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对第六单元万有引力的要求
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新教材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的知识线索,在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方面的知识要求没有大的变化。
新教材在“行星的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增加一节课文“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旨在放
万有引力常量缓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历程的展现,为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更充分的知识基;
课程标准要求: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实用范围和局限性。
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建议: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章教材是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应用的继续。牛顿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天体运动的规律,结合开普勒定律建立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
1.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展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富有创造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难得的好材料,本章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处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自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2.注重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都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牛顿时代的科学家围绕着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事例都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好材料,在组织内容时,重视科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3.增进科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人们常常认为万有引力似乎跟现实生活、人类社会难有联系,认为航天活动是一项高精尖的事业,与自己的距离较远。其实,只要我们去认真关注,科学跟生活、跟社会的联系是紧密的,航天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教科书“STS”栏目“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列举了诸多航天跟人类生活相关的事例,从气象卫星到天气预报,从卫星定位系统到自动导航的汽车,从地球资源卫星到我国西部开发整体规划,从军事卫星到现代防务,从失重现象到微重力实验室,从太空辐射到太空育种,等等。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跟生活、跟社会联系的思考,当学生收看到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4.正确评价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实际上是对经典力学的总结。教科书首先肯定了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然后从低速到高速、宏观到微观、弱引力到强引力三个方面介绍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这些介绍的具体内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知道科学成就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给学生一个这样的观念: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原有科学理论的推翻,而是原有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新理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科学结论的普适性总是相对的,科学就是在不断探索更广泛适用的理论中得到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