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是一种倾向性的探究活动,探究的途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好奇、好玩到尝试、参与,从“要我练”到“我要练”。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主动参与学练、乐于探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比较单一地注重技术教学,对“如何教”考虑得较多,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和技术的容器,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对如何让学生乐学、爱练、从学会到会学考虑得较少,导致学生始终成为接受者和被动的参与者,而教师是至高无上的课堂控制者。这样一来,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要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体育课当然不能没有技术教学,但技术只是一种载体,要通过学习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为技术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前要以学生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更要了解学生现学段的兴趣爱好。教师不再是知识、技
术的灌输者,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指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所以,一切都应该以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出发点,而最佳的切入口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内容的新颖和难度的适宜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后产生想学、想练的欲望?其中教学内容的新颖和难度、深度安排的适当(一般指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近发展区”),是激发和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前提。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决定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过去的经验的关系如何,太熟悉的,因为司空见惯,不为人注意。如:教学中让高一的学生再去学习初二、三年级早已掌握的滚翻动作,教师还在一遍一遍讲滚翻的技术动作要领,学生当然不感兴趣。而完全陌生的,又因为和主体已有的经验联不上,也无法使学生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新颖适度和已有经验联系的知识、技能最感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又陌生,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反复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初步掌握时,伴随这一学练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满足身体和精神需要的多种运动体验(成功的快感、同伴的合作、意志的磨练等),这种体验
又会带来学生对体育运动更多的关注、投入和参与。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掌握知识、技术所产生的进一步主动学练的兴趣可能更深远。因面,教学内容安排的适宜是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多为学生的“乐学”考虑
   学校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言语,这主要责任在于教师。教师不能为了教而教,而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兴趣,多考虑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积极。其中,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所谓教无定法,就是即使同一个教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整堂课始终都是教师控制下学生被动参与,其结果只会抹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当然不会喜欢上体育课。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切入口,以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为出发点,运用合理的教学
方法力争做到“贵在得法”。那么,教学方法到底如何改进呢?笔者想,首先要清楚一点:教学方法的改进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以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为基础,以有利于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了这一点后,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教学情境化。这是一种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境之中,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2.游戏和比赛法。教学中,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的游戏和比赛方法来促进和完成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在比较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中,可以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四、着重体育教学中的激励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分鼓励少一点责怪、多一些肯定少一句批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能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特别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的微小进步更要给予充分肯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冲动或意愿。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是运用激励性的言语,教师的言语是学生兴奋和沉闷的调和剂。过去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言语信息更多的是“你怎么跑得这么慢,快点”、“你真笨,学到现在还没学会”,在众多人面前,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失去创新的品质和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用“快!加把劲!”、“试试看,你一定能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大家试试看”等充满鼓励、期待的言语,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告别消极、被动、防范的心理,使学生更具主动性。