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
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是让外国人非常羡慕的资源。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体的标记,是姓氏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