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武学的法门下
说起内家拳,不能不提四大门派,分别是昆仑、青城、武当、峨眉。昆仑失传,部分内容归入四大门派。武当有很多流派,比如松溪派、淮河派、神剑派、龙门派、功家南派,玄武派、北派太极门。武当内家高寿的也多,如王理阳,龙门第22代,寿至132岁;唐崇亮,号侠光道人,寿达1l3岁;朱诚德道长90高龄时,仍健步似飞,耳聪目明。
(一) 武当内家拳:大约在明代中期,武当拳分为四支:
第一支:留在本山,留在武当山的一支也未失传,至今武当道士仍然保持着练武传统。如玄武派游玄德,三丰派钟云龙,全真派朱诚德。刘理航享年98岁,李诚玉享年94岁,甘淡然享年108岁,还有吕紫剑一百多岁了还健在。近代武当本山有严嘉康、郭高一、徐本善、李昊天 、培元尘、朱诚德、吕明道、游玄德等道长继承了武当派秘传武术。比如武当嫡传的裴锡荣擅长五雷内丹功,可隔空一米以“五雷掌”遥控水中木板,夜间转掌指端放白毫等。还能书符牙痛等病。据说当年神李书文的内功非常深厚,离地三尺虚按,就能尘土四散。
第二支由张松溪南传至四川。清代初期,武当拳曾在宁波一带流传,出现了张松溪、叶近泉
、单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就是王征南的弟子。先是张松溪传四明叶近泉,再传吴昆山、周云山。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宗、余促波、吴七卿、吴七朗、陈茂宏。周云山传芦绍岐,贞石传董扶兴、夏枝溪。单思南传王征南,再传甘凤池。此派称为宁波四明内家拳,又有南太极之称。现在尚有夏氏一枝和林国华等传人。后来繁衍成江南金蟾派、北派陕西派,河南陈家沟悟修派等,实际上甘风池之后,就传有金蟾派一系,甘淡然一系,南太极一系,四明松溪一系。其中金蟾派这一支南派传人为数不多,既有松溪派的东西又有太极拳套,传承同甘淡然一系没有关系,由于某种原因,此派的传人现在还在隐修,不公开,修炼丹武混一的修道合真之法。其中的空明掌要结合符咒修炼。
清末年,张松溪第九世孙张午亭护镖到顺庆(今南充),结识了集四川峨眉八门武功(僧、岳、杜、赵、洪、智、慧、化)于一身的陈晓东。张午亭将松溪内家拳不传之秘尽数传于陈晓东。从此松溪内家武术扎根南充。此派称为四川松溪内家拳。有王维慎,游明生,谭本论等传人。南充的松溪派拳法似乎不全,尤其是丹道内功。派里传承的童子功并不是道家真传的内壮童子功,但是比较简单实用,结合排打的手法,有一定抗击打的功效,但是如果遇到强烈穿透劲的或者内家阴劲就要认倒霉,所以它的抗击效果并不让人满意。盐毒
掌用盐来练的,结合符咒,练时要默念真言。如果中了盐毒掌,只能用练功者的口水来解毒。这功夫会的人不多。近代有名的有李良鹄。
宁波四明内家拳不同于四川松溪内家拳。祖师虽都出自张松溪一人,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拳术,而且四川南充松溪内家拳的王维慎,与同样传承南充松溪内家拳的游明生,其功法也不一样。武当南宗松溪派掌门是王维慎。
第三支:晚清光绪年间,武当山道士的后人邓钟山又在江苏江宁(今属南京市)开堂授徒,于是武当拳又东传至江苏。这就是功家南派。近代功家南派最有名的是太行山的老道李松如。还有孙中山保镖:尹锐志、尹维俊妹 ,尹氏妹是广东中山县人。祖上世代习武。少年时,家父将她俩送至挚友——清代山西太原府武艺总教习、江湖上畏称“五毒殛手”的一代名师李德源(绰号“李老五”)处学练道家武当派太和门的武艺精华诸如“板功七大母架”、“五凤齐鸣二重功夫十二大母架”、“神化五毒垒塔合形”及“武当君子剑”、“鸳鸯脱手飞弹”等且勤学苦练8个年头。故而尹氏妹这对“双胞胎”尚不足20周岁时,就已是名享两广的圈内高手了。1911年11月初,经山西都督阎锡山、上海都督陈其美共同举荐,尹锐志、尹维俊妹来到上海,担负起护卫孙中山先生的特别任务。直至二次革命失败,这队妹远走
南洋.入地掩埋胎息存,避灾降邪移星斗,百日卸骨称地仙。锁精保原关窍法,整身不泄隐阴丸。现在此派传人有李某,还有车某等。不否认现在有人打着功家南派的旗号招摇撞骗。
第四支:武当北传道家隐仙派。一枝是终南山邋遢派。此派与南太极并列又有北太极之称,又称终南山剑仙派,派内高人多修炼于终南山中,多居于草棚,后又多隐于昆仑山之中.近代部分人员来到长白山隐居. 此派道号紫霞真人的高虎臣道长享年136岁,遍访名山,走南闯北,寻师访友,取长补短,精通丹道,医学,易学等,做云游道士往来于医巫闾山、千山、崂山等地,多与医巫闾山老道友刘妙元道长交流切磋。后来在医巫闾山收张道成为弟子,张道成原是三清观一个小道童,机敏过人,有仙风道骨之相.张道长享年100岁,把武功、药功和丹功传给了张熙耕。此派的紫霞真人高道长有高深的武功和道家法术,并且擅长太极丹剑。还有一支是医巫闾山武当丹派。这一宗是密宗,比如下乘丹派的宋唯一号飞丹九儿,16岁时拜闾山道人张野鹤为师习武当剑下乘丹派剑法,虽是下乘,但是也只是学了一年多就离开师傅下山了,既是如此,宋唯一在圈里还有一个“踏雪无痕宋唯一”的绰号。宋唯一的轻功是非常难以置信的,他有一个弟子叫李景林,大家都是知道的。此派的内壮摩腹丹田功是内功筑基必不可少的内功。杜心五,大家都知道的自然门大师,他的轻功比
起宋唯一又怎么样?杜心武曾在全国国术比赛大会上表演轻功,在台上先是起步行走如常人,徐徐为周圈绕行而已。台下众人方哗笑不满意之间,台上忽而步法展开如飞,迅即如闪电,不见其身,但见一黑影团团而转,霎时台下骇异轰动!另外:武当北传的派别还有四川彭州葛仙山的武当北支派第二十代传人游忠发大师,精通内家武学,丹道,易学,道医中医等,游道长享年103岁。
我重点讲一下第二支的南太极一支:张三丰祖师弟子有:李玄宗(道号铁蟾子)、王道宗(道号金蟾子)、张清修、李静修等人。由王道宗传陈洲同,后来传到王征南,再传到王宗岳、甘凤池、张凤仪、乔三秀等人,这是金蟾子的内家拳传承过程,传至清朝康熙、乾隆间,王宗岳一支,由弟子蒋发广为传播,在河南温州一带兴起,甘凤池、张凤仪一支则将内家拳传播于江南地区,称'武当金蟾派太极功',钓蟾功是该派的绝技。甘凤池之曾孙甘淡然在清朝光绪年间将'金蟾派'完整地传给了李瑞东先生,并且沿袭到今天。甘风池还得到张松溪一派传授,张松溪传四明叶近,叶传单思南,单思南传王征南,王传黄百家。黄百家这一支传甘风池。江南大侠甘凤池善太极拳法,功力很深,还有特异功能能用脊背发气为人疗治重病,当时武功居全国第七。有洛阳阎圣道及马云程道长得甘风池之内家拳,阎圣道传有苌乃周,后来有乃周武技传世。而马云程有毕澄霞和郭济元,宋一铭三个传人。
毕澄霞在九华山,郭在武当山修行,二人传艺三人:(道号)青山、碧云、海川。而宋一铭的传人中有宋唯一,再后来有张襄五,李景林,周汉民等。张骧武将军还是李书文的入室弟子,又曾跟宫宝田习八卦,传有李随印、杨荣籍等人。杨荣籍传有吴兆知、顾伟斌等人。武当派还有很多内家拳:比如全真教龙门派武当纯阳门第二十一代传人王至道——刘理航,传有纯阳秘功和金丹铁布衫,刘理航传有岳武(蔡星生)和汪兆辉等人。纯阳铁布衫又名纯阳童子功,是隐秘道内,单传口授的至尊秘宝!1933年,武当遇真宫玄丹道长下山云游,在天津天后宫遇到道士马杰,一见有缘,即收为徒,后传授武当气功太极拳。还有精通武当内家功夫的郭高一;崂山道人绰号“匡飞腿”的匡长修等等。
(二) 悟休金蟾派和李派太极以及犹龙太极拳:
大家都听惯了吴式太极,武式,杨式,孙式,赵堡,三十七(宋书铭所传)等。现在的太极拳大多成了豆付架子,有没有听说过这三宗太极拳:
(一)悟修金蟾派的功法有:十二揉球法、操绳法、桩法、太极钓蟾功、太极十三丹、百日筑基功、卯酉周天功、九转还丹功、圣胎还元功、天罡钓蟾功等等。这些都属于道家功法,悟修金蟾派的钓蟾功不可盲修,容易走火入魔。大蟾气是钓蟾功的基础功法。当年李
瑞东先生的钓蟾功学自甘淡然,甘淡然字霈霖,甘凤池之曾孙。大蟾气是一种人体内在呼吸的调动,如同蟾蜍呼吸时,两腮以及肚皮鼓荡。钓蟾功这功法杨氏太极没有,除了李派以外,太极各家均无此功。八法奇门拳也是太极拳,打法奇特,走奇门。用离、粘、随之打法。离打和沾打是相对应的,尽管外家拳也是拉开距离打的,但和奇门拳的打法迥然不同,相距甚远。奇门拳既离又粘还随,少林外家拳则不同。奇门拳体现了极刚极柔极轻巧,虽见打此拳者亦顿足发劲,然其刚劲均出自柔中,李派拳精华在于五行捶、八法奇门拳、太极十三丹、心意十二形,其中的太极八法奇门拳,不是一般的健身拳法,因为没有基础、不懂大蟾气是无法练习的,此拳是为了提高实战能力而设。此拳的呼吸完全采用了大蟾气中的吞气法,所以其打击力度极大。实战运用时如果使用,极易伤人。大蟾气就是吞气,关键在火候,练多了容易上火,练大蟾气过程中要“吸月窟以补真阴”,所谓吸月窟,是采月亮的阴气,用来平衡阴阳的,这样练大蟾气不会上火。武当功家南派的天罡气法就是大蟾气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