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寻教学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指确定一篇文章从什么地方入手进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迅速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选好阅读的切入点,抓住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能帮组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抓住文章的切入点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总结的一些寻课文切入点的规律,讲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文章的标题为切入点
标题是作者紧扣文章内容精心拟定的。许多情况下,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因此课文标题,尤其是以标题中的关键词语作为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土地不会说话,怎么有誓言呢?土地的誓言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批文入情,破解疑团,抓住了文章主要内容:“土地的誓言”是作者面向土地发出誓言——为解放东北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作者为什么在文末才立誓,文章前半部分写什么内容?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对全文内容及布局有了全面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以文章的线索为切入点
一篇好文章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章的材料与材料、段落与段落之间,都能够缝合材料与段落的蛛丝马迹,也就是线索性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为我们寻切入点、分析文章提供了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很快就能顺藤摸瓜,理清各部分的结构、脉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作者以“散步”为线索,把所有的材料编排都沿此线索而运作,在运作中尽量出现些波澜,使文章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在波澜起伏中表现文章主题。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这一线索,沿着线索出文中发生分歧的语段仔细揣摩,便可以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样可以让学
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溯怎么读
三、以文章的结局为切入点
许多文章的结局总会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的思考,如果从结局切入,可以使学生依果求因,追根溯源,调动阅读兴趣。例如《项链》这篇课文就可以将结局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篇小说具有精密的结构和出乎意料的结局。文章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不但玛蒂尔德
的目瞪口呆,啼笑皆非的面目可想而知,学生也会感到出乎意料,不仅会去猜测玛蒂尔德知道项链为假之后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讨论。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充分了解玛蒂尔德等人的性格特征。因而又必须回过头来再次研读、分析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的教学中要突出的是人物形象和情节,对于情节的紧凑,同样可以从结尾切入。教师做适当引导,这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十分可信,小说中作者又作了适当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会沿着切入点探究寻觅,达到预期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