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自然条件基本特征
1.地貌: 新疆地貌自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系,形成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的5大地貌单元。地貌的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各大山地内部又发育着许多山间盆地,两大盆地腹部为大面积的沙漠。
2.气候:新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条件中的降水、气温、蒸发和风力具有明显的干旱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7mm,具有降水稀少、地域分布不均的特征。且降水具有北疆多于、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盆地边缘多于盆地中心、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的分布规律。年平均气温,吐鲁番盆地为15℃,天山高山区为-5.2℃;7月平均最高气温,吐鲁番盆地高达40℃,山区的高山及极高山地区在2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北疆北部的可可托海低至-51.5℃。显示出气温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季节特征显著的特征。气温具有北疆低于、山区低于平原、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的分布规律。年蒸发量北疆为1500~2200mm,为2000~3400mm,蒸发强烈,各地蒸发与降水的分布规律相反。且新疆属多风地区,风力巨大。
3. 水文、水文地质:新疆河流绝大多数为内陆河,水系均由高山向盆地汇流。由于受降水的影
响,大部分河流水量小,径流不发育。且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河流水量大,冬季河流萎缩、断流甚至干涸。山区降水丰富,是地表径流的形成区,水系较发育。在两大盆地的沙漠腹部,北疆东部和东疆的戈壁、低山丘陵地带,存在大面积的无流区。地下水受大气降水、春夏季融雪水补给的影响,西北部降水多,径流丰富,地下水也丰富;东南部降水少,径流少,地下水也贫乏。在新疆各大小盆地中,地下水埋深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由深变浅,在适宜地段出露地表形成溢出带,然后又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呈水平环状分布。
4.岩土类型:从高山冰雪寒漠至低山丘陵荒漠,岩石的强度呈一定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中高山地带以硬质和软质岩石为主;低山丘陵地带则以软质和极软岩为主。两大盆地以土类为主,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从盆地边缘至盆地腹部松散堆积物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并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盆地边缘是以巨粒土和粗粒土为主的戈壁天然砂砾,局部为细粒土的绿洲、荒漠;盆地腹部则为大面积的风积沙。此外,还分布有大面积的盐渍土,以及冻土、黄土、沼泽软土等特殊土。
二.分区划分原则
采用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新疆具体的地理、气候、构造、
地貌特征,在我国一级自然区划中有两个一级区,即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在两个一级区的基础上,以气候和地形为主导因素,以潮湿系数K为主导标志,又划分为6个二级区和2个副区。即Ⅵ2—绿洲-荒漠区,Ⅵ3—阿尔泰山地冻土区,Ⅵ4—天山-界山山地区,Ⅵ4a—塔城副区,Ⅵ4b—伊犁河谷副区,Ⅶ1—祁连-昆仑山地区,Ⅶ2—柴达木荒漠区,Ⅶ4—羌塘高原冻土区。新疆地域辽阔,各二级区具体的地貌、气候、土质岩性、植被及公路病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内差异。在分析各二级区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分异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公路三级区划:
(1)绿洲荒漠区(VI2)的划分。以地貌类型、地貌外动力作用、岩土类型为区划的主导标志;以年平均降水量、潮温系数K为区划的参考标志。主要按盆地的水平地带性差异来划分,同时考虑局部的地貌类型及占优势的土质岩性的地方性。
(2)三大山地(VI3、VI4、VII1)的划分。以地貌外动力作用为区划的主导标志;以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潮温系数K和植被类型为区划的参考标志。主要按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来划分,同时考虑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地方性。
(3)两个副区(VI4a、VI4b)的划分。塔城副区(VI4a)以地貌类型、地貌外动力作用为标志,
按小范围的地方性来划分;昭苏盆地(VI4-Al)北疆划归到天山-界山山地区(VI4),三级区中伊犁河谷副区(VI4b)指伊犁河谷冲-洪积平原区(VI4-b1)。
(4)新疆境内的柴达木荒漠区(VII2)和羌塘高原冻土区(VII4)由于范围不大,区内差异不明显,未进一步细分。
根据以上划分,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共划分为27 个三级自然区,其三级分区见下表:
一级区 | 二级区 | 三 级 区 |
西北干旱区 | VI2绿洲-荒漠区 | VI2-A准噶尔盆地边缘山前冲-洪积平原区 |
VI2-B准噶尔盆地东部干燥作用丘陵区 | ||
VI2-C古尔班通古特固定半固定沙漠区 | ||
VI2-D天山东部干燥作用丘陵区 | ||
VI2-E吐鲁番-哈密盆地洪-冲积平原区 | ||
VI2-F焉耆盆地冲-湖积平原区 | ||
VI2-G塔里木盆地边缘山前洪-冲积平原区 | ||
VI2-H塔克拉玛干流动沙漠区 | ||
VI2-I库木塔格流动沙漠区 | ||
VI3阿尔泰山地冻土区 | VI3-A阿尔泰山冻融-流水作用山岭区 | |
VI3-B阿尔泰山干燥-半干燥作用山岭区 | ||
一级区 | 二级区 | 三 级 区 |
VI4天山-界山山地区 | VI4-A天山冻融-流水作用山岭区 | |
VI4-A1昭苏盆地冲积-冻融作用平原副区 | ||
VI4-A2巴音布鲁克盆地冻融作用平原副区 | ||
VI4-B天山干燥-半干燥作用山岭区 | ||
VI4-B1博格达山冻融-流水作用山岭副区 | ||
VI4-B2巴里坤-哈尔里克山冻融-流水作用山岭副区 | ||
VI4-B3巴里坤盆地冲-湖积平原副区 | ||
VI4-B4拜城盆地洪-冲积平原副区 | ||
VI4a塔城副 区 | VI4a-1塔城盆地洪-冲积平原区 | |
VI4a-2准噶尔西部山地半干燥作用山岭区 | ||
VI4b伊犁河谷地副区 | VI4b-1伊犁河谷冲-洪积平原区 | |
VII青藏高寒区 | Ⅶ1祁连-昆仑山地区 | Ⅶ1-A帕米尔-昆仑-阿尔金山冻融作用山岭区 |
Ⅶ1-A1库木库里盆地冻融作用平原副区 | ||
Ⅶ1-B帕米尔-昆仑-阿尔金山半干燥-干燥作用山岭区 | ||
Ⅶ2柴达木荒漠区 | Ⅶ2-A托格拉萨依河谷洪-冲积平原区 | |
Ⅶ4羌塘高原冻土区 | Ⅶ4-A铁龙滩-肖库勒冻融作用高原区 | |
三.自己的见解
三大山地,山高坡陡,多属山岭、重丘区,特别是山地的中、高山地带,海拔高,谷坡陡峻,对路网布局限制很大,公路也难以争取到较高的等级和线形设计指标。此外,新疆两大盆地腹部的沙漠地带,绵延起伏的沙丘、部分高大起伏的沙山和丘间平缓沙地,多属微丘、重丘地形。沙漠这种特殊的风沙地貌,不仅使公路选线十分困难,而且沙漠地区基本为风积沙,其他砂石等筑路材料极为缺乏,给公路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两大盆地多属干旱气候。在干旱缺水的砾石戈壁,公路路基易处于干燥状态,一般以低填方为主。在绿洲灌区、湖滨平原等地表积水、地下水位较高、粉质土或盐渍土发育地段,路基易处于中湿或潮湿状态,需保证合适的高度。受降水季节、温度及其变化和土质的影响,盆地边缘的公路易造成水毁、冻胀、翻浆、雪害、盐渍土等病害,盆地腹部沙漠则易产生沙埋、风蚀等公路病害。三大山地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受气候、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易造成水毁、雪害、冻胀翻浆、泥石流、滑坡、崩塌、涎流冰等公路病害。同时,山地的中高山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公路的施工、养护和运营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新疆典型的干早气候特征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风大沙多等;水文
和水文地质特点为地表径流少、径流不发育,存在大面积的无径流区域,地下水埋藏深;平原区土质以天然砂砾石、风积沙、砾石为主,粉粘粒土较少且覆盖层较薄,山岭区以岩石为主,且岩石表层风化、破碎、软弱;植被覆盖度,平原区较低或很低,山岭区较高且呈垂直带分布;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新疆的自然特征都对公路工程产生影响,但地貌和气候中的水热条件是影响公路工程最主要的因素。公路工程的特点表现为路网布局受到构造地貌的限制,主要布设在平原及盆地周边;平原区公路等级和线形指标较高,而山岭区则较低;路基的干湿类型受不同地域的水热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双重作用;平原盆地边缘砂砾石料丰富,但片、块石较为缺乏,盆地腹部的
沙漠地带各种石料则极为缺乏;公路病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