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时间分配、
教法、互动等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概念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形式]
多媒体授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听歌曲《国家》,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所作的一首主旋律歌曲,王力宏担任音乐制作,首版由成龙、刘媛媛演唱,整首歌表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富国强的期盼。歌词为: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成龙经典爱国语录:我是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本,在好莱坞打拼如何也不妨碍我国内发展,我们中国人不像有些国家,因为一部电影在好莱坞略有影响就改了美国籍。
    观看电影《幸福终点站》剧照,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汉克斯;
年份:2004;故事地点: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剧中人物:维克多;国家:卡科日亚(东欧)。影片讲述主角前往美国途中家乡发生,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期间的故事。思考启示:男主角维克多是一位忠于自己国家的人,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他始终坚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因为他深知,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就没有自我,国家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名人名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主义和爱国主义
主义是指人们推崇的理想观点和主张,例如浪漫主义、自由主义、理想主义,
爱国主义则是指把热爱祖国作为最高理想和行为准则。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 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 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 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当代的大学生要做到“保我国土、爱我家乡”。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众。对人民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度的试金石。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钱学森语录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都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三)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病起书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日知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案例:
恐怖事件
    2013年 6·26新疆鄯善县暴力事件
    2013年 4·23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
    2012年 6·29新疆和田劫机事件
    2012年 2·28新疆达叶城事件
    2011年 12·28新疆恐怖团伙劫持人质事件
    2011年 7·18新疆和田袭击暴力恐怖事件
2009年 7·5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极大地危害了人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暴力恐怖事件所破坏和损害的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利益,它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都带来了灾难;所摧毁和挑战的,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秩序、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毫无疑问,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只要是危害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是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都要坚决依法处理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人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案例:
钓鱼岛事件(2010年9月)
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日方扣留中国渔船。
    7日: 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
    8日: 两岸保钓人士拟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称不能再忍
    9日: 外交部:日方对中国渔船适用日本法是荒唐的
    10日:杨洁篪召见日本大使,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
    11日:中方因撞船事件推迟中日政府间谈判
    12日:国务委员戴秉国紧急召见日驻华大使
    13日:中国渔船14名船员回国,船长仍被日方拘留
    20日:外交部称日方必须立即放人,否则中方强烈反制
    22日:温总理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渔船船长
    24日:冲绳县地方检察厅宣布放还中国渔船船长
    25日:我国渔船船长被日方非法扣押17天后回国
百余年来,西方列强乘着中华民族不够强大之时,屡屡犯我疆土,掠我财富,今日的中国要对侵略者说“不”日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觊觎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国土再也不容侵犯钓鱼岛从地质性质上看处在大陆架上,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早以前,福建、台湾等省渔民就登上钓鱼岛及在其海域捕鱼、采药,自明朝初年,钓鱼列岛就属于中国的版图。日本的种种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人民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在国内接连爆发了几次“保卫钓鱼岛,抵制日货”的游行活动,表现国民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以保卫钓鱼岛为己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民族面临的具体历史任务不同,爱国主义所表现出的时代内容也就不同。按照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其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近代:其时代内容是探索救国之路、拯救危亡的旧中国
现当代:其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中国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思考讨论:
1.怎样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大家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自此,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获益的同时,也要要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课堂点击: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1947年,刚刚36岁的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在工作的过程中,钱学森显露出卓越的才能,正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时候,他得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他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和学生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并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了解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代表,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今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精神对仁人志士的强大撼动力。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同志就针对有人提出的爱国可以不爱社会主义的观点回应道: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一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斗。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 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2.要立足于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
    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这是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
    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要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
    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统一
(一)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我们要坚持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三)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四)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四、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途径和要求
1.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
2.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
3.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4.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独立、政治稳定等。
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课堂点击:
    据美国中情局前职员斯诺登爆料:“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美国总统的日常简报内容部分来源于此项目,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越来越依赖“棱镜”项目。报道后外界哗然,保护公民隐私组织予以强烈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
    (二)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
    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械的义务
教法
多媒体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