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城门⼏丈⾼?三⼗六丈⾼。”—童谣中的回忆
三⼭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川近钟⾩,仪凤定淮清⽯城。――吴敬梓《儒林外史》
“城门城门⼏丈⾼?三⼗六丈⾼。骑⽩马,带把⼑,城门底下⾛⼀遭。”不知道多少辈的南京⼈童年时都吟过这段童谣。其实,说起南京的城门,早⼏辈的南京⼈可以掰着⼿指为你数出“⾥⼗三、外⼗⼋”。
清代⼩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把南京的13座城门,按逆时针⽅向编成了顺⼝溜:“三⼭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川近钟⾩,仪凤定淮清⽯城。”
南京现存的古城门已⾮常稀少,其中不少经过多次修复已没有了古城门的样⼦。今天,⼩编带着你骑着单车循着地图去那些残存的历史……
三⼭门
明城墙的三⼭门,就是今天的⽔西门,这座城门最早是南宋都城和宋元⾦陵城的龙光门,朱元璋也曾经登临此门,洪武初年直接利⽤了这座旧有的城门,直到1386年才重新建造新门,改称“三⼭门”。从那时起,民间就俗称此门为“⽔西门”⼀直沿⽤⾄今。三⼭门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有四道,形状和通济门内瓮城相似,⽓势仅仅逊⾊于聚宝门和通济门。上世纪50年代,三⼭门被拆除。
聚宝门
明代聚宝门,现称中华门,是南京明代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
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同南京明代城墙⼀道被列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南京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正南,明洪武⼆年⾄洪武⼋年(1369年~1375年)在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南门旧址拓建⽽成,始称聚宝门,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性的建筑。
中华民国⼆⼗年(1931年),当时的⾸都南京市国民政府因为认为“聚宝门”封建意味太过强烈,为了响应北伐的⾰命需要,所以将城门的名称改为“中华门”,并由当时的国家领导⼈蒋介⽯题写城门的牌匾题字《中华门》三字。
通济门
通济门拥有3道瓮城、4道城门,瓮城呈环形,其⾯积甚⾄超过中华门的1.5万m2,为南京明城墙城门中占地⾯积最⼤的⼀座。当时的通济门坐北朝南,它扼守在内秦淮和外秦淮的分界点上,东北⽅向是皇宫区,西南⽅向则是商业区,因此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
1963年,通济门城墙遗址最后的⽯墩被清除,这个明代最庞⼤的城门就此在南京⼈眼前消失殆尽,就连⼀点墙基的踪影也难以寻觅,⽼南京们也只能从⽼照⽚上回味通济门曾经的风采。
正阳门
正阳门南京明代城墙⼗三座城门之⼀,明代的“国门;作为京城的正南门,正阳门并不在南京城的正南⽅,⽽是偏于东南。这是由于明初扩建南京城时,保留了南唐以来的⾦陵城及其西、南两⾯城墙和东城墙的南段,新扩展的城区分别位于京城的东部和西北部,使得扩展后的整个京城呈不规则形状。
1931年改名光华门,1937年南京沦陷时被炸塌;1958年被拆除。
朝阳门
1366年朱元璋向东北两⾯拓展南京城时修建了这座城门,因其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故⽽命名为朝阳门。当时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道。此门是瓮城,连接着城内的宫城和城外明孝陵的通道。遥想当年:城门内是⾦碧辉煌的皇宫殿字,城门外是戒备森严的明孝陵陵区,这是多么显赫的⼀座城门。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了迎接于民国14年(1928年)逝世的孙中⼭先⽣的灵柩⽽修建中⼭路,中⼭路到达城东的部分开辟新城门三门洞的中⼭门,同时封闭原南京⽼朝阳门,将⽼朝阳门⽤城砖砌死与旁边的城墙连为⼀体,⾄此南京朝阳门退出南京历史舞台,之后,在朝阳门原址以北另建三孔券门,命名为中⼭门
太平门
太平门,明初应天府内城⼗三城门之⼀,为明都城东第⼀门太平门是南京明代内城⼗三个城门之⼀,明代刑部、都察院和⼤理寺(合成“三法司”)监狱就在城门外,相传夜间哀声四起,为此命名为太平门。
太平门东⾯的钟⼭被称作“蟠龙”,这⼀段城墙就被称为龙脖⼦。太平门扼守钟⼭,对于控制南京北部⾄关重要,太平天国时,在门外钟⼭脚下修筑地堡城、⼭上筑天堡城拱卫太平门。1931年,太平门⼀度被改名为⾃由门,1958年被拆除。
神策门
“内⼗三,外⼗⼋,⼀个门栓朝外插。”这个被⼈形容为“门栓朝外插”的城门指的就是明代南京神策门,民间顺⼝溜形象地概括了它特殊的建筑形式。神策门规模较⼩,城门在⾥,瓮城在外,瓮城门也不正对着城门,⽽是开在瓮城的东北⾓,所以明南京神策门⼜被称为外瓮城城门。如今的神策门是南京保存较完整的城门,瓮城、劵门及三开间的歇⼭顶城楼仍在。1931年,国民政府认为南京诸城门的名称具有封建迷信⾊彩,⽽将神策门改为“和平门”
在。1931年,国民政府认为南京诸城门的名称具有封建迷信⾊彩,⽽将神策门改为“和平门”
⾦川门
▲沪宁铁路通过⾦川门⼊南京⾄下关
▲五⼗年代⾦川门被拆除时的情景
童谣被打⾦川门位于南京⽼城城北,是南北向城门,向南为南京⽼城城内,向北出城,东⾄神策门(今和平门),西⾄钟⾩门,因⾦川河由此出城⽽得名,配套设施有⼀座⾦川桥和⼀座⽔关。相较于东西⽔关,这座⽔关⼀定不是很有名,但是它是扼守城墙内外的要津,其作⽤仍不可⼩觑。
⾦川门没有能够逃脱1957年轰轰烈烈的“拆墙运动”,⾄今连遗址也不⼤为⼈熟悉,这不仅是遗憾
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