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滘村志(Beta)目录
一、槎滘概况    3
第一节农业气候    4
第二节工业手工业    13
第三节商业    15
第四节交通运输    18
第五节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    21二、槎滘政权    36
第一节槎滘村貌沿革    36
第二节祖籍源流    52
第三节人物、时人简介    57
第四节节令、风俗、传说    74
第五节槎滘建设规划(草案)    107
槎滘管理区各姓氏历代迁居情况表    108
后记    110
前言
槎滘聚多姓而居,(共有三十三姓)主要有黎、罗、陈、邓几姓。历史较为悠久,约有八百年左右,都是从南宋时期及以后,先后到达的,相隔时间不长,出自河南江西,广东等省,境遇又大致相同,或因战乱频仍,或因受当时皇朝迫害,辗转南迁,历尽流离之苦,艰险饱尝,幸获逃出生天,最终才到达东莞中堂、槎滘定居。在黎、罗、陈三姓到达之前,早有徐、刘、肖、何、黄、钟、姚、梁、秦、洪等姓,在这块肥沃冲击平原拓荒了,这些先行拓荒者,或因变乱影响,或因生活困扰,或因无力与自然祸害作斗争,由于种种原因,大都他往,另谋生计,余下的人,归附黎、罗、陈三姓,除黄、刘二姓居住时间较长外,绝大部份的姓氏在解放前不久,在槎滘谋生而留下来的,而黎、罗、陈三姓几百年来,一向和睦相处,为槎滘事业发展,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溯自祖辈,都是孒身而来,茹苦如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到逐步的发展,时至今日,当思前人的苦心,更念今天创业之不易,既要陌承先,着重启后,为适当形势的发展,开创美好的未来。
1992年7月上旬,同仁等,奉党支部、管理区之命,编写村志,明知力所不胜,第念光前垂后,以励后人,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繁荣槎滘,以资借鉴,乃属义不容辞,不得不勉为其难,不自量力,承担责任。
本志的基本指导思想,略古详今,古为今用,参阅镇资料,结合我区实际,进行取舍,内分祖籍源流,地理环境、政权、教育、文化、卫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古今人物、传说等部分,分专题撰写,综合而成,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特别是市文化局张俭东、王奇芬二同志亲临指导,特此致以衷心的谢意,历时两个多月,初稿经已完成,聊作塞责。
一、槎滘概况
槎滘村中,河水皎洁,涌滘环绕,故名艮滘。据口碑记载,明朝兵部尚书湛甘泉,以翁婿关系,到来探亲,欵以上宾,饮茶时,偶尔打破茶杯,言称茶滘。后由于遇贼寇之乱,屠杀伤残,流离失所,乡民切齿恨之。忆称茶认为不吉之兆,故改茶为槎。因此,后称槎滘,沿用至今。
槎滘位于东莞市西北,西北临海(珠江干流)斜对江南管理区,南与东南、西南与斗朗、东向、下卢、马沥为邻,西与川槎相接,西北与
鸥涌有桥相连,北隔东江何与增城县新塘镇遥遥相对。1987年建成一座全长630米的槎滘大桥,贯通
广深公路,另一端向西行,沿中麻公路,经黄埔直达广州。水路交通方便,具有内引、外联,开办贸工农业,发展经济的良好自然条件,和投资环境,目前已建成洗水厂、漂染厂规模较大的合资企业各一间,与及村办企业和私人办的企业一批。
槎滘原分四个坊,一坊,二坊,三坊,四坊(罗陈姓合为一个坊),现分为五个坊,一、二、三坊不变,罗姓为四坊,陈姓为五坊。槎滘管理区(下称区)人口(农村)8950人,土地6750多亩,解放前,百分之八十土地集中在百分之八的少数人手里,单是西头的大鲸堂有土地七百多亩,东头的竹山堂有土地五百多亩,占全区耕地面积五分之一,加上祖尝庙与及中小地主的土地面积三千多亩,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只占百分之二十土地,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只好和地主租赁土地,无怪有人说,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金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多如毛。这是当时农民生活的写照。
虽然如此,槎滘毕竟是富庶之区,如无自然灾害,农民生活,仍是过得去。根据黎氏族谱记载,曾有这样一段话云:甘蔗千畦百亩蕉,蕉多果市蔗多藔,一年衣食农家裕、胜过洋船外国飘。由此可以证实当时生活颇为满足的。
槎滘虽有优越条件,究属小农经济,无力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从1940年至1947年的七年中,发生过两次较大的自然灾害。1947年的旱灾,给农民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几乎使人们陷入于绝境。
槎滘既有广阔水稻田,亦有半数左右的经济作物区(基)。以盛世1936年为例,全年水稻田亩产量80
0斤左右,甘蔗亩产5——6000斤,香蕉亩产2000斤稍多一点,另有一部分瓜菜,平年光景,确实不错的,故我区素有河流纵横,极尽水源之利;蕉林稻海,颇称鱼米之乡。尚且如此,但是农民经济收入,经常动荡不定,如1938年,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前后,战争气氛迫在眉睫,交通阻塞,无人收购香蕉,任由香蕉烂在基上,农民又遭一次打击,损失奇重,又如1947年的水灾,稻田大部分失收,开始还可以用稀粥及芋头充饥,尔后以竹花(米)度日,生活不满之声:“抗战八年无米煮,和平三日吊沙锅”。在旧社会水利失收,周期性的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结果。
第1节农业气候
槎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田块相差不大,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解放前以蓄力耕作为主,辅以人力,保持旧的耕作方式,从60年代以后,逐步改用机耕,80年代后普遍使用机耕,蓄力是次要了,在
耕作技术上的改进,给农业的增产,有了很大的保证。
1958年,中堂水利会成立后,即着手规划把各村原有的堤围联接起来,成为完整一体的潢新围。而我乡是四周被河涌环绕,形成了一个小岛,故对防洪方面,要自筑堤围,过去抗洪能力极差,如果碰上较大的水灾,就遭受淹浸。解放后,水利全面整治,将原来堤面宽度仅1.2米左右,加高培厚,并在几条主要河流入口处兴建水闸,计有白沙、大梅、朱紫沙、进埗、洪村、蕉站等六宗(处)至1987年已
成为完整一个围,抗洪能力可抵御特大的洪水。
槎滘农产品,可称多姿多彩,主要粮食,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则以香蕉、甘蔗、荔枝、参薯、桑、麻、瓜菜、水产等。丰年时候,生活挺好的,根据黎氏族谱记载:(槎滘竹枝词)
钟灵毓秀在于斯,未显人中特达姿。
土产般般无不美,薯还倍贵比参芪。
甘蔗千畦百亩蕉,蕉多果市蔗多藔。
一年衣食农耕裕,胜过洋船外国飘。
从两首竹枝词反映,槎滘称得上物阜民丰,当之无愧。
解放前,已注重种植优良品种,如稻谷则有白壳占、黄壳占、金山占、齐尾占与及高产的金丰(质量也不错)粘谷则作为日常食用,每到冬季,农户间或煮几餐糯米,名叫“糯米饭”配以腊味、虾米、鱿鱼、冬菇之类,颇具地方特,颇为吸引食客。茶楼、酒肆为了招来顾客,亦以此为标榜。天热时,并以荷叶包裹,名为“荷叶饭”,除仿农民制作外,并加上蛋丝、叉烧、竹笋等,大受众欢迎。同时,糯米亦可作糕点,(俗称粉果)每逢旧节日,则以此飨祀神明祖先。而粮食总产,足够全村食用,略有盈余。
经济作物,主要是蕉,蕉又分为香蕉、大蕉、过山香三种。香蕉为主要商品,也是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平时每亩最好的可达3000斤,每亩收入可达800至900元左右(因蕉价没有固定的)比稻谷5至6倍的收益。香蕉最好食的时候,为一、二月(这时的蕉称古钉、尖咀、站花)由于水分少,既香且甜,三三四月所出的蕉,名叫“新花”,其食味比不上“古钉”,五六月所收获的蕉,名叫“大黄蕉仔”是全年中最大宗的,而又是最丰熟期。十一、二月所收获的蕉名叫“青皮仔”,是香蕉最高时期,因量少质好之故,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至于大蕉、多种在田头基尾、或旧屋地、粗长粗生,课少施肥,但酸甜适中,能助消化,清大肠热,可助药用。另一种俗名“过山香”为蕉类佼佼者,清香扑鼻。另有特,较远的地方也可闻其味,所以有过山香之称。这个品种很少,而又为食客所爱好,价值经常比香蕉高出一倍以上,但产量低,且易惹虫
害,寿命短,容易被风吹断,一般在市场上很少出现。
槎滘参薯参薯是槎滘名优特产,属一种传统作物。早在清末期间,出自土名洪村口莲花氹附近,靠海边约7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上,所产的参薯,与别不同,把它折断后,按原状重新接驳,断口很快完整无缺,像根本没有折断过一样。这种参薯,特别香甜软滑,美味可口。后来,这块土地受江水冲刷,渐渐流失了。虽然是这样,但将它移到别地种植,其质比原地也差不多,一样似糯米粉松软,保持原有的特点,与其他地区(即使邻乡)的参薯相比,其质是截然不同的,不仅驰名本省各地,且港澳地区及海外侨胞也盛赞槎滘这一名优产物,在广州肉菜市场摊档摆卖,也标明“正宗槎薯”之名。据族谱记
载云:钟灵毓秀在于斯,未显人中特达姿。土产般般无不美,薯还倍贵比参芪。
倘友人自远方来,主人多以此物烹调款待,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亲友得此物无不喜悦。参薯不但作菜肴食用,也常作参薯糖水,其独特之处,入口松化,香甜软滑,食后齿颊留香,除上述食用外,还多以将物储留起来,一般留至3至4个月,这叫“老薯”,起食用方法比先期有所不同,食用时去皮将薯对半切开,每块长20厘米,然后以猪骨或瘦肉同煲,煲至两三小时,称“猪骨老薯汤”,食起来真别有一番风味,不但汤甜薯香,营养丰富,且有健脾祛湿之功,家庭主妇常作为药用,素
有“土淮山”之称。
该产品为旋花科植物参薯块根,性平。农民普遍喜种,虽然产量难获高产,如遇高温天旱,及秋来夜雨多的天气,会使苗茎易枯黄凋谢。需采取精耕细作,加强管理的措施,也不一定获高产,农民常说:参薯要想好收成,还得要有好时年。所以,与自然环境、土质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土质最为重要。同时,经济效益不高,每百市斤只值5——60元左右,且种植期长,从正月春分下种,至农历十一月冬至后才收获。尽管如此,但由于是传统名优物产,所以,各农户在每年都种上三几百颗,作家庭食用及送礼佳品。
甘蔗亦有多种,传统种植的有:白蔗、木蔗、紫蔗几种;白蔗通常作口果用,皮脆汁多,味清甜可口,物美价廉,适合大众化。木蔗则产量高,汁多茎粗,多为糖藔之用。紫蔗正气,润肺可供病人食
用。爪哇蔗系在3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的,自此以后,农民很快推广,取木蔗而代之,成为制糖主要原料。
蚕桑在清代中后期,槎滘曾兴极一时,据了解,20年代一部村民,还遗下桑刀蚕具,可为明证。
荔枝是岭南佳果。槎滘荔枝,据了解和目睹,约数千余株以上。如基尾与上下九兜、约有荔枝二百余株(在东头西部和三坊西北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