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堡与《乘槎笔记》*
*本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早期域外汉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青年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8JT001)之阶段性成果, 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① 凯瑟琳・F.布鲁纳、约翰・K.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陈绛译:《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北京:中
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第450页。
② 钟叔河:《走向世界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页。
□阿日娜
摘要:本文以中国第一支访欧代表团——斌椿使团1866年出访瑞典的经历为出发点,结合19世纪 中后期中国与瑞典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瑞典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斯特林堡接触中国文化,并翻译《乘 槎笔记》中瑞典部分内容的原因,从而为解读中瑞两国早期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定的辅助论据。
关键词:《乘槎笔记》《古老的斯德哥尔摩》斯特林堡斌椿使团中瑞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K256.9
doi:10.19326/jki.2095-9257.2020.01.011
在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 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有一篇讲述中国使团出访瑞 典的小短文。文章收录在斯特林堡与瑞典民俗专 家克莱斯•隆丁 (Claes  Lundin, 1825—1908)合 著的《古老的斯德哥尔摩》(Gamla  Stockholm)
一书中。几乎没有人特别留意过这篇短文,但它
正是中国第一支访欧代表团活动的瑞典文献证明 之一,也是文学大师斯特林堡的汉学研究之一。
一、斌椿使团访欧
(一)
中国第一支访欧使团1866年(清同治五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回国完婚。在
他向总理衙门提出请假申请时,附加了一个提议, 希望清廷能够派出一二位工作人员同他随行出访
欧洲。事实上,赫德的这个想法早在几年前就已
经提出过了,并且提了多次。在他看来“除非向 欧洲派出公使,否则他们(中国人)办事永远不
会令人满意”。①换句话说,中国人需要适应欧洲 人的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这样才能够被国际
社会接受。然而,当时正值第二次战争刚刚 结束,大清帝国似乎还未从阴影中走出,对于
“平等外交” “互换使节”更是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所以赫德的提议被搁置了。
其实清政府不愿向外派遣使节还有一个重要 的原因,那就是礼节问题。恭亲王曾在奏陈中说: “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 识端倪,借资筹许。唯思有中国特派使臣前赴各
国,诸费周章。而礼节一层,尤难置议,是以迟
迟未敢渎请。”②由此看来,恭亲王其实也想派使团
出访,但“礼节”这个坎始终过不去。经历了两
次战争,以恭亲王为首的一批人开始意识到
中国该放下“老大帝国”的架子以及“国际秩序 以天朝为中心”的臆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 立以及京师同文馆的建立都表明大清下决心真正 与世界发生联系。至于“遣使出访欧洲” 一事,
大家等待的只是一个适合的时机。因而当赫德再 次提出带人出访欧洲的建议时,一下子引起了恭
亲王的兴趣,亲王亲自排除了朝廷上下的各种障
碍,批准了赫德的申请。1866年2月,总理衙门
奏称:
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
各省一切情况,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